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凤鸣朝》 120-130(第20/22页)

里钩起这桩陈年往事。

    北尉上层贵族信巫访术,贪逸享乐,已经从治国的根本上走向混乱了。六镇府兵就是因为长期受到打压剥削,才奋而起兵,北庭却还想滥杀无辜,用万骨枯换君王一命。

    贵君则轻民,民愤则国乱。

    高世军拒不合作,无非是不信任南人。可如果南朝的兵救了北朝的民,那么六镇义军的矛头,是否能更加坚决地对准不拿人命当命的腐朽王朝?

    “女郎?”

    胤奚眼看着一滴饱满的墨珠坠落,洇进信纸,征询地望向谢澜安。

    谢澜安徐徐看他一眼。

    亏她方才寻思无果的时候还疑心,是不是最近和胤奚亲腻太过,以至于她乐不思蜀,连脑筋都变慢了。

    看来恰恰相反,偶尔尝试不同的体验,有触类旁通之效。

    不过她没忘记这郎君最是敏锐,连一个死人都要翻出祖宗十八代,这宗尚未发生的事,她不能与他说起。

    谢澜安若无其事地换过一张纸,道:“我在想,中秋一战北尉并未举全国之力,仍是试探居多,是以虽胜,不可掉以轻心。崔刺史自青年时便有收复中原之志,想是见战况胶着,才不惜以身入局,为国分忧。纸上言轻,要仔细措辞,不好寒了国士之心。”

    她心中想:“这一世的许多事情都已发生改变,我纵能先知,也无法确定前世的屠城一定还会上演。纵然发生,我的手又该怎样伸到敌国国境内?”

    关键的是,那个城镇的名字在记忆里过于模糊,她得先想起来在哪里。

    “北尉未倾全力,我军也未全出。”浑不知自己差点被归为祸水的胤奚说,“二爷壁上观,荆州军也在防线后严阵以待。”

    在哪呢?谢澜安凝眉敲指,丹唇轻启:“南北之间必有一战,能取一分巧,少死很多人。”

    硬碰硬地打谢澜安最是不怕,无非是拼弓甲之利,兵马之锐,拼人拼钱。可若只剩下硬仗可打,那便是她这个当家的没本事了。

    谢澜安不想要一个用无数死人堆出来的王座。

    她要找到用最小的代价撬动巨石的方法。

    是了!

    谢澜安目光一亮,想起前世那场屠镇发生后,二叔从荆州回京述职,曾对她感叹过一句:“人命如芝麻,枉自信佛家。”

    说的是尉迟太后笃信佛教,却纵许这等杀生害命残忍至极的生祭,吃斋念佛也是枉然。

    芝麻,芝麻镇。

    胤奚垂眸,看见女郎敲案的指尖停了下来。

    他便问,是否有何新的计议。

    女郎此刻这神采奕扬的神情,他太熟悉了,不正是要搅起一场大浪的前兆吗?

    谢澜安笑得意味深长,却说:“没什么。”

    胤奚一默。

    他反省自己,是否有些太敏感多思了,听那腌臜人物随口说句疯话,也要去查探个究竟;见女郎稍有深沉神态,便怕自己不了解她在想什么,失去与她心有灵犀的共鸣。

    像个小媳妇。胤统领发愁地想。

    心思各异的两人,隔着书案寂了须臾。谢澜安急着去找中原疆域图,查芝麻镇隶属哪一州哪一郡,她只希望不要是青州,否则这条消息便没用了。看胤奚还痴痴戳在那儿,她好笑道:“你午后有何安排?”

    “回女君,臣稍后预备去校场练兵,晚上好早些回家。”

    话到这里,胤奚便知他该告退了,只是离开前,他又低声补了一句,“今天是初一。”

    谢澜安被他提醒,挑起眉。

    胤奚莞尔:“臣的意思是,十月朝,寒衣节,今晚阴气盛,不宜在外逗留太久。”

    不经意间,他少年时做挽郎的气质流露出一分来,那通身的隽气,一时也似通了玄,揖手轻问:“可需臣在宫外等女君一道回府?”

    谢澜安摆摆手,让他自便。

    胤奚出阁时,恰见过来回事的户部尚书与中书省的两位臣工。

    三人皆是第一次在内阁看到胤奚,讶了瞬息,何羡主动与胤奚打了声招呼。

    论起关系,何羡与胤奚有谢府藏书楼同窗、文杏馆同学之谊,他印象中的胤统领平易近人,性情极好,待他也一向客气。

    只不过这种客气,偶尔也让何羡感觉有几分生疏。后来他经楚堂指点,才知原因竟是他得了女君许多算学珍本相赠,又与女君多说了几句话,落了人家的眼。

    肚中全无弯弯绕的何羡听得咋舌,很是不信。那宫里天天有人向女君禀事的、得女君赏赐的,胤统领真有那么小的气量,还不早就气炸了?

    胤奚未穿朝服,就着一身常服与三位见过,行的是文人揖礼。

    何羡特意往他面上看了一眼,分明是落落大气,行礼如仪嘛。

    这边胤奚出宫,那厢三人在通传后走进议阁,向谢澜安回报军饷抚恤发放与官吏考功等事。

    谢澜安换了个放松的坐姿,耳中听着,口里应着,笔下写着给崔刺史的信,心中琢磨芝麻镇之事,完全不同的四事,做起来却丝毫不乱。

    待臣工退,她去了崇文馆。

    崇文馆的守值文掾正百无聊赖地靠着廊柱数枫叶,忽见谢相在四名女卫的扈从下到来,连忙立直了身子,随即又躬下去见礼。

    谢澜安进馆,命文掾找出标注最细致的中原舆图,铺陈案上,不假他人之手,在那密密麻麻标记着尉国地名的羊皮卷上寻找。

    终于,在秦州武阶郡治下,她找到了那个芝麻粒大小的黑点。

    原来在秦州……这也说得通。北尉皇室行此逆天之举,也要避忌些,不可能放在繁华中心城镇,引发争议。武阶郡在边远的西南边,再往南,便是大玄巴郡的嘉陵江了。

    嘉陵……

    谢澜安指尖落在那条纵向蜿蜒的江河线上。她可以遣一支精锐,由此江溯流而上,潜入北尉边境,待芝麻镇起乱,便现身救人,捅破拓跋氏的残暴面目,再由谢丰年带兵在丹渊口接应会师。

    至于人选,肤光胜雪的女郎弹了下袖,眼前浮现方才才在她这儿开过一回屏的家伙。

    各地的常驻守备军不能擅调,唯有凤翚营宜守宜袭,机动性最强。

    可是仍有些细节需要考量,比如这一世北尉的六镇兵提前造反,皇室为泄愤,也可能将生祭的地点放在怀朔、柔玄等六镇中选择,若是那样,潜入芝麻镇的营队便会扑空。

    还有救人的时机把握,倘若玄军露面太早,尉人的铡刀还未落下,那些镇民自然不信朝廷会屠戮同胞,说不定会反戈击敌。可若等尉人开刀见血,罪恶是无从抵赖了,却要用无辜生命做注脚。

    北尉平民的性命,不也是性命吗?

    再进一步,就算玄军顺利救下了镇民,不将他们带离当地,等待他们的犹是灭口的屠刀。若要带离,军队行速,妇孺行缓,如何将这一万人全部带回江左?一个接应不及,那些精锐将士的命,不更是性命吗?

    再想想。

    谢澜安慢慢卷起图轴,透过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