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50-60(第12/14页)
第一,拓展叶榆的交际圈。
知青点本来也成为了王家沟著名的观光打卡点,之前不太有人来,现在,已经熟悉的王小妹王二猫王三海几个时不时来,有时还会带上小伙伴。
主打一个提前适应教学。
他们也非常幸运遇见叶榆闲到数麻雀鸟毛的时期,假如他们对于花菲菲三人特别感兴趣,叶榆也不吝啬教学一番。
那一天,知青点响起了此起彼伏稚嫩的哀嚎声。
“……”
假如叶榆生活在几十年的未来,必然会被学生家长们投诉封杀,乃至于被告到法院,赔一大笔人民币。
还好是现在。
这些家长们只当娃娃们在和叶榆学本事,没看见花知青他们,也是天天被折腾,但还是活蹦乱跳的,大部分人口中的顺口溜是,“没关系,不听话揍就是”,不乐意的家长第二天不会让他们继续过来。
而叶榆从来都不强求,不管是家长,还是小孩子,不想学可以不学,对花菲菲、韩景、徐飞他们也适用。
小孩子们很直观,他们不喜欢痛也不喜欢吃苦,又没有强求他们,自然很难坚持下去。
连王小妹都不觉得有这个必要,因为她和知青们不同,知青们背井离乡骨子里是不安的,她在王家沟有家。
叶榆都随他们。
截止目前,和花菲菲、韩景、徐飞坚持的只有一个小朋友
——
王大妞,桂花嫂的大女儿。
不愧是桂花嫂的女儿,继承桂花嫂的勤劳与韧性,又有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的乖巧听话,为了变得厉害帮她妈妈,小小年纪,什么苦什么痛都愿意吃。
丁点大的人细声细气说这个,眼睛里都是认真,绝对不是博人同情,她真这么想。
听得感性的花菲菲眼泪汪汪。
不久,王大妞正式成为花菲菲、韩景、徐飞的小师妹。
桂花嫂知道后,除了和其他来知青点玩的人一样主动上交口粮,竟还备了学费,私下偷偷塞给叶榆的,一个银手环。
这是桂花嫂出嫁时娘家为她备的唯一额外嫁妆。
叶榆并不缺这样一个银手环,甚至不太喜欢这种担责式教学,但看着桂花嫂的眼睛,还是收下了,主打一个三只羊也是赶,四只羊也是赶。
收了这个银手环,桂花嫂闲时为她制衣,还有处理兔毛兽皮等,当然是以偏高的市场价格计算,不收绝对不行。
除了来客,叶榆还带着花菲菲、韩景、徐飞、王大妞一起拜访了南山顶上王老爷子两次,为了照顾王大妞,都选择雪停的非晴天,而且走到一半她被提溜着上去的。
王大妞很不好意思,花菲菲、韩景、徐飞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很快,王大妞沉浸在飞来飞去的神奇当中,不愧是山里长大的娃,没有害怕,只有兴奋与激动。
王老爷子对于叶榆新收一个王家沟弟子也挺高兴的,毕竟花菲菲、韩景、徐飞都是外地来的,只有王大妞是王家沟土生土长的人。
他嘱咐:
“跟着你师父好好学。”
“嗯!”王大妞使劲儿点头,眼睛亮晶晶,小脸红扑扑的。
王老爷子不满:“村里那些调皮小子,竟然不如一丫头,王家沟后继无人。”
“丫头怎么了?”叶榆斜了他一眼,鄙视,“王家沟有什么好继承的。”
王老爷子痛心叹:“朽木啊。”
越相处越明白,可能是为了平衡高天赋,这丫头主打一个反骨。
初次见此场景的王大妞皱着小脸忧愁地看着两个大人吵来吵去,花菲菲、韩景、徐飞已见怪不怪。
徐飞安慰她这不是在吵架,这是在斗嘴,越斗嘴感情深。
王大妞似懂非懂点点头。
然后,徐飞感觉自己差点没被两道炙热视线射穿,韩景和花菲菲给了他一个请自求多福的眼神。
“……要不您二老继续?”
慌不择路的徐飞不知,这话是他人生唯一一次戳破叶榆真实年纪的高光时刻。
除了王老爷子,介于王小妹王二猫王三海他们的学业,叶榆也回访了王姥姥一家几次,主打一个不吃亏,而且王来娣信里的嘱咐多多少少也得施行不是?
王姥姥王姥爷:
……大可不必!
对于王家来说,坏消息是叶榆带上了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个,好消息是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个加起来都没有叶榆一个人能吃。
花菲菲他们几个从未见到过像是叶榆与王姥姥他们这样的相处模式。
王姥姥他们性格很鲜明,戏精本精、贪小便宜、圆滑世故。
这样的亲戚其实并不少见,花菲菲一口能从自家亲戚或邻居里扒出好几个,大多数还不如王姥姥他们聪明。
制服这样的人并不容易。
偏偏叶榆做到了,王家从王姥爷到路走不太稳的王小溪,没有一个人拿她有办法,还得老老实实端出红薯请客。
其一,他们怕叶榆的武力值;其二,知青在村里的地位直线上升,他们还想着与他们搞好关系,什么时候也能够沾沾光,出现在报纸上,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当然,前提条件是正向的,像王老二王老三那种算是遗臭万年了吧?
其实哪里有那么夸张,王老二王老三并不是徐飞内容主体,只是小小提了两句,用的还是化名。
关注的人肯定不多,且新闻日新月异,哪里会有遗臭万年那么夸张。
但在闭塞的乡下,报纸都舍不买的村民,绝对认为这是一件大事,那些对知青说过坏话闲话的人都收敛起来。
在王家的几次聚会,除了韩景徐飞最终因弄懂王姥姥刘红梅的强拉郎配尴了一会儿,好在也只有那么一会儿,其他时刻还是比较和谐和乐的。
叶榆吃了个肚皮浑圆,几次拜访,又省好几顿的口粮。
王姥姥一家人:“……”
此外,除了叶榆的交际圈外,美食当然是必不可少。
花菲菲稳定发挥,南菜北菜,厨艺在这段时间的勤练下,越来越精通,并且决定回沪上一定要找舅舅的岳父大厨再进修一下。
连着韩景、徐飞也进步不小,日常菜水平直线上升。
叶榆自己的厨艺反而进步马马虎虎,当然,在野外,从打猎到搭灶台,从点火到烧烤,没人比得过她。
今年春节比较早,一月中旬便可以向大队长请假。
叶榆、韩景、花菲菲肯定是要回家的,徐飞不确定,纠结了一阵子,决定明年再回去,在王家沟过一个春节。
时下人口还不能自由流动,去哪里都需要所住地的介绍信。
下乡的知青们自然是在下乡大队的大队长那里开,绝大多数大队长都不会吝啬开这个,毕竟开不开对于他们都没有好处或坏处,不过是顺手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