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140-160(第21/26页)
业要紧,其余的都在其次。他既是欲发奋在今年秋闱中一试,便不好为了这些琐事累他心神。”
王夫人忙应允了,又暗中问元春与皇上感情如何,元春脸色转为黯淡,缓缓摇了摇头,王夫人心中焦灼,只得强颜欢笑道:“不妨事。如今宝玉越发出息了,你将来在宫里也好有个倚仗。”
元春苦笑道:“我亦每日烧香拜佛,盼着那日早早到来。”
因宝玉婚事已敲定,贾母和王夫人只管依了礼数,回绝那些上门提亲的官媒。她们对外应酬往来已久,其间分寸拿捏妙到巅毫,也只管胡乱搪塞:“宝玉他姑母姑父去的早,家里做主收养了他家的女儿,当年便是拟亲上加亲的,只是姑娘身体弱,一直在延医调理,对外亦不好言明。如今太医已是诊过脉,说姑娘的身子已然无碍了,也好张罗成亲的事了。”
这番话听到薛姨妈耳中,又是另一个意思。她心中气恼,不敢责备宝钗太过,却抱怨她姐姐道:“若说当日便拟亲上加亲,咱们又算甚么?折损了许多银钱和精神在里头,竟鸡飞蛋打,到头来甚么都没捞着!”
正说话间,外头突然有人来报说有官媒上门,欲要替薛家大姑娘说亲。
薛姨妈喜上眉梢,忙出去盘问时,却是锦乡伯韩家的庶子,韩奇的弟弟。
薛姨妈心中略有犹豫,但想着锦乡伯家的门户虽不如贾家,到底祖上也是伯爵,何况曾听宝钗略提过,说锦乡伯公子手中握有一人,只怕将来可仗着此人翻云覆雨,亦是未知之数。思来想去,竟然又颇心动。
“虽对方只是个庶子,但如今咱们家又不比从前,越发败落了,你哥哥又在牢里。最妙是对方主动遣了官媒过来说和,不怕他们嫌弃咱们家。若果真攀上这条线,说不定能救出你哥哥来,岂不是双喜临门?”薛姨妈喜孜孜向宝钗道。
宝钗沉默片刻,摇头道:“此事不妥。”
薛姨妈心中诧异,忙问缘故,宝钗方道:“锦乡伯公子虽有王孙在手,但一则太上皇和圣上相争,双悬日月,乾坤落入谁手尚在未知之数。太上皇年事已高,对王孙就算有眷恋,却也有限。圣上羽翼早成,那王孙拿甚么和圣上相比?再者锦乡伯家里派官媒过来,只怕其中另有隐情,竟不是图我这个人,是贪图咱们家的百万之富的。”
薛姨妈冷笑道:“咱们家里哪有甚么百万之富?纵有时,也不可能都陪嫁了给你。你嫁妆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两银子,如今已是尽数折在贾家手中了。这是你的命数,抱怨不得的。若你嫁入锦乡伯家里,我看在你能救你哥哥的份儿上,取三千两私房与你,也便过得去了。”
宝钗冷冷道:“我料到母亲会这般说,早就死了嫁人这份心了。只是母亲固然这般待我,那锦乡伯一家却不知道,只恐他们有甚么亏空,无计填补,这才算计到我等商贾之女的头上,妄想着要我们用嫁妆补亏空呢。”
第157章 示威
薛姨妈当时信了, 将此话掩过,回头细思之时,却又疑惑起来。暗道:“宝丫头是我肚子里生出来的, 虽人人都赞她是个好的, 但又不是戏文里唱的那甚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女诸葛, 哪里能知道锦乡伯韩家的打算?只怕她不愿意嫁人, 一心想霸着薛家的产业不放,故而拿这话诳我呢。”
薛姨妈按捺不住,将这疑惑同自己的心腹陪房说了, 那陪房便笑道:“这又有甚么呢?只怕咱们家姑娘害羞。世间女孩儿说起自家婚姻大事, 哪个不是羞羞答答推三阻四的,临上花轿还要落泪不舍, 等到一顶轿子嫁到婆家去, 也就和和美美了。正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太莫要迟疑, 只管去同锦乡伯韩家商议便是。等到诸事停当, 再来知会姑娘一声,保管她心中欢喜。”
薛姨妈一听此计甚妥,心中大喜。她知道如今宝钗管着薛家里里外外的事,家里下人多有向着宝钗的, 惟恐走漏风声, 只遣陪房暗中同官媒通消息, 只说薛家已是应允了, 问几时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那官媒却道:“且慢, 既要议亲,不知道你家姑娘能带多少嫁妆过来?”
