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恩不负: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深恩不负》 100-110(第10/17页)

所以,也顺着他的视线抬头,瞥见了几道惹眼的身影。

    人潮来往中,有一男一女披麻戴孝,正往午门的方向前行。其中那妇人簪着象征未亡人身份的白花,手里捧着的,赫然是件残破的血衣。

    在她身侧,还有一名手持箱匣的年轻女子,一身素衣,以纱覆面,看不清容貌。

    这奇怪的一行人与市集格格不入,来往的路人或惊诧、或不解地望着他们,都下意识让开了道路。

    捧着烧饼的武卫们面面相觑。

    这又是孝服、又是血衣的,该不会是有什么奇冤大案,要去午门击鼓鸣冤吧?!

    *

    同一时刻,祝府卧房中,传来一声沉闷的声响。

    易鸣正靠着门犯困,一下子被这动静惊醒了:“公子?”

    祝予怀刚刚醒来,想要下床却使不上劲,一个不留神,就从床上摔到了地上。

    易鸣赶忙过来扶他。

    药效显然还没过,但肢体的疼痛让祝予怀的神智清醒了一些。他回忆起昨日的事情,一股怒火烧上心头。

    卫、听、澜!

    易鸣想扶他回床上,但祝予怀一把抓住他,哑声吩咐:“阿鸣,帮我把师父留下的药箱拿来。还有,立刻去备马。”

    药箱里有针灸用的针具,不管有没有用,多少能让他清醒些。

    易鸣为难道:“公子,您现在需要休息……”

    祝予怀加重了语气:“我再说一遍,拿药箱、备马!”

    易鸣犹豫片刻,歉疚地垂了眼:“我不能去。”

    祝予怀顿了一下,气得身形不稳:“濯青胡闹,你也跟着胡闹?我是体弱难医,但我还不是废人!你们……”

    他一激动,干哑的喉咙泛起腥甜,止不住地俯首重咳,几乎要把肺给咳出来。

    易鸣吓着了:“公子……”

    “别叫我公子!”祝予怀咳得喘不过气,奋力挥开他的手,“你既不肯听我的话,与我不是一条心……今日便回雁安去!”

    易鸣跌坐在地,脸上现出难以置信的怔忡。

    他从没见过祝予怀发这样大的火,更没想过祝予怀会赶自己走。

    祝予怀扶着床架,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意识又开始模糊。他咬牙掐了自己一把,瞥见烛台边剪灯花用的剪子,拿起来就要往手臂上划。

    “不要……”易鸣几乎是扑了过来,死死地拦着他的动作,颤声道,“公子,我听话,我听话!我去拿药箱!”

    *

    午门外,百姓们纷纷驻足,神色各异地看向登闻鼓前的几道人影。

    庞瑛和颜庭誉已经停了步,而走在最前方的庞郁当着守鼓武卫的面拾级而上,一直走到了登闻鼓前,从架子后抽出鼓锤。

    庞瑛望着他的背影,捧着血衣的手微微攥紧,颜庭誉站在旁侧,安抚地挽住了她的胳膊。

    在午门武卫们戒备的注视中,庞郁伫立扬声,高喊道:“芝兰学子庞郁,在此击鼓投状,状告泾水贪官,为青荷县县令崔文勉、为泾水流离失所的百姓求公道!”

    鼓锤重重落下,一下比一下更迅疾。雄浑的鼓声隆隆作响,绵延不绝,顷刻间响彻朝野。

    正在上朝的百官听见鼓声,都面露诧异,停下了议事。

    明安帝皱了眉,问道:“何人击鼓?”

    传讯的侍卫层层上报,殿外值守的武卫统领得了状纸,入殿禀报:“启禀圣上,击鼓者乃芝兰学子庞郁,所告之人为泾水州府官员,共计十二人。”

    一听此言,朝臣们都倒吸了口凉气。

    一个没入朝的学子,一口气状告十二名地方官?

    这事实在荒诞了些,立马有人鄙薄道:“黄口小儿,哗众取宠!我看他这是借水患之机,为自己博取名利吧?”

    “是啊,如今水患未定,正是要安抚民心的时候,他倒好,一下子把泾水要员全告到御前,这不是存心搅和生事么?”

    “听说这个庞郁向来恃才傲物,在兵部观习时也爱逞口舌之快……”

    朝臣们议论纷纷,直到明安帝不悦地敲了敲御案,朝堂才肃静下来。

    明安帝问:“依众卿看,此事如何处理?”

    众臣彼此眼观鼻、鼻观心,有不少人都偷偷瞄向中书令裴颂,想看他的态度。

    裴颂不动声色地轻咳了两声。

    很快,他身后礼部的一位官员出列献策:“启禀圣上,按祖宗旧制,为防举劾冒滥,击登闻鼓者需受廷杖三十,以表决心。”

    明安帝摆了摆手:“就这么办。”

    午门外,围观的百姓们已将康衢大街围得水泄不通。庞郁所揭露的泾水官场丑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民众间口耳相传。

    贪官污吏的形象与“官仓鼠”重叠在一起,在人们的想象中愈发面目可憎。在这样的对照下,崔文勉倾尽家资为民筹粮,却在归途中遭人暗害、覆车而亡,这样的惨事,就更令人扼腕痛惜。

    前些日子,百姓们还在为《采莲传新编》中的李叙和梁采莲落泪,而如今,庞瑛穿着未亡人的孝服,手中捧着丈夫的血衣,就好似“梁采莲”从唱曲走了出来,活生生地站在众人眼前。

    几乎所有人都想起《采莲传新编》那个未完的结局——梁采莲最后活下来了吗?恶人得到应有的报应了吗?

    老天会开眼吗?这世间还有公道吗?

    没人知晓答案,但所有人都悬起了心,开始翘首等待。

    就在这时,宫中传出了旨意,武卫中有几人得令而出,按住庞郁,把他押到了刑凳前。

    庞瑛下意识想上前,却被武卫横杖一拦,不许她靠近。

    颜庭誉站在庞瑛身边,看着他们手中包裹铁皮的廷杖,心中有些焦急。

    卫听澜怎么还没来?

    督刑的武卫校尉踱步到庞郁跟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按大烨律法,非军国要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之事,不得擅击登闻鼓。击鼓者需受廷杖三十,以证清正无愧之心。庞郁,你可想清楚了?”

    庞郁被按在凳上,嗤道:“要打便打,哪儿那么多废话?”

    那校尉低笑一声,直起身来,摆摆手。

    “落杖。”

    廷杖裹着千钧之力重重落下,打得庞郁脊背一僵,猛然攥紧了刑凳。

    庞瑛忍不住喊了一声:“阿弟!”

    紧接着第二杖、第三杖,庞郁额上渗出细密的冷汗,脸色逐渐开始发白。

    他咬着牙,在裂骨般的疼痛中抬起头,看见那武卫校尉眼中带着戏谑,看自己的目光,就像在看一只将死的蝼蚁。

    第107章 众志

    廷杖一下比一下落得迅猛, 好像故意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庞郁挣扎着想说什么,一张嘴,却猝不及防地吐出一口血来。

    “庞郁!”颜庭誉上前一步, 心中隐觉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