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10-120(第10/20页)
能不信,进了偏殿陛下就和我说了两句话。”
“哪两句?”陈璞饶有兴致。
俞慎思一本正经回道:“第一句,不让你当这个传话人了;第二句,回吧!”第二句还不是对他一个人说的。
陈、刘二人相视一眼,笑着摇头,不相信,听闻昨日半夜才回,半夜就说这两句?
“那你在殿内做什么?”
“就站着!”俞慎思一脸认真,说着还揉了下自己的膝盖,站得腿酸,站得人都快石化。
“俞师弟,你不是诓我呢?”
俞慎思信誓旦旦地道:“事关陛下我岂敢胡言,真真没有第三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二人更加糊涂,欲再问,知晓应该问不出什么,也就作罢-
午后,户部那边来人传俞慎思过去,是商议新策修改之事。
俞慎思朝门外看一眼晃眼的青砖地面,这个时辰是最热的,毒辣的日头,出门就能晒冒油,高明进不是成心折腾他吗?
“你回高侍郎,我手头还有些要紧的事,晚些过去。”
文吏为难地道:“诸位大人已在大堂议事,侍郎大人请俞修撰莫让诸位大人久等。”
他就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什么作用都起不到,又不是非他不可,上个月他没过去,新策也没停半分。
他哪来这么大的面子让诸位大人等?
高明进真会给他树敌。
老匹夫!
俞慎思顶着烈日朝户部去,心里的火气比头顶烈日还盛-
户部大堂连个人影都没有,到了高明进办公的堂中倒是瞧见他和两位大人在说话,旁边还有几位官员。
二位大人他认得,是南安省和江原省清吏司郎中。
讨论的应该是新策之事。
俞慎思忍下怒气,擦了把额头上溢出的汗珠,换上笑脸进去一一见礼。
“瞧瞧俞修撰热得,脸蛋红扑扑。”一位郎中大人让人倒杯凉茶给他递过去。
俞慎思道了声谢,冷冷看了眼上座的高明进,回道:“高大人传话说这边议事,下官不敢耽搁便赶过来了。”
“俞修撰勤谨啊。”
“大人过奖,下官尽本分而已。”
高明进看着面前少年怒而不发模样,笑了下,吩咐道:“先坐下歇会儿。”朝旁边椅子睇了眼。
俞慎思不客气,道了声谢坐下来,此时小吏将凉茶端到他手边。
他一口气饮了一盏,刚准备退下的端茶小吏愣了下,撤下空茶盏,又重新给他端来一盏-
高明进和几位大人继续说着刚刚的事,新策实施方案提交上去,讨论修改多次,根据两省具体情况不同,方案有不同。
言语间听得出来,陛下让他们这两日就拿出最终的方案,本月就要在两省落地实施,户部官员都着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难怪将他给叫过来。
俞慎思在旁边坐了片刻,两盏凉茶下肚,身上的燥热散去,心绪也平静下来。
高明进此时才问他有什么看法。
公事上,俞慎思不会掺杂私仇,补充道:“开国之初,朝廷鼓励开垦荒田,规定垦荒田不纳田税。因而有不少乡绅地主动歪念,将良田谎报成垦荒田从而避税。如今新策依旧延续了垦荒田不纳税这个规定,下官认为,这次清丈田地,对于那些垦荒田亦要清丈严查,将虚报成垦荒田的田地清算出来。”
高明进点点头,这个倒是忽略之处。
几位大人也认可,如此更周全些,只是如此又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就此事,几位大人又讨论一盏茶的工夫,最后定下了方略便散去-
俞慎思站起身准备随着诸位大人退出去,高明进唤住他,问及信州、奉州等地旱灾之事陛下之意。
昨日皇帝下了旨意,户部派也安排官员和御史前往核查,高明进必然知晓详情。
俞慎思不与他多说,只冷笑道:“朱薯生长周期几个月不能立即挽救灾情,旱灾波及州县多,朱薯栽种肯定有限,户部又要忙了。”
高明进沉吟一声,笑着站起身道:“你二哥带回的朱薯倒是一定程度缓了燃眉之急。”
对于高明进的这一句“你二哥”俞慎思稍感意外。
俞慎言过继出去,高晖便是高家长子,就算高明进不称呼官职姓名,也该称呼是他
的表哥。他一直唤二哥,那是他们俞家承认高晖长幼之序。
高明进竟也这么称呼。
他可不认为高明进会将高晖过继给俞家,高晖是他牵制他们姐弟三人的一根线,他岂会剪断。
他冷笑一声,上前一步揶揄:“二哥?高大人是准备将二哥过继俞家?下官提前谢过高大人。”
高明进拧了下眉头,瞥他一眼,“我当年该将你留下。”
“呵,高大人忘了算命先生说的,你我命里相克。”他拱手道,“下官就先告辞了,免得在此克了高大人的福寿。”
望着少年退出去,高明进眉头拧得更紧,在堂中愣站片刻,幽幽地叹了声-
从户部回翰林院,日头虽然西斜,阳光依旧烤晒,虽然户部和翰林院很近,街边树木成荫,走回去还是热得很。
回到翰林院听到皇帝对俞慎言的折子批复,随后便召俞慎言。
随后几日又召见几次,与几位大臣商议一番。
另一边清田纳税新策的方案,于数日后最终敲定,正式落地推行。
地方官员知晓此策是陛下强制推行,但是他们不敢骂皇帝,只能骂高明进这个“始作俑者”,若非是他提出这个新策,哪里有陛下支持推行。
不仅地方官员,士绅地主也是对其诅骂,对此策不满,不愿配合官府。
与此同时,皇帝的案头又多了一摞参高明进的折子。
这日俞慎思当差,皇帝让白尧读折,他在旁边仔仔细细听着。
参高明进的折子真是五花八门,渎职、欺君、受贿这些也就罢了,还有参高明进逛青楼狎妓、铺张靡费、霸占良女等等。甚至还有的官员一连上了数道,不带重样的。
不管皇帝信不信,后面那些生活作风的折子俞慎思是不信。
高明进会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会草菅人命,甚至欺君犯上,干尽大奸大恶之事,但不会干霸女狎妓这种恶事。他很在乎自己的名声,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大费周折害俞氏,害他们姐弟。也不会现在还和他们姐弟维持表面和气。
这些官员上折子都不先核实一下真伪吗?至少也要有个依据再上折子,这和诬陷有什么区别?
恨高明进恨得失去理智了吧?也不怕高明进反咬一口。
俞慎思听着觉得有几分意思,皇帝却气得听不下去,也不传高明进来问话,直接怒喝两个字:“荒谬!”全部打回去。
这些官员是不知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