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南山客》 110-120(第3/14页)
汐璞叹了一口气,沉声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我已入佛门,本无意再造杀孽。只是尘世的债未还,尘世的缘未了,我无法自欺欺人,亦无法潜心修佛。也许,只有了却红尘事,才能真正的解脱罢。”
谢柏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再问一句,我该如何做?”
汐璞双手合十,闭目道:“杀一人而救百人,是为王道。为一人而杀百人,是为魔道。普度众生是为佛道。选择没有对错之分,而结果却分好坏。殿下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果,便走什么样的路罢。”
“我生来便是天横贵胄,这是天意。我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死里逃生,这是我命硬。我扮作观音,受万民跪拜,这是承了百姓的恩。”谢柏宴抬眸,眼神晴明,“我既然承了他们的恩,便要为了他们,争一回,搏一回。”
“天命于此,我要走王道。”
***
京城那边传来消息,永鄭帝听闻破风将军宁死不降,为之动容,下令以王公的待遇厚葬杜长空,赐予其丰厚的随葬品,亲自安抚了杜卫以及一众杜氏族人。
然而,杜长空死后,谢柏宴并未允许杜氏的人将他的尸体运送回京,而是悬挂于城墙上,示众三日。
三日后,桓秋宁带人趁夜爬进尸横遍野的山谷,在野狼口中抢下杜长空的尸体,跳了一个不长草的山头,把他安葬在了那里。
桓秋宁亲自给他立了个碑,刻上了几个大字:“不归将军之墓”。
桓秋宁端着一壶酒,站在杜长空的墓前,大口饮了半壶,“事死如事生。兄弟,你且先在这睡着,等到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那一日,兄弟送你回家。”
他把剩下的半壶烈酒倒在石碑前,抬手抿去嘴角的酒水,苦涩地笑道:“这是京城的烈酒,劲儿很足,你喝罢,最好能大醉一场!喝醉了,就不痛了。”
桓秋宁在杜长空的墓前喝了一夜。
天亮之前,山间雾气萦绕,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桓秋宁靠在石碑上,抱着酒壶,隐约看见不远处来了人。他嗅着潮湿的雨雾中掺杂着的苦涩的药味,以为是见到了殷禅,便笑道:“病秧子,你莫要来讨酒吃。你身子弱,不宜嗜酒,你来了,我也不给你喝。”
来人撑着一把油纸伞,于桓秋宁身前驻足。
桓秋宁抬眸看见他衣袍上的绣着的金色龙纹,惊觉自己喝醉了,认错了人。殷禅已死,而他还活着,阴阳两隔之人,怎么会相遇呢。
桓秋宁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接过谢柏宴手中的油纸伞,揉了揉鼻子,醉醺醺地问道:“好呛鼻的药味。活菩萨,你也病了么?要不要我这个活神仙,给你把把脉?”
“我的疾,乃是心病,你医不了。”谢柏宴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卷轴,递给桓秋宁,“看看这个。”
桓秋宁接过卷轴,问道:“这是什么?”
谢柏宴道:“军报。”
九月十七日,干越八百里加急军报到王都,杜卫亲率三万杜家军自晋州攻打干越边城,势如破竹,三日的时间,已经攻破荆城、禹城、郇城,直逼裕达岭。
杜卫发兵攻打干越的第二日,萧慎弘吉克部的黑鹰军一路向西,绕过东平关,冰河关,直击纵锦关,于次日烧毁大徵的北部粮仓。
谢柏宴指着地图,道:“如今杜家军困于晋州,腹背受敌。而萧慎的黑鹰军来势凶猛,他们一旦拿下临边郡,便可直逼上京。你觉得,如今这个局势,郢荣该当如何?”
“有两条路可以走。”桓秋宁道,“一,与杜卫谈和,咱们不费一兵一卒,收回边城,还要拿下晋州。他先打的咱们,如今还想弃車保帅,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呢。我想,杜卫是个明白人,晋州与上京,孰轻孰重,他应该能掂量清楚。当然,如果他想鱼死网破,咱们就耗到他弹尽粮绝。”
“二,蒙岢想做直取上京的美梦,咱们就让他睡的再死点,来个瓮中捉鳖。黑鹰军自纵锦关一路向南拿下临边郡,想过了春庭河直逼上京城,咱们就从东南往西北走,在平阳郡等着他。平阳郡以前是逯氏的地牌,逯无虚这枚棋子,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他蒙岢不在萧慎好好地当他那个拓剌王,异想天开,想到大徵当皇帝,咱们就送到他到地底下去,当亡命皇帝。”
谢柏宴道:“孤本想用杜长空的命逼杜氏与殷禅生出嫌隙,却没想到杜卫竟然因为丧子之痛,而失去理智,鲁莽行事。想必这些年,他在朝中,已经隐忍很久了。孤知道他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想用军功证明自己并非英雄迟暮,先给了他点甜头,他便入了孤给他设下的圈套。”
“南山,你说的这两条路,孤都想过。”谢柏宴沉声道,“只是,如今朝局不稳,孤必须留在王都。孤做不到用人不疑,但孤信你。”
桓秋宁反问道:“你当真信我?”
“如今,这天底下,唯有二人,可以让孤毫无猜忌地去相信,其中一个,便是你。”谢柏宴道,“南山,你可否愿意与孤一起,以一个新的身份,回到上京,堂堂正正地杀回去。”
“如你所愿。”桓秋宁并未斟酌,点头笑道,“不论成败,我们试一试。”
***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轮春秋,北边战事不断,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桓秋宁穿上铁甲,寻了一把顺手的长剑,带着边城守备军和从萧慎救回来的鹰奴们,在荆城当了一年的城守。
董明锐把铜鸟堂交给了桓秋宁,他放了那些无辜的孩子们,创办了学堂,让丐帮的孤儿和铜鸟堂的孩子们能有一处安心读书之地。
每次打仗回来的时候,总会有一群孩子们围在城门口等他。孩儿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抱着桓秋宁,笑得像花儿一样甜。
孩子们不知道桓秋宁到底是谁,有的叫他南山先生,有的叫他大将军,还有的叫他珩哥哥。
无论他们叫桓秋宁什么,只要肯腆着小脸冲桓秋宁笑一下,就能得到一块蜜饯儿,或者一颗高粱饴。
有个小泥孩鼓着腮帮子,嚼着蜜饯儿,眨着眼睛问桓秋宁:“珩哥哥,你上次说这次回来,要带我们出城去玩的。大哥哥要说话算数,不许骗人。”
桓秋宁卸下铠甲,挠挠脑门,悻悻一笑,问:“我有说过吗?”
小孩们立刻团在一起,围着他,撒泼打滚,“你说过!你就是说过!我们都听见了!大哥哥骗人,坏哥哥,说话不算数,好想出去玩啊呜呜呜……”
桓秋宁这个人,最见不得别人哭。他抱着孩子们,立马服了软,温声哄着:“好好好,是哥哥忘记了,哥哥认错好不好?你们想去哪里玩,哥哥带你们去。去抓泥鳅?放风筝?还是去爬山?”
这时,几个丐帮的孩子异口同声道:“去爬山,去爬最高的山!”
桓秋宁眯眼笑道:“当然可以。我可以问问,你们为什么想去爬山吗?”
小孩们抿着嘴唇,眼神中有几分失落。其中一个小孩坦诚道:“因为帮主走的时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他了,就爬到最高的山上向南看,他说,他会在最高的高楼上看着我们,等着我们。”
六月初五,桓秋宁如约带着孩子们出了城,他们一路向北,途径驿站,远远地看见了一座雪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