那陪房怔住了, 笑道:“天底下哪里有这般道理!尚未嫁过来,先问能带多少嫁妆?那嫁妆便是带过来,也是我家姑娘自用之物,若是丰足时,自然她在婆家过得滋润些,有体面些,若不丰足时,她在婆家过得窘迫些,寒酸些,这又同你们甚么相干?”
官媒也笑道:“你说得固然有理。但如今京城之中,竟有不少人家愿同锦乡伯家中结亲的。虽只是一个庶子,但若男儿出息了,便是庶出也是一样的。又有伯爵府和韩奇韩大爷做依靠。故而各家贵女们争先恐后,有的情愿出几万两银子的嫁妆呢。”
薛姨妈陪房听了,气愤道:“韩家既已往我家提亲,如何又同别家商议!”
官媒悠悠叹道:“韩家原本是最看好薛家的。奈何你家行动迟缓,迟迟不见回音,锦乡伯夫人未免疑心你家拿大,偏生又有别家官媒上门主动提亲,难道竟冷着一张脸推出门外吗?”
薛姨妈陪房将信将疑,道:“婚姻乃是女孩儿一辈子的大事,不过略商议了几天,哪里就算拿大了?再者若说有人家情愿出几万两银子的嫁妆,却是在编谎话了。又不是皇帝女儿出嫁,如何会陪嫁这许多?”
官媒道:“信不信由你。咱们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能陪嫁这许多银子的,也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要么是家中富庶,钱财虽多却无官府可仰仗,意欲结交韩家这门好亲戚;要么是家中惹了事,欲请韩家出手平息风波。似贵府这等人家,不也是因薛大爷惹了官司,这才想着嫁女儿的吗?”
薛姨妈陪房被戳中了心事,无言以对,羞惭离去,将所见所闻悉数向薛姨妈细说了一遍。薛姨妈默然半晌,方叹道:“既是如此,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要那韩家果真能出力赎回蟠儿,便是再多银子也愿意的。”
遂暗暗瞒着宝钗,将自己这许多年积攒的私房并嫁妆盘算一番,拣那好折变现银的,总共竟有两三万之数,心中复又欢喜起来,向陪房吩咐道:“你只管去同那官媒说,只要能救得蟠儿,我宁愿陪送一万两的嫁妆打发姑娘。只是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必要看到蟠儿全须全尾回来才好。”
薛姨妈的陪房听了这话,忙又去了,自谓这回必能得全功。谁知那官媒竟一连几天避而不见。
薛姨妈的陪房好生奇怪,特意瞅准一个空档,将那官媒堵住,追问究竟,那官媒急摆手道:“早说此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如今你家便是陪嫁再多的银子却也无济于事了!”
薛姨妈的陪房不觉莫名其妙,忙递上一块碎银打听究竟,那官媒掂量一番手中碎银分量,方道:“你们不知道,京城之中有个桂花夏家。那桂花夏家有一个独养女儿,生得千娇百媚,她家又极杀伐果断,使重金请了好几个官媒来韩家提亲,言说情愿陪嫁一万五千两嫁妆并许多田产铺面,只求韩家照看她家生意便可。锦乡伯夫人听了这话,心中欢喜,一口允了,如今两家已是急急操办起婚事来,眼看着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了。”
薛姨妈的陪房听了,又惊又怒,又从别处打听,果然如此,不得不垂头丧气,去向薛姨妈复命。薛姨妈谋划成空,未免又是气愤,又是后悔,心中郁郁不乐,偏此事是瞒着宝钗的,更不好向宝钗哭诉,只得一个人躲在房中生闷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