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她的1979》 150-160(第9/12页)



    他方才听见她说起这事,整个人一愣,他是知道她聪明的,可没想到会聪明到这地步。

    陈兰君笑着挽上他胳膊:“也不算吧,虽然你说的这个词新,但在华国历史上这种投资于微时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不过,既然你懂得学术相关,那么请邵老师教一教我?”

    邵清和轻咳了一下,耳尖淡淡红:“好。”

    他当真利用人脉,搜罗了一堆最新的相关理论文章和刊物过来,大多都是英文。

    陈兰君抱了本英文大辞典在身边,有空闲时间就对照着翻。

    很快,她弄清了一个投资公司应有的架构和具体的流程。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钱生钱的游戏。而她所提前知道的几年历史,能保证投资公司前几年无往不胜。

    所积累下的积蓄有了新的去向。她个人有千万的小金库,取了四分之一出来,用来购置房产,鹏程市、魔都以及京城,她都购置了两三套房产。

    除去低息存款,其余二分之一全部拿出,作为投资公司的启动资金。

    她给这一家投资公司取名为“兰生公司”。

    为了避嫌,并没有加上“资本”或者“投资”两个字。只是注册之时,恰逢魔都几家大型国企发行股票,海内外报纸都认为发行股票的举动代表华国对于金融持欢迎态度。

    兰生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在第二年开春,便三倍收回成本。

    魏同学的汉字处理系统一经面世,陈兰君便出资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四个月之内,订单额达到百万之巨。

    之后,陈兰君如法炮制,以鹏大老师的身份,关怀想创业的、有前途的学生,人送外号“散财娘子”。

    她散财,一向散得有章法,自己圈定了一批未来的大佬,给钱给思路。同时也让兰生公司的员工自行投资。

    开玩笑,这几位员工,可是她大江南北地跑才好不容易争来的大学生。

    去大学分配办公室要人的时候,对方看她跟看外星人一样,就算兰生公司的母公司正梅集团风头正劲,可说破天还是一个私人企业,一个私人企业要招聘大学生?听起来还是难以理解。

    但重赏之下必有勇者,陈兰君开出的薪水之丰厚,还是吸引到了几位优秀毕业生——多数是母校明德大学以及鹏大的。

    这个年代的金疙瘩,总得要锻炼一番。

    这个用人成本,陈兰君出得起。

    她以一种导师有的态度,看这些新员工懵懵懂懂去投资。也有被骗的,比如一家接受了三十万投资的企业当年破产,负责这个项目的女孩子哭得眼睛跟核桃一样。

    陈兰君特意把人喊来办公室,安慰了一番:“你不用太自责,投资嘛,有浮起来的,就有沉下去的。我期待你将这笔钱成倍的赚回来。”

    如此态度,使员工们放下心来,投资风格更加大胆,很愿意去尝试。

    虽然也有失败的项目,但远远不及成功的项目数来得多。

    这一切都是低调着进行的,陈兰君将兰生公司守得很严实,从来没有在报纸杂志上为它发过广告,悄咪咪地闷声大发财。

    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么一个投资公司的存在。

    只是这一天,陈兰君有了一个意外的客人。

    兰生公司的人给她打电话:“陈总,有一位寻求投资者想要亲自和你谈一谈,说是陈总的旧识。”

    寻常的投资者,是不会让兰生公司员工特意打电话来的,陈兰君问:“是什么人?”

    “她说……她叫童彤。”

    第159章

    上一回见童彤, 仿佛是很久之前的事。

    陈兰君想了想,约她在一家茶楼见。

    吃早茶去。

    冬日和煦的日光里,童彤提着包, 一步一步走来,烫过的大卷发轻颤, 一身职业装,一看就知道是个干部。

    只是如今鹏程市涌来的各路干部太多, 又有各色外国佬, 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见了面,彼此客客气气打声招呼。

    “兰姐,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她还是叫她“兰姐”。

    陈兰君说:“这家店也算是鹏程市的老字号,也许没有穗城那么老牌, 但还不错, 可以试试。”

    童彤笑一笑:“兰姐眼光好,挑的地方一定没错、”

    两人进店, 门一推,里边食客的声音蓦然放大,嘈嘈切切。这家店, 陈兰君来了几回, 老板对她印象很深,在柜台前看到,立刻过来, 领她们到楼上的小间。

    “这一项生意可好?”陈兰君侧首问,领路的老板笑道:“这一向都不错, 年底了。对了, 我们推出了庆祝元旦的点心,等一下送一碟给陈总尝一尝。”

    陈兰君赞道:“哇, 你们生意可做的真周到,想法也灵活。”

    “哎呀,在陈老板面前哪里敢说这个,班门弄斧了。”老板送上茶,挤挤眼睛,笑着说,“说起来,也是学陈总的新年糖,托你的福。好了,两位请稍等,茶点马上就送到。”

    门关上,那些人声略微轻了些,却仍能听见,像是有一桌旧同学在聚会,常常听见笑声。

    餐点上来,童彤拿着筷子,胡乱地吃了两口,轻轻放下筷子。

    “兰姐,很抱歉打扰你。”她咬了咬唇,说,“我其实,是为了第四食品厂的事。”

    陈兰君夹了一只虾饺,缓缓咬开,吃了半个,问:“我这一向忙,疏忽了,是什么事?”

    童彤垂下眼帘,叹了口气。

    与正梅集团分开,独立运营第四食品厂之后,她这个厂长着实威风了一段时间。作为本地最先承包变革、且取得耀眼成绩的国营大厂,一时间领导给与第四食品厂的待遇也是超然的,每次开大会,必定是前排,作报告时她这个厂长也一定戴大红花。

    可是风光之后,也有诸多烦心事。童彤总结成功之道时,出于私心,多将原因放在自己勇敢承包、主动接洽外商之事上。领导们就说,既然你承包的那么有效果,不若多承包一些,挑些胆子。那时童彤正在与新品“运动力维生素饮料”打对台,想着拥有的分厂越多,越有保障,于是便答应了。

    可这种事,是一旦开了个口子,就无法拒绝的。要求第四食品厂一并承包的各种亏损小厂越来越多,什么小酒厂、小饼干厂,竟然连小拖拉机厂都来了。两三年的功夫,第四食品厂旗下多了四十多个分厂。

    这些分厂,各个财务状态都欠佳,分管领导跟甩石头一样甩过来,还希望童彤能够点石成金。分厂长们也不是吃素的,都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一来就各自结成小团体,互相试探,人事上也闹得一塌糊涂。也有看童彤年轻,试图把她从总厂长的位置拉下来的。

    她在一群阴阳怪气的老狐狸,与比盘丝洞的蜘蛛丝都错综复杂的分厂糟糕财务中,忙得焦头烂额。

    一回头,正梅集团旗下的“运动力维生素饮料”销量已经遥遥领先,至少占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