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90-100(第18/19页)



    吴应中、鲍起凤、方世林这些人开始往北回归。崔珏仍旧守在南方,直到陈皎彻底打下中原,才退过去。

    这段时日各地的里正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有乡民回中原,会先在里正那里登记,而后下户。只要拿着那份户籍和路引,就能畅通无阻。

    待到故乡,再去当地的衙门或里正那里登记报上去落户,就能领得田地耕种。

    目前一家三口能领得数十或上百亩田地,不论男女都有。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极大的诱惑,特别是在南方日子过得拮据的乡民,会选择过去。

    也有南方人主动过去的。

    这些年南北交融,以前中原人称这边为南蛮子,而今态度改观许多,相互间没有那么多敌意,毕竟在国难时他们曾携手与共。

    若有人拿南北说事,定会遭到群体唾骂。

    北方身上流淌的血液,有南方的输送,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谁也无法分割。

    中原的建阳京都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陈皎提裙走上石阶,一步又一步。

    马春跟在她身后,忍不住道:“京都就是不一样,可比南方气派多了。”

    陈皎笑眯眯道:“是不是开了眼?”

    马春点头,指着上面,暗搓搓问:“以后娘子是不是就要住在里头?”

    陈皎:“你猜。”

    马春笑了起来。

    主仆身后跟着徐昭、胡宴等人,尽管这石阶他们已经上下过许多次,但今日不同,是陈九娘同他们一起往上爬。

    那石阶有一百零八梯。

    陈皎一口气爬了上去,上头的裴长秀早就等候着了,向她行礼。

    陈皎扭头回望来时的路,高处不胜寒,可是她一点都不怕孤独。

    她眺望远方,享受登高望远带来的俯瞰人间;她凝视这座代表着无上权威的皇城,享受掌生杀大权带来的快感。

    一行人走进乾德殿,里头保存完好。雕梁画栋,描金的龙腾图案张牙舞爪,地板擦洗得一尘不染。

    陈皎背着手打量周边,说道:“比南方的宫殿气派多了。”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高椅,帝王都是跪坐。就算代表着无上权威的“龙椅”,也不过是刻有龙头的案几。

    陈皎觉得远远没有影视剧里那种漂亮。

    裴长秀怂恿她去试一试,她笑了笑,低调道:“还有四州未取,不急,不急。”

    徐昭自信道:“至多明年,我等就能替九娘子打下来。”

    陈皎朝他们拱手,“我陈九娘的前程,可都系在诸位身上了。”

    众人回道:“末将不辱使命。”

    陈皎与他们一一碰拳,人们全都笑了起来。

    稍后待徐昭他们出去后,陈皎实在心痒难耐,上前去摸了两把龙头。

    她觉得很有必要改造一把真正的龙椅出来,威风一下。毕竟往后她是要坐在这上面跟朝廷里的文官叫板推新政的,得高高在上,压他们一头才有气势。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第100章 王师北定

    中原十二州已图八州,天下十九州,陈皎收拢了十五州在手。

    尽管曲州的尼日阿图吸收了从中州逃亡过去的胡人士兵,但还是惴惴不安。

    悬挂在头顶上的利剑于初冬掉落,徐昭领兵攻打允州,迫使尼日阿图调兵援助。

    同时徐州那边也人心惶惶,州内驻扎着大量汉人,州府里的官员们见南方士兵锐不可当,把胡人斩尽杀绝无不拍手叫好。但同时也忧心忡忡,因为清理掉那些胡人后,就会轮到他们了。

    州府里分成了两派,一派想求和,一派则主战。

    州牧章凤男犹豫不决,他在骨子里就对女人有偏见,觉得南蛮子简直不可思议,竟然会让一个女人当家做主。

    但听说南方那边已经统一,中原也快了,日后那个女人定然会君临天下。

    这简直滑稽。

    阴阳颠倒,不成体统!

    冬日一片萧瑟,奉州的京中官员去了大半。方月笙年事已高,实在经不起天寒地冻,打算开春再动身过去。

    崔珏过来同他说起目前中原那边的局势,方月笙甚感欣慰,说道:

    “当年我们方家也算押对了宝。”顿了顿,“这或许就是方家的命运,那时候九娘子本不会去西山县的,若非陈贤树兄弟把她请过去,便不会有方家的今日。”

    崔珏应道:“眼见中原就要一统,我崔某此生也算无憾了。”

    方月笙捋胡子,“是啊,乱了那么多年,老夫能见证中原一统,这辈子也算值了。”

    二人追忆过往,一步步走来着实不易。他们是从哪里开始转折的呢,亦或许是从闵州平乱开始的吧。

    这些年南方的发展着实迅速,也年年征战,算是把兵力磨砺出来了,方月笙道:“待中原一统,南方的百姓就该休养生息,这些年他们着实不易。”

    崔珏:“这几年大家都不容易,不论是百姓,还是文武官员,都把劲儿往一处使,只为拯救国破山河。如今眼见大业将成,也该减减赋税,养养民生。”

    二人对休养生息的态度是一致的,因为任何高强度的社会形态一旦持续得太久,势必会引起冲突。

    这些年南方犹如紧绷的弦,为了供应北伐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不知多少人的血汗被绞入其中。正是因为他们知道会有终止的那一天,这才默默忍受。

    年关时允州失陷,尼日阿图长子在允州被杀。

    州府里发生分歧,部分胡人将领生出逃亡之心,他们再无斗志跟汉人军队厮杀,只想回到漠北。

    有些念头一旦滋生,便如野火般,再无熄灭可能。

    大量胡人百姓出逃,回到他们的漠北之地。平州那边的胡人士兵也跟着偷偷潜逃,他们不想葬送在“天雷”之手,只想活命。

    人心涣散,甚合陈皎之意。

    快要过年时第一批过来的官员和百姓得到府衙安置,有的故乡在新城,当地衙门积极上户下放田地,那些公家地有了主儿。

    也有郦州人,文官们就在大年三十那天歇了一日,便马不停蹄安置乡民。

    初春时越来越多的中原人重回故里,吴应中拖着一把老骨头来到建阳。这是他第一次来京城,只觉甚是宏伟,可比南方气派多了。

    陈皎亲自接迎他们,吴应中行礼道:“老朽这辈子托九娘子的福,竟也有机会来京城开开眼界。”

    他们一直未曾改口,都喊她九娘子,因为“九娘子”比任何称呼都有分量。

    陈皎笑着道:“你这老儿,当初我给你画的大饼,没有哄你罢。”

    吴应中摆手,“没哄!没哄!”

    一行人皆笑了起来,陈皎早已给他们收拾出府邸,引着吴家人过去。

    这边的建筑跟南方不太一样,讲究气势威严,那三进院子宽敞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