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00-210(第15/31页)

没吃的冰糕都推给有言,语调没什么起伏地说:“与姜所相比,潘主任和那几位老师的待遇已经不错了。”

    闻言,叶满枝赶紧问:“你今天去农场看姜所,情况怎么样?”

    “没见到。”

    “他们不让你见啊?”

    吴峥嵘摇摇头,“不是,可能是怕对我有影响,姜所没来见我。我把东西留下就走了。”

    叶满枝沉默片刻说:“明天我让有言去姜所家里看看情况。”

    去年姜所离开以后,吴峥嵘升任了1062所的所长,但他这人心高气傲,不稀罕这样的升职,一直表现得比较冷淡。

    叶满枝作为厂党委副书记、厂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拉着吴所长在被窝里恳谈了大半宿,纠正了他的错误思想。

    “有言,明天放学去给你孙阿姨送点东西,听到没有?”

    “嗯嗯,”吴玉琢叼着饼干问,“我明天白天去送行不行?”

    “又不想上学了?”叶满枝反对道,“不行,你孙阿姨白天不在家,你送给谁啊?”

    这孩子一直跟她太爷爷学习,课程进度远超同龄人,去上学的时候,就跟屁股上长了弹簧似的,总是坐不住。

    为了磨一磨她的性子,吴峥嵘坚持让她天天去学校上课。

    好在她跟伊伊是同桌,小姐俩一起上学放学,吴玉琢每天过得还挺快乐的。

    吴峥嵘瞟一眼闺女的动作,嫌弃道:“冰糕都化了,你想吃就赶紧吃,别往那饼干上抹了。”

    “嘿嘿,陈卫星说,上海的小朋友都是这样吃的!”吴玉琢对小时候的事还有记忆,“我记得那次跟妈妈一起去上海,好像也吃过这样的冰糕。”

    叶满枝接过她抹了冰糕的饼干,嗯了一声说:“咱们在上海确实吃过,不过人家那个是用两片饼干夹的。”

    她觉得这种吃法还挺好吃的,又抹了一片饼干,塞进了皱眉嫌弃的吴峥嵘口中。

    *

    次日去单位上班,叶满枝先绕路去了一趟曙光厂下属的冰棍厂。

    见她突然出现在车间门口,赵建民热情地迎上来问:“叶厂长怎么来了?”

    叶满枝开门见山道:“赵厂长,咱冰棍厂今年能不能接收30名家属工?”

    “那可接收不了,”赵建民连连摆手,“冰棍厂总共只有21个职工,那30个家属工,比我们原有的职工还多呢!”

    他们这个冰棍厂就是曙光厂的福利厂。

    日常生产的产品供给本厂职工,要是有多的就卖给附近居民。

    生产能力有限,哪能用的了那么多的职工?

    “咱们厂建厂也有六七年了吧?”叶满枝问。

    “64年建厂的,今年正好第六年了。”

    “已经这么多年了,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扩大生产规模。”叶满枝笑道,“咱们厂的冰棍冰糕都很好吃,口味相当不错,否则也不会受到厂里年轻人的欢迎。曙光厂也不是说非得把冰棍厂当成福利厂,你们完全可以像果酱厂一样争取盈利。要是能把冰棍销往市里的冷饮门市部,那冰棍厂完全可以成为单独核算单位。”

    赵建民心里微微一动,揣摩着她的话,没吱声。

    他其实也想把厂子的规模扩大,但冰棍厂虽是厂,性质却跟曙光厂的一个车间差不多,他这个厂长就相当于车间主任。

    无论冰棍厂或赚或赔,都算在曙光厂的账上。

    即使有了盈利,冰棍厂也没有支配权。

    当然,冰糕和冰棍卖给本厂职工的价格都很低,基本没什么盈利。

    要是扩大规模,把产品按照市价销往各大冷饮门市部,那肯定是有得赚的。

    赵建民谨慎道:“即使扩大了规模,冰棍厂也用不了太多人手。尤其现在是冰棍的销售淡季,厂里每天只开工半天,如果扩大了规模,那让工人全天上班就可以了。”

    “没有岗位,咱们就创造岗位嘛,”叶满枝说,“目前厂里的产品比较单一,要是想面向全市销售,还是要增加产品种类的。”

    她给对方介绍了上海的那种三明治冰糕。

    “咱们的冰棍都是没有包装的。但是如果生产上海的那种冰糕,要有人制作饼干,有人负责夹心,有人负责包装,这不就需要更多人手了嘛!甚至还可以安排几个人自己生产包装纸。”

    赵建民错愕道:“叶厂长,搞这种新产品,要投入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

    叶满枝心说,给这种产品增加设备,顶多投入几千块钱。

    有些设备还可以由曙光厂自行生产。

    这点小钱还是掏得起的。

    她爽快道:“赵厂长,你只管放手去干,厂里肯定全力支持你们扩大规模!不过,你们的速度要快,县里又开始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不少厂子弟还指望你安排工作呢!”

    赵建民也不知道这事怎么就变成指望他安排工作了。

    但是,如果冰棍厂能在生产和盈亏核算上有相对的独立性,那还是值得干一票的。

    见他拍胸脯保证了,叶满枝心里挺高兴,决定今晚下班后,再打一毛钱的冰糕回家。

    跟她家小学生一起用饼干夹着吃。

    叶满枝风风火火地回了厂里,想跟雷万元讲讲冰棍厂和那三十个家属工的名额。

    但她在车间和办公室都没见到人,“小徐,雷厂长不在厂里吗?”

    雷万元的秘书起身说:“雷厂长上午接了一通电话就出门了,好像去了市革委会。”

    “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没有。”

    叶满枝只好先行离开,回自己办公室等着。

    她这一等就等了一整天,期间田春山和黄河来找老雷签字,也没能见到人。

    直到快要下班时,雷万元才不声不响地回到厂里,让秘书将叶满枝请了过去。

    “厂长,听说你去市里了?没什么事吧?”

    雷万元叹了一口气,摆摆手让她自己找椅子坐。

    “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咱们搭班子这么长时间了,我也不瞒你,”雷万元语气轻飘飘地扔出一个重磅炸弹,“市里可能要调整我的工作了。”

    叶满枝惊道:“调去哪里啊?这也太突然了!”

    “可能是去市革委会的生产指挥部。”雷万元说,“最近中央要向滨江下放十四家企业,市里想找个专人去管理这十四家企业。”

    叶满枝恍然记起青梅之前说的,汽轮机厂要下放滨江市了,老雷要去管理的这十四家企业,应该就包括青梅所在的汽轮机厂。

    但她只关心一个问题:“这是升职还是平调啊?”

    老雷这几年对曙光厂贡献颇大,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只是平调,那就太不公平了。

    “还不太确定。”

    雷万元自己也说不好。

    市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