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80-90(第10/14页)
将梅头肉清洗干净,晾干水份,用竹签在肉面戳出一排排小洞。
凤梨蓉加麻酱、生抽、砂糖等调成酱汁,和肉搅拌均匀,腌制过夜,第二日再上铁架子烤。
加凤梨蓉,是为了要那点酸甜的香味,消去肥腻,还因为它能分解纤维,使得肉质松软。
烤时要注意着火候,在肉上不时涂抹蜜水,缓解火势而不致干枯,一直烤到肉的边缘微焦。如此精心烤出来的叉烧,淌着金黄的蜜汁,又香又软,甜度也恰到好处,是为上品。
阿珍是个有悟性的,上道极快,没两日便能烤得有模有样了。
烤出来的叉烧,一半进了阿武的肚,一半进了香菱的肚,史如意笑她们,怎么连吃几日都没吃腻。
香菱鼓着腮帮子,回过头来,很是诚恳地发问:“世上真有人会吃叉烧吃腻麽?”
她怎么觉着怎么吃都吃不够呢。
史如意对瓷器没什么研究,便放弃了自个儿淘古玩的心思,托罗娘子和石英去北市选一批杯盘碗碟来,并配套的羹勺、筷箸。
石英果真是里头的行家,送来的几套瓷器,虽算不上名品,俱是釉面光润,月白中隐有泪痕流动,或深或浅,如冰裂纹,十分雅致。
虽然这铺面原身便是柳夫人的瓷器店,但柳逸之不在安阳是一方面,史如意自个儿也怕承太多人情,若那朱管事半卖半送,再给她弄一套贵重的定窑瓷来,就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开张前两日,史如意拜托翠丫,特地邀了一位“专家”来酒肆试水品鉴。
客人坐稳上桌,先放上两碟冷盘:卤水鹅掌和虎皮凤爪。再来一盅冬瓜莲子水鸭羹,接着便是蜜汁叉烧、三黄油鸡、鱼香茄子煲、清蒸东星斑、白灼菜薹……琳琅满目,看得人目不暇接。
最后是主食荷叶饭,并几道餐后小食,史如意选了一碟桂花紫薯米糕,一碗五色珍珠粉圆。
梅师傅轻哼一声,笑道:“单看这颜色倒是齐全了。”
史如意笑得眉眼弯弯,捧了茶盏来,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师傅快趁热尝尝,看味道如何?”
梅师傅因罪没入宫廷,在宫中待过数十年,进宫前也是大家出身,什么吃的用的没见过?若是这吃食能得梅师傅几句肯定,史如意不怕酒肆生意开不红火。
“急什么?”梅师傅瞥她一眼,慢悠悠地用清茶漱过口,这才拈起筷箸。
按顺序品下来,每道菜都只浅尝辄止,漱过口后才吃下一样。夹起那块蜜汁叉烧时,梅师傅略皱了眉,等入口咀嚼几下,眉头才又慢慢舒展开来。
史如意看她用完,立刻狗腿笑道:“师傅,怎麽样?你徒儿手艺还不错吧。”
梅师傅轻笑着摇头,拿起帕子轻点两下嘴角,眉梢虽诉说着满意,嘴上却不饶人,说:“尚可……雕虫小技罢了。宫中御厨十八般武艺,你较之还差得远了。”
史如意只爱听自个儿想听的,她得了梅师傅前半句,已是喜不自胜,道:“师傅此话差矣!宫中御厨是给圣上做吃食,一道菜就能做一日,工序用料都讲究千般精细。
我这酒肆开在招摇大街上,往来都是老百姓,这么折腾,还做什么生意?”
第88章 香茶桂花饼
“行了,油嘴滑舌的,师傅说不过你。”
梅师傅伸出一根手指,用了几分力点史如意的额头,笑说:“热菜中规中矩,这小食倒是做得新奇,是别处未尝过的……你这个钻钱眼里的,也毋须多虑,便坐等着收银子罢!”
