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90-100(第19/19页)

,主仆能住下好几十人。

    吴应中有些吃不消,说道:“九娘子莫不是领错路了?”

    陈皎:“没错,就这宅子,给你吴老住。”

    吴应中“哎哟”一声,“无功不受禄,按说老朽都得致仕了,可受不住这等功劳。”

    陈皎:“致什么仕,什么时候干不动了再说,有御医伺候着。”

    吴应中被气笑了。

    陈皎继续道:“你们这些可都是开国功臣,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如今眼见霸业将成,我陈九娘断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独享其成。”

    吴应中忙道:“九娘子说笑了,这些年你可不曾亏待过我们。”

    陈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们一路过来也着实劳累,且先歇几日缓缓。”

    她还有公务要处理,人们送她离去。

    吴家人好奇打量那宅子,吴应中望着春日暖阳,自言自语道:“这辈子啊,得老死在这边啰。”

    孙儿吴珂忍不住问:“大父何出此言?”

    吴应中拄着拐杖,朝他招手。吴珂走上前,听到自家祖父道:“咱们吴家这些年是不是节节高升,爬得异常快?”

    吴珂点头。

    吴应中捋胡子,“如今九娘子在北方,她放心得下我们吴家人在南方吗?”

    吴珂不由得愣住。

    吴应中语重心长道:“你大父我啊跟着她清理官绅,但凡在当地有威望的官绅多数都被干掉了。我年事已高,早就该致仕在南方颐养天年,她却不允,可知其中的原由?”

    吴珂顿时便明白了他的话中话,说道:“九娘子害怕我们吴家也会成为那样的官绅。”

    吴应中:“阿奴啊,当初奉州的世家是怎么被清杀的,咱们吴家人得牢记于心,别以为到了这京城,就能高枕无忧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你大父跟着九娘子奔波了十二年,她是什么性情,大父心里头门儿清。

    “现在大父老了,日后入了土,是保不住你们这些后辈的。切记大父给你说过的那些话,勿要踩踏九娘子的底线,她的权威,不容人触碰,明白吗?”

    “孙儿明白。”

    “日后你大父走了,就一把火烧了,把骨灰带回南方安葬,那里毕竟是养我的地方。想我吴应中最初不过是小小主记,能有今日的荣光,也不枉此生了。”

    他的前程是崔珏许的,老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学那姜太公,几十岁了才开始发家。

    他都七十多岁了,身体虽然算得上硬朗,但小毛病也不少。若按正常情况,他完全是可以致仕颐养天年的。一来陈皎不允,二来他也想为后辈铺路,让他们的仕途稍稍顺畅一些。

    现在因为大量缺人才,故而他们这些文官的后辈会得到启用,但若想学以前的世家大族垄断高官,族谱查杀警告。

    陈九娘的手段,他见识得可多了,一个能杀兄弑父的人,别妄想着她能有几分情义。

    她的所有情义,都是建立在王权之下的,一旦影响到她的权力,势必斩草除根。

    吴应中在官场浸淫数十年,若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那就白活了一场。

    从南方陆续过来的官员们都得到了优待。

    这期间裴长秀领兵攻打平州,本以为要耗费许多日,结果该州一盘散沙,不战而败。

    将士们一鼓作气连攻曲州,待到夏日才把尼日阿图斩杀。最后一个胡人政权被灭,意味着中原彻底被汉人掌控。

    陈皎亲笔书写信函送至南方,让崔珏等人动身前往中原。

    宫里头的许氏等人开启了日程,陈贤盛一家子也跟着队伍浩浩荡荡前往。不仅他们要过去,那些陈氏家族嫁出去的姐妹们也要携带夫家迁移。

    总而言之,南方不会留下任何有声望的官员或皇族在当地,因为陈皎忌讳他们的影响力。

    崔珏深知她的脾性,也处处周全,把能追走的全部追了过去。

    各州的男丁们大部分出征,州府只有行政权,手里没有兵丁,就算要生事,也能迅速镇压平定。

    北归的路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许氏坐在马车里,难掩兴奋。看这架势,她的闺女以后是要做皇帝的,她就是太后了!

    命运真是一场奇妙的际遇,她许惠兰也算是苦尽甘来。

    而在南方的达官贵人们一路向北时,徐州章凤男应允了陈皎等人的劝降。

    那帮南方人既然能把胡人一个个干掉,他们自然无法与其抗衡,故而选择保命开城归顺。

    徐州的归顺在意料之中。

    至此中原十二州尽数拿下,天下十九州得到一统。

    陈皎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那群武将们个个雄心勃勃,理所应当拥立她登顶。

    现在就等着崔珏他们过来。

    陈皎跟方世林等人讨论三省六部制。这个时期已经有了雏形,她在雏形上进行完善,仿唐制,确立各部职能划分,比以前更加清晰。

    不仅如此,科举制也比以前更为细致,可见她曾费过不少心思。

    从去年拿下中州后,绣娘们就在赶做帝王冕服。

    服饰采取玄色与正红搭配,肩挑日月,两袖龙飞凤舞,皆用金丝绣制而成。

    陈皎曾看过半成品,很是满意。她不太喜欢明黄,更钟意红与黑。

    不仅如此,乾德殿的“龙椅”也重新做过,用纯金打造的龙头,是高椅的形式。

    这个时代的汉人大部分都是跪坐,有方凳,也是胡人带过来的,人们的观念里没有高椅桌子这类器物。

    就算是跂坐,也是在榻上。

    陈皎要推进历史进程,让椅子桌子走进千家万户。

    待到隆冬时节,奉州那边的人们陆续抵达京都,一一被安置。

    许氏他们要晚些才到,进京已经是腊月初。

    朝中早就在筹备登基大典,定于腊月十八。

    分别了两三年的母女再次团聚,尽管许氏一路车马劳顿,精神却好,同陈皎兴致勃勃说起过来看到的平原,一脸不可思议。

    那么大的地,平整得连山包都看不到,得种多少庄稼啊!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