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朕皇陵远亿点: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离朕皇陵远亿点》 110-120(第18/21页)

十几人的确犯大错,于安定人心有益。”

    黎寄不语,示意阮正心继续说。

    阮正心继续道:“且其中涉及英王,非三法司可处置。英王是皇族贵胄,陛下要平息宗亲内的浮言,或许,会亲自出面,我们这些为人臣的,见陛下安好,也可放心。”

    黎寄想起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自皇帝回京后,万般变化他都看在眼中,他实在不愿意皇帝有事。

    “且,”阮正心手指虚虚地划过上谕,“英王此举形同谋反,可陛下并未直言如何处置英王,只令英王早早回头,‘不负朕如天之恩’,若英王愿意此时进京,为了宗室稳定,陛下未必真的会大义灭亲。”

    黎寄眯眼,“英王本就是一人之下,在封地内权势滔天,即便他无野心,要他束手伏诛以求活命,他绝不可能答应,更何况他与外族暗中勾连,其意若何显而易见,他根本不会进京请罪!”

    “是,所以朝廷与英王必有一战。”阮正心断然道:“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倘一举平定内忧,更有益于家国万姓。”

    黎寄愕然地看向阮正心,“你竟是如此想的。”

    阮正心轻轻点头。

    方才的笃定坚持倏然消散,青年人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学生口出狂言,令老师见笑了。”

    黎寄不语。

    阮正心颇有些忐忑地望着既是自己上司又是自己老师的长辈。

    静默良久,黎寄看着眼前芝兰玉树般秀挺的青年人,沉声道:“好,甚少。”

    他暗叹时光易逝,官场浸淫多年,他不知何时也变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然而,后来者审时度势当断则断,又令他欣喜,忍不住拍了拍阮正心的肩头,似叹似笑道:“后生可畏啊。”

    ……

    骏马疾驰,踏起半丈扬尘。

    英王府建于平康城内,近日来不知因何缘故,平康城内外限制出入往来,城中戒严,又执行宵禁,一派萧索肃杀之感。

    军士策马自闹市穿过,一路上行人避让纷纷。

    有人躲避不及,眼看就要与马撞上,幸而旁边伸出手,一把将他退拽到旁侧。

    那人一个踉跄后仰,手中米袋不慎落地。

    “哗啦!”

    黄莹莹的小米撒了一地。

    英王重兵戎,这一年更是征兵频频,强令青壮年入行伍而误农时,粮价远高于往年。

    大米价高,便退而买小米。

    不想竟遭此横祸,那兵士眼见险些撞人竟连停都没停!

    那人来不及道谢,匆忙伏地,以袖将小米扫入袋中,一面往里扫一面骂道:“哪个瞎了眼的敢在……”

    话音未落,便被人狠狠捅了下后背,低声道:“那是英王府的府兵!”

    那人面色一白,立时噤声,匆匆将小米扫入袋内,快步离去。

    偶有些嵌入砖石缝隙中,阳光下,浅黄如金。

    方才缩在角落的乞儿快跑上前,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混杂了灰土的米粒抠出,如获至宝地置入破碗中,拿手盖着,小跑着去了。

    此刻,英王府内。

    赵郢拆开密信,一目十行地扫过。

    越看,脸色越发阴沉。

    如兰似桂的暖香在鼻尖萦绕,只是今日点得香似乎太多太浓,非但没能起到凝神静心之功效,只令赵郢深觉厌烦。

    赵郢目光阴冷地瞥了眼那正缓缓吐出香雾的嵌红宝异兽炉,不待他开口,立刻有聪明伶俐的侍从招呼人,两人将香炉抬出去。

    马上又有侍从撩挂珠帘,开窗换气。

    “殿下?”

    一干幕僚下属本在与赵郢汇报近日平康城内的情况,那兵士匆匆而来,送上书信。

    幕僚见赵郢神色阴沉,暗暗猜到了七八分。

    莫不是,皇帝抗拒与王爷联合?

    又或者,事情败露,被姬循雅发现了?

    赵郢将信往桌面上一掷,只冷冷道:“诸位自便。”

    一青年人率先拿起迷信,迅速地扫过,却惊声道:“皇帝竟偏向姬循雅?!”

    皇帝是疯了吗!

    众人听他这样说面色也都不大好看,几人极快地传阅了一圈,信上内容极简单,道皇帝断然拒绝叶太后的提议,听其言辞,似是更重姬氏。

    这……这怎么可能?

    说句最最难听的话,即便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喜怒不定,阴沉诡魅的权臣,素有贤名,且与皇帝同宗同族的王爷才是更好的选择。

    皇帝难道忘了自己所受的那些耻辱了吗?

    青年望着英王的脸色,犹豫片刻,道:“殿下,属下以为,或许是何谨暴露了行迹,又或许是叶太后为人所控制,这封信乃姬循雅假借太后之名命人写下的,不可尽信。”

    然而他们都看得出,信至末尾处,是太后的私印。

    且笔迹、行文,俱与叶太后先前的信一模一样。

    旋即又有人通传,道:“殿下,又有军士回来了!”

    赵郢沉着脸道:“宣。”

    忙有甲士入内。

    他一身衣袍灰蒙蒙的,脸上道道汗渍,显然是从上一个传信人那拿到消息,立刻就骑马往回赶,他不敢耽搁,跑了两天一夜方入平康城。

    他甫一入内便跪俯在地,信筒高举过头,汗味与土味混合,味道熏人,扑面而来,“殿下。”

    第一个看信的青年人忙起身接过信筒,双手递于赵郢。

    英王接过,倒出信,目光飞快地扫过信纸。

    众幕僚官员沉默地坐着,都觉得有几分难捱。

    有知情识趣的侍人悄然捧了青釉荷叶盘来,盘上放置了几个大佛手,刹那间满室清甜,驱散了不少臭气。

    几人缓缓放松了呼吸。

    此人身上脏污,与渊涓蠖濩的厅堂显得分外格格不入。

    他似乎也注意到了这点,慌乱地垂了头,面色通红。

    一呼一吸间,尽是浊重滚烫的气。

    那青年人摆摆手,示意对方可以下去了。

    军士忙垂首,窘迫地出去。

    英王神色冷沉,仿佛根本没注意到这边发生了什么。

    他手中的信明言京中局势,姬循雅竟连抓了二十四人,且个个都与他,有向西北输送君子有关。

    赵郢心中陡地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他往下看,瞳孔猛地缩紧了,果不其然,信中当真提到了他。

    “……英王枉顾大体,识人不明,竟暗自与夷狄私相授受,忘我朝征战百年,军士不得卸甲,万姓受颠簸流离之苦……若其痛下决心悔改,则速速入京请罪,方不负朕如天之恩。”

    一封信看完,赵郢面色却不似方才那般难看,不由得冷笑了声。

    他不将信交由幕僚传阅,令亲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