又和史如意嘱咐几句,道:“这鸡爪子鹅掌下酒虽好,吃时难免污脏了手,用清水也洗不掉,抹得到处油腻!师傅这有个法子,你让人去将绿豆磨成粉,熏上菊花、桂花香,拿来净手,腥味全消,最是合适不过。”
这不是纯天然洗手液吗?
史如意眼睛发亮,忙点头记下,又笑着追问道:“师傅还有什麽好法子,快快都说与我听罢。”
原先食肆里头卖的螺蛳粉,虽然受客众多,难免得了抱怨,说用过粉之后,嘴里都是味,一下午都散不去。
梅师傅听了,摇头笑道:“这不难,只是懒!拿酽茶漱过几遍就是了。
若有贵人讲究,也有讲究的法子——新摘的桂花配甘松、白豆蔻、沉香、檀香、桂枝、白芷各三钱,甘草半斤,细切,水浸一宿,去渣,同茶作成膏饼。
吃时掰指大一片咀嚼便可,满嘴皆香,多了反而味苦,如吃药一般。”
梅师傅用餐只讲究半饱,每碟子菜,堪堪夹过几筷箸就不吃了。
梅师傅胃不大好,是年轻时在掖庭做活落下的毛病,难以想象这等气度的贵女子,当年整日洗衣捣杵,手上都是磨出的厚茧。
剩下的吃食多进了翠丫的肚里,她嘴巴塞得鼓鼓囊囊,活像只贪吃的松鼠。
梅师傅轻咳一下,瞪翠丫一眼,翠丫赶忙正襟危坐了,道:“如意姐姐,我昨日听学堂里的娘子们提起,太后似是身子微恙,多日胃口不开。长公主和圣上心忧,向民间广寻名厨食方,许诺若有得用者,便能赏赐金银,甚至还能进官加爵呢。”
史如意惊讶片刻,转头看梅师傅,见她只是沉默不语,便笑问说:“有这等好事,师傅方才怎麽不告诉我?”
梅师傅呷一口茶,不咸不淡,说:“不是如意你自个儿说的无意入宫麽?宫中亦非安慰之地,若真得中选,去留岂是你能决定的。不如安心留在安阳,开你的食肆酒楼,假以时日,虽不荣华也算富贵了。”
史如意听了,心中更觉疑惑,不由半含笑道:“师傅忽然转性,倒叫徒儿不习惯了。”
梅师傅眉间似有折痕,轻哼一声,片刻才压低声音,说:“这两日,朝堂又起波澜,无辜受波及者甚多……”她心有顾虑,说了这几句便停下,长叹一声,道:“罢了,过几日你便该晓得了。”
史如意将二人一路送到大门外,看翠丫将梅师傅扶上车。
凡事皆有利有弊,太后不思饮食这事,史如意在心头琢磨一会,觉得似是可行。
要史如意入宫,她是万万不愿的,想也知道,宫中规矩众多,哪比得上外头潇洒自在。
好不容易从云府赎身出来,哪能傻到主动往更大的“火坑”里跳?
但若是她做的吃食真能得宫中贵人青睐,先不提那些画饼的官爵金银,便是圣上随口来的一句赞扬威力都不容小觑,足以让史如意把酒楼名气一炮打响。
再适时推出几道圣上菜,取个类似“乾隆大碗鱼”一样的名——什麽“太后娃娃菜”、“公主鹅掌”,从此销路不愁,史家绝学名扬天下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太后在宫中礼佛斋戒多年,想着应当是吃素的,她记忆中倒是有几个珍稀食谱,或可上贡一试。
只是心头唯一担忧,诚如梅师傅所言,若是贵人用的好了,召她入宫,难道她真能选择不去麽?
甭管史如意夜里如何辗转纠结,酒楼都按着选定的吉日那天,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一大早,史如意便从榻上蹦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