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货郎》 第136章 第 136 章(第3/5页)
头了。反正同一届的探花羡慕得很,探花也想去啊。
对他们这种情况来讲,能出去,好好做事就行。当年被连累,那也是时运不济,埋怨不了谁。
谁知道任职命令下来得极快,赶在年前就要走,不仅是他去,还有个今年考上的举子也一起出发任职。
晁山去兴华府当知府,那个叫樊海钧的则去海太城当城主。
说是体面,整个兴华府带上海太城的人,一共两万多人,海太城也只剩一千多人口,不然也轮不到他们两个。
晁山甚至觉得,吏部是不是随便指了个人去海太城的当城主,毕竟一千多人,还都是老弱病残,肯定是觉得樊海钧的名字里有个海字,直接扔他过去了。
实际情况嘛,其实也差不多。
毕竟让他们去任职的时候,兴华府知府是好好选的,因为王巡查跟纪彬的来信都说明,兴华府主城有潜力。
海太城就是顺便的,吏部的人都没上心。
两人忐忑得很,跟着内侍一起出发,内侍是去各地宣读旨意,请贤达名士去汴京赴宴。他们是赶在年前去接替王巡查跟他的手下。
过年的时间自然是跟着王巡查好好学习,等年后人家就要去吏部当吏部尚书。
虽说要在外面过年,但两人肯定赶紧收拾行李,片刻都不耽误的。
其中樊海钧还小声说过,他认识的一个举子,因为跟纪彬是连襟,所以年后去任职都行。没想到他们两个却要赶在年前,也是时也命也。
话是这么讲,可樊海钧还是高兴的,总比留在官府客舍等着任职消息的好。
这位樊海钧,便是当时跟万举人一起科考,也一起等着任职文书的举子,当时他看着万举人离开,还对纪彬产生过好奇。
没想到这就要到纪彬家隔壁城里当城主了。
虽然管得人少,他也知足了,他也是二十六七的人,能有个地方去,让家人安心,可以了。
两个倒霉蛋即刻出发,赶在年前到了兴华府。
像晁山晁知府以为,他要面对的兴华府,肯定是破烂不堪,火烟断绝。谁知道刚进城门,就发现这里是有规矩的。
城门口的兵士虽说衣着一般,不如汴京兵士威武,可极有规矩。
这还是传说中那个被谈家祸害个遍的兴华府吗?反正谈家父子做得是让整个汴京都震惊。什么年代了,这里还有灶火,还买卖本地人口去海外。不仅如此强抢民女,烧杀掠夺,反正把南军国律法犯了遍。这种情况的地方,肯定民不聊生啊。
但走进来,却让晁山跟樊海钧大吃一惊,这里竟然还不错!
旁的不说,道路都修整好了,各处的房屋明显都修缮过。
主街后的民房的就不说了,远远看着码头街后面整齐划一的房屋,明显是新建的啊。看看这地方,竟然充满了朝气?
两人忐形忑了一路,突然对这地方有信心了怎么办。
虽然此地百姓明显还很穷苦,但是有希望那种穷苦啊。听路人还在讲码头修缮如何如何,这是好事啊!靠着海边,自然要修缮码头的。
晁山忽然想到太子问他的话,还问了海禁如何如何,他现在似乎有些明白,太子为什么选他过来。
不得不说,兴华府现在的情况给了晁山很大信心。
等他见到王巡查的时候,晁山跟樊海钧自然客气万分,他们刚从汴京过来,自然知道这位就是未来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啊,主管他们官员升迁考核,自然要小心结交。
还有兴华府海太城的指挥使也过来见面。算是两边官员正式碰头。
王巡查公事公办,将兴华府以后的规划都说完了。包括年后修邑伊县到兴华府这段路的事,自然是重中之重。
可到了海太城,王巡查看看樊海钧道∶”海太城暂时没什么安排,你过去看看吧。
暂时没安排?他们真的没事做?
不过樊海钧还是燃起信心,万一呢,万一海太城发展得也不错呢。
毕竟他们来的时候,都以为兴华府很差劲,可现在也没那么差。
旁边的海太城指挥使柴力看了看他,这是个不苟言笑的军士,身上有着恶疤,还少了条胳膊。樊海钧总觉得这种特征的人在哪听过,但并未在意,只是跟着指挥使柴力一起去海太城任职。
他们先经过兴华府主街,又路过码头街,再有就是六个荒地村。每个地方都是井井有条。
但是路到荒地村尽头,突然就从修好的大路变成土路???这又坐马车两个时辰,终于到了海太城的城门口。
他是个不会骑马的,这一路颠簸让他差点吐出来。
可一看到海太城,心里就燃起一点希望,这就是他未来几年任职的地方,说不定还不错呢!
等走进去一看,马车缓缓驶过海太城主街。然后没了。
衙门就在主街上,周围是几处修建好的民居,倒是私塾有五六个。但就没了。
一千多人的地方,确实不大。
指挥使柴力手下有二百兵士,还是从兴华府拨过来的,这些兵士还代替了衙门捕快的差事,顺便维护治安。
再进到海太城府衙,樊海钧更沉默了。
那兴华府的府衙虽然也旧,但好歹不破,这里是又旧又破,而且还没人。好在没过一会,几个小吏还有代理城主已经来了。
代理城主是王巡查的亲卫,樊海钧也就是现在城主自然恭敬。
亲卫道∶”我们几个都在外面教书,现在才回来,樊城主不好意思了。”
樊海钧哪有什么好说的,不过他好奇到∶”教书?对了,海太城为什么那么多私塾?”
”这自然是纪先生吩咐的,我们海太城孩童老人多,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教他们读书识字。”亲卫答道。
樊海钧眼皮一跳,纪先生?”可是纪彬,纪先生?”
”正是他。”
提到纪彬,方才冷脸的指挥使柴力也温和了些,对樊海钧道∶”以后海太城有什么事,尽可去城西指挥使找我,海太城的情况问他们几个即可。”
这其实有什么好问的,城里的小吏都在教书,看来这里是真没什么事!看看人家兴华府的街道跟荒地村,多好啊。他们这怎么回事。
等樊海钧一问才知道,有能力做事的,都去隔壁兴华府了,他们这里既没有码头,也没有道路,实在难搞啊,甚至很多人吃饭,都是府衙供应。
天,他到底来了个什么地方。
但他还是奇怪,这里跟纪彬又有什么关系?纪彬建议开私塾,这里的人就开私塾了吗?
不止是樊海钧在心里默念纪彬的名字,此时晁山也跟他一样。
兴华府的事情还是比较多,但有王巡查早就准备好交接文书,方便晁山快速了解。可这上面却频频提到纪彬的名字。
晁山是知道的纪彬的,却不知道他对兴华府影响这样大。
王巡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