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00-210(第16/31页)
格局与前几年完全不同了,以前这些工厂的计划和生产,是由市计委和工业局管理的。
但是革委会成立以后,计委和工业局被撤销,现在全市的生产工作,由市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负责。
如果是曾经的工业局,他被调过去就是正处级干部,实打实的升职了。
可是生产指挥部里有各种小组,各小组长的职级也不一样,他还真说不好自己被调去市里以后,是升职还是平调。
“其他事情倒没什么,就是担心厂里的生产。”雷万元不舍道,“我要是真的调任了,曙光厂这边肯定要来新人的。”
这几年不管社会上变成什么样,曙光厂一直没停止生产。
厂里有上千号人,当然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齐心。
最开始的两年,厂里也出现过刺头,让车间停工了一段时间。
但曙光厂的出口任务比较重,有自己的民兵营,管理又相对封闭,响应刺头的人并不多,渐渐又恢复了生产。
雷万元和叶满枝想办法把刺头调去了生产任务重的岗位,或是推荐这些积极分子去市里工作。
正好当时上级提出“抓革命,促生产”,雷万元让宣传科在厂里贴满了革命口号和标语,大字报也没少写。
口号喊得响,生产却没停。
再加上叶满枝在报纸上发表了两篇曙光厂响应最高指示的文章,宣扬曙光厂推行《鞍钢宪法》,进行“两参一改三结合”,领导班子全员下车间劳动,与工农结合。
厂里的生产也就磕磕绊绊进行了下去。
雷万元不放心道:“这几年往中东出口的汽枪已经有五万多支了,基本让那边的市场达到了饱和。去年的出口数量就变少了,今年估计会更少。如果汽枪出口开始走下坡路,那厂里就真的要想其他路子进行转产了。”
两人共事四年多,叶满枝被老雷要调走的消息搅得心神不宁。
根本没心思想什么转产的事情。
她还不太相信地问:“厂长,你真要调走啊?”
“八九不离十吧。”雷万元说,“我已经跟市革委会推荐了你,如果将我调离,希望你能接替我的位置,但这种事不到最后一刻,谁也说不好,反正你心里有个准备吧。”
叶满枝无奈颔首,只能回去等候市里的确切消息了。
她其实不太希望雷万元被调走,老雷跟牛恩久完全不同。
雷万元是个很信任战友,也很愿意放权的一把手。
这几年两人一起共事,叶满枝得到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厂里工作其实是比较顺心的。
哎。
叶满枝回家跟吴峥嵘念叨了好几天,希望老雷是高升到市里的。
如果只是平调,那还不如留在曙光厂当革委会主任呢。
兴许是她的念力起了作用,反正小叶厂长本人是笃信的,半个月后,市里发了通知。
市革委会决定,成立市第一工业局,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负责对中央下放的滨江电机厂、滨江锅炉厂、滨江电线厂等十四个企业的领导。
而雷万元从滨江曙光机器厂调任市第一工业局,担任局长、革命领导小组组长。
第206章
市里只调整了雷万元的工作, 却迟迟没有为曙光厂指派新厂长。
叶满枝隐隐感觉形势不太对头。
如果上级真的属意她接替雷万元,那在调走雷万元的同时,也应该任命她为新一任厂长才是。
这有点像当年牛恩久调离食品厂后的情况。
上级不直接任命, 八成还在考虑其他人选呢。
雷万元在曙光厂干了十多年,哪怕马上就要去新单位报到了, 仍是不放心曙光厂的发展。
他特意去市里打听了一下情况, 再回来时, 给叶满枝带回了一个消息。
“听说市里想把王造福派来咱们厂, 就是还没确定让他当厂长还是副厂长。”
“王造福是哪个?”叶满枝努力想了半晌,感觉记忆里并没有这号人, “以前好像没听说过。”
“是生产指挥部宣传组的骨干, ”雷万元摇头说, “我之前也没听说过他, 应该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听说只有26岁。”
叶满枝:“……”
她当年来曙光厂当第一副厂长的时候是27岁, 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很年轻的副厂长了。
当时曙光厂处于转产的当口, 她履历丰富, 临危受命, 也算是合情合理。
可是, 这个王造福是咋回事?
像是从石头缝里突然蹦出来的, 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 凭啥让他当厂长?
叶满枝根据不多的信息, 在心里将自己和王造福的条件一一进行了比较。
结合曙光厂的实际情况,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全无优势的。
所以, 当她接到市里的电话,让她去政治部进行组织谈话的时候,叶满枝没耽搁工夫, 放下电话就跑去了市革委会。
与她谈话的是人事组的组长范桂芳,见到她的打扮,范组长明显愣了一下。
“叶主任,你这是从哪过来的?”
叶满枝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不好意思道:“曙光厂距离革委会太远了,我怕迟到,在车间接到电话就直接跑来了市里。”
“哦,从车间过来的?”
“对,我们厂推行了主席同志提出的《鞍钢宪法》,所有干部都要下车间参加劳动,我平时都在车间里干活。”
范桂芳盯着她的蓝色工作服打量片刻,点点头没说什么。
这套衣服是旧的,蹭了不少机油和脏污,蓝色套袖上也有明显磨损。
叶满枝所说应该是真的,即使不是全天在车间劳动,也该是经常下车间的。
“雷万元同志调走以后,空出了厂革委会主任的位置,你有什么想法吗?”
叶满枝面容严肃,语调铿锵道:“我服从组织安排。曙光厂的革命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省报和《滨江日报》都有文章赞扬过我们取得的成绩。如果组织愿意考虑让我接替雷万元同志,那我一定根据市里的要求,抓好曙光厂的革命工作。不选我的话,希望市里能派一位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同志来曙光厂,最好能与我们一样出身工人阶级,保护我们工人阶级的革命成果。”
范桂芳推了推眼镜问:“还有别的吗?”
叶满枝继续理直气壮地说:“希望这位同志能够响应最高指示,来了厂里以后坚持‘抓革命,促生产’。曙光机器厂是生产任务非常繁重的工厂,每年都要从中央接到15万英镑以上的出口创汇任务。产品远销中东、欧洲和东南亚,按时保质交付产品,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我们全厂上下都是主席同志的忠实战士,坚决不允许有人做出有损国家形象的事情……”
她巴拉巴拉巴拉,一边喊口号,一边说明了曙光厂的特殊情况。
这两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