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140-160(第20/26页)
王夫人点头道:“正是他嫡亲的胞妹。”
此言一出,赖嬷嬷便知贾母和王夫人纠结的缘故,想了想又问道:“那梅翰林想来便是当年那位和林姑爷同榜,排在二甲第一名的翰林?”
王夫人叹道:“正是呢。他家的女儿,据说教养得极好的。将来宝玉既要走科甲这条路,最好有人在旁引荐。故而迟疑。”
赖嬷嬷细心留意贾母脸色,突然间福至心灵,笑道:“如此来看,竟是两头都不好得罪的。依我粗浅的见识,越是这般,主子奶奶们越不好出面。”
贾母忙问道:“难道你言语里的意思,竟是要使人修书一封,寄到海南问宝玉父亲的意思吗?”
赖嬷嬷笑道:“我常听人说童言无忌。若是小孩子一时说错了话,办错了甚么事,想来有头有脸的人家是不会多介意的,最多心有不甘,却不至于反目成仇。故而我想着,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何妨问问宝二爷自己的意思呢?”
第156章 议定
贾母笑道:“果然别出心裁, 竟是妙极!既是如此,索性唤宝玉过来问上一问。”忙吩咐鸳鸯道:“鸳鸯,你亲自去一趟, 唤宝玉来。”
鸳鸯答应一声, 连忙去了。
才到了怡红院, 早有晴雯接出来询问究竟, 亲自将沏好的枫露茶奉于鸳鸯,笑道:“鸳鸯姐姐来得最巧。我才泡好了一回枫露茶,是沏了两三回才出色的。原是要奉与宝二爷的。如今姐姐来了, 自得先请姐姐品品。”原来晴雯素知鸳鸯是贾母身边红人, 不轻易出动,如今老太太命人来大观园中传话, 竟挑中鸳鸯前来, 其中必有内情,故而越发恭敬。
鸳鸯果然将那茶一饮而尽,笑着向晴雯道:“就属你最为乖觉。既是你肯这般孝敬我, 我总不好让你吃亏的。”遂压低了声音, 向晴雯嘱咐道:“老太太和太太正为宝二爷的婚事争论,如今有赖嬷嬷这个有体面的老人家在场,不妨要二爷把心里话说出来,老太太也好为他们做主。”
晴雯听了, 忙暗暗告诉宝玉。贾宝玉原先还想着总要避些嫌疑, 才好使得林黛玉越发体面, 此时见贾母特意遣了鸳鸯过来知会晴雯, 心中早有了主意, 见得贾母、王夫人、赖嬷嬷等人,先行过了礼, 等到贾母问话时,才恭恭敬敬说道:“我虽年幼,也知道古人说过,娶妇当娶贤。如今我的婚姻大事,也必得请老太太、太太做主,亦要请父亲同意,为我择一位宜家宜室的名门淑女为妻才好。”
王夫人原先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亲密友爱,因宝玉逐渐成器,虽略有不豫,心中却早已松动,拟准了宝黛婚事。岂料未及议亲,宝玉之诗才已上达天听,得了圣上褒奖,被京城诸多有贵女的人家看中,王夫人难免又飘飘然起来。
贾母心中自是一心想促成宝黛亲事的,但见王夫人这般做派,心中虽不喜,却也不愿以婆婆之尊强行压制,以免将来黛玉多受磋磨。这才意欲借了赖嬷嬷之口,引出令宝玉自择婚姻之语。
贾宝玉这话既出,贾母心中惊疑不定,王夫人却有几分欣喜,不由得思索:“名门淑女?又会是谁呢?那宝钗虽贤淑有余,但她家已是彻底败落了,连我也难救,自非名门淑女。难道他竟看中了梅翰林家的人脉?抑或他看中锦乡侯一家将来有望飞黄腾达,故而有意结亲?”
王夫人忙探身追问道:“我儿说的话极有道理。只是不知道你欲聘哪位名门淑女为妻?”
