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70-80(第10/21页)



    尤其那泡面,闻起来味道那么香,若吃进嘴里,简直无法想象会有多美味,这次错过,他肯定会心心念念后悔一辈子的,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难不成就没有什么能让那小子乖乖掏出来送给他吃的方法吗?

    李元昊用力的思考着,突然,他想到什么,眼睛霎时一亮,忙挥了挥手,将一旁的侍卫叫过来,低语几句。

    对方听完,满脸怀疑之色,简直疑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幻听了。

    但碍于小王孙的命令,也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做事。

    且说另一边,被留在环县的四个学生也并没有闲着,刚目送完使团离开边境,便被许明奕带回了家。

    许家家大业大,自是不缺住的房间,再加上本身就是当地出了名的马贩子,因此住的地方也格外敞亮。不同于伊川县的精致与端庄,许家更像是那种粗狂的北部乡宦之家,只前院,便几乎有半个华夏书院的操场那般大。

    四个孩子一进入,便齐齐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大大的马厩,一排排各色小马驹,健硕而可爱,看的人眼花缭乱,心动不已。

    谁不爱马?

    作为大奉朝如今最顶级的代步工具,每个男孩子的心愿,便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匹小马驹。

    而能够养得起马的人家,更是富贵的象征。

    柳三变从小便和父亲闹着想要一匹,可惜有价无市,从未遇到过合适的,今日猛地见到如此多,顿时双眼发亮起来。

    就连旁边的王小花和沈亦等人也是一双手直接黏在了上面,压根走不动道来。

    君子六艺,其中包含的一类便是御马车,只可惜华夏书院住在山上,地方有限,所以并未开设这样的课程,这也一直是不少学生深感遗憾的地方。

    谢君仪倒是个见多识广的,看了看马蹄和牙齿后,便出声问道,“你们家这马不错,多少钱一匹,卖吗?”

    见到几个人真心喜欢,许明奕笑着摆了摆手道。

    “若是喜欢,回头我各自送你们一匹,这些不行,这些都是已经订好了的,准备送往西夏去的,卖不了。”

    “送往西夏?”

    头一次知道他们大奉朝和西夏还有生意上的往来,沈亦不由追问了几句,这才知晓原来他们每年和对方都是有榷场交易的,且成交量还不小。

    “所以,那西夏人为什么还屡次犯边劫掠呢?他们又不缺钱,又不缺物的。”

    “谁说他们不缺物?”

    许明奕将一行人带到了书房内,各自上了杯茶,这才细细为其讲解起来朝堂对西夏贸易的各种限制。

    原来,虽明面上两国说着正常贸易,可真正西夏人缺的东西,却是一概不允许售卖的,例如盐铁之物,粮食、布匹之类,那都是少之又少,价格也没得选。

    “若不是一年只开那么一次,光是这榷场的生意便不知能养活多少人?有的商人讲良心,价格只翻了一倍也卖,有的却奸猾,往往要叫出好几倍才肯卖,态度也极为恶劣,这自然得罪了不少西夏的权贵。他们又不是冤大头,明摆着坑人的钱,何必要去掏,直接抢,反而更省事一些。”

    这也就造成了离西夏最近的环县,成为了重灾区。

    屡禁不止,却又无可奈何。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供需不一致。

    沈亦问道,“那这种事情,朝堂就不管吗?为什么不干脆设置一个特殊机构,去管理此事呢?”

    “谁来管?这种明摆着水深且复杂的事情,背后肯定有不少世家在暗中支持的!”谢君仪插嘴道,冷哼一声,“他们哪里管什么边境稳不稳,只要能赚到钱就行,反正拍拍屁股就离开了,剩下一大堆烂摊子,还是得百姓们自己收拾。”

    刚入环县的时候,他便注意到了,这个地方,也有谢家的人。

    那老东西向来是无孔不入,若说没猫腻,谁信?

    几个人齐齐叹了口气,柳三变忙打圆场道。

    “算了,朝廷大事,咱们又管不了,还是先商量一下,怎么完成山长发布的任务,才是正事。”

    提起这个,许明奕连忙精神起来。

    “对对对,还是这个比较关键,我头一次接收到任务,实在是不知如何下手。”

    山长要他们统计近三年内,环县所有被西夏人打杀、劫掠过的百姓及其家庭情况。

    可这人数众多,他们要如何查起呢?

    总不能喊一嗓子,令大家自发前来登记吧?

    “之前黄河决堤,收容难民的时候,我曾见到吴韧师兄他们做过这些,或许我们也可以仿照那个来。”王小花提议道。

    “可是那个时候咱们书院里有联合其他县衙发放粮食啊,如今又没有什么好处可领,人家百姓凭什么听你的?”

    沈亦连忙质疑道。

    谢君仪摸了摸下巴,思考出声,“不然,我们也发东西?反正咱们几个家里都有钱,不如凑一凑,好歹也能一人发一个鸡蛋之类的。”

    “可那不就相当于作弊吗?山长说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统计。县衙里我已经确认过了,吴县令从未统计过这些,因此并无参照物,若你发东西,说不定会有那不符合条件的,也来编谎,咱们又得如何查证呢?”

    事情顿时陷入了僵局之中。

    几小只皱眉思考着,恰巧许家祖母听闻了自家孙子带着同窗回来做客,喜不自胜,亲自令人下了厨,做了一顿好餐饭,叫他们前往享用。

    几个人只得转换战场,边吃边想。

    席间,王小花注意到许家祖母咳嗽不止,疑似其有咳疾,于是从自己的包袱里掏出了一瓶川贝枇杷膏来,递了过去。

    “这乃是我们山长的方子,专治咳疾用的,书院里有先生都因此吃好了,你不如给你祖母也试一试。”

    许明奕半信半疑的接过,问道。

    “你会医?”

    旁边的柳三变忍不住笑出声来,“别看王姐姐年纪不大,可是隔壁医科有名的得意门生呢!不仅得山长亲传,还屡次三番被邢御医和张小娘子齐齐称赞过!说是有医学天赋!”

    许明奕

    听了,顿时眼睛一亮。

    “对啊,医!我想到聚集起百姓们自由登记的方法了!”

    整个环县最缺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便是大夫啊!

    尤其这里挨着边境,极其容易受伤,基本上大半的居民身上都是带有暗疾的,可赤脚大夫嫌弃此处贫穷,很少踏足,大家只能忍了又忍,治不好便索性等死。

    若是他们能开个义诊,免费为百姓们看病,以此交换人名登记,想来一定是可以的。

    “但我只学了半年,会看一些基本的病症,以及简单的外伤处理罢了,更多的,便不会了,能行吗?”王小花犹豫道。

    柳三变等人却极其乐观,忙附和着。

    “那有什么不行?你不知道,这世上多的是拿着符水就敢称大夫的人,更何况你这货真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