贾宝玉抬头,将贾母、王夫人诸人神色悉收于目,这才朗声说道:“老太太、太太都知道,我从小性情顽劣,不喜读书。起初许多人劝我,我都不屑一顾。其后我房中有一丫鬟拿姐姐妹妹们的前程劝我,说必要我上进,才能出人头地,才可护住这一方姐妹。我深以为然,只恨从前一心玩闹,于课业竟落下许多。这丫鬟又说林姑娘见识最广,房中藏书亦多,要我平日多向林姑娘请教。正因如此,我才能早早进学。去年我赴考之时,早在金陵夫子庙许下心愿,若果真能中生员,便今生今世,只求娶林姑娘一人。一则为酬她昔年指点之德,二则愿她从旁辅佐,我方能早日金榜得中,光耀门楣,提携族人。我所言宜家宜室的名门淑女,非姑苏林姑娘莫属。还望老太太、太太成全!”一言既罢,跪倒在地,向贾母和王夫人行礼。
贾母的原意是叫鸳鸯暗中知会贾宝玉,只令他将心中真情尽数倾诉,扬言非黛玉不娶,以死相逼,她身为祖母也好偏疼孙儿为由,顺水推舟准了宝黛婚事。
不想贾宝玉竟一口一个名门淑女,又一口一个林姑娘,口口声声只提科甲仕途,只提光宗耀祖,却将林黛玉与光宗耀祖串连起来。按照他这番意思顺下来,谁要是反对宝黛婚事,谁便是有意阻了贾宝玉前程和光耀门楣的志向一般。
这番大帽子压下来,任谁也扛不起。偏生他又拿夫子庙为誓,谁也不敢拿这个开玩笑。
故而等贾宝玉一番长篇大论说完,贾母难免又惊又喜,顿了片刻,方连声道:“好!好!难得你竟有这般志向!不愧与你爷爷生得相像,果然没有堕了他的名声!”
又转头看着王夫人,笑着问道:“宝玉既是在南京夫子庙立了誓的,偏神明庇佑,祖宗护持,他中了生员,竟是不好不还愿的。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王夫人和贾母一样,都是极信笃神佛之人,听了贾宝玉说这话,她早惊呆了,心中虽五味杂陈,却也不敢拿爱子的前途赌胜,沉默片刻,方道:“既是宝玉立了誓的,也只能如此了。我这边命人写信送到海南,报给他父亲知晓。”
贾母心中知道贾政和她一般,都一心看好宝黛婚事,便是王夫人命人送信过去,也是礼仪如此,不至再生变故,故而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十分惬意,只管笑着招呼赖嬷嬷道:“小孩子家家的胡乱起誓,倒让你在旁边看笑话了。早听说你们家里也有一个园子,我正想带着我这些孙女们去逛一逛呢,只恨这些琐事缠身。如今听你一席话,竟用快刀斩乱麻的法子,一并给解决了,这才抽出了空子。”
赖嬷嬷笑道:“即是如此,到那天老太太少不得多逛一逛的。”又道:“老太太既说我这法子有用,等到宝二爷成亲的时候,我必要舍了老脸求一个席位去,好吃一杯水酒的。”
贾母笑着回答:“你是立了大功的人,吃一杯水酒怎地能够?到时候少不得要宝玉多敬你几杯的。”
几个人谈笑之间,竟将宝黛的婚事就此定下。虽尚未征得贾政应允,不好敲定婚期,但宝黛二人年纪都小,也不急在一时。故而处处遂意,怡红院和潇湘馆众人听了,皆喜盈于腮。
只林黛玉私下里向晴雯怪罪贾宝玉道:“动辄以夫子庙起誓,唬得我心惊肉跳的。世事无常,若果真有了甚么变故,难道竟要误他一辈子的仕途吗?”
晴雯笑道:“二爷私下里亲口与我说,若提及儿女私情,他自是不怕的,只怕损了姑娘名声,将来婆媳相处之时,反倒授人以柄;如今在回老太太、太太的言语里越发远着姑娘,意显生疏,反衬得姑娘尊重,更何况拿夫子庙和仕途起誓,便有人想从中作梗,掂量再三,也只得罢手了。”
黛玉听了这话,方叹道:“难为他想得周到。”心中暗自欢喜,感念宝玉竟对自己细心温柔至此,堪称良人。
因婚事已然定下,王夫人就开始张罗着命宝玉搬出园子。先趁着大年初一朝贺之时禀明元春,元春道:“宝玉的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