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30-140(第3/16页)
他们真的开始吵起来了,当今眉头轻皱,再度扔下一颗打雷。
“啊??”
朝臣懵了一瞬,似乎在怀疑自己有无听错,随后……吵得更激动了。
闽地:
信国公看着整理出来的所有内容,有些头大。
南安郡王是再无活路了,不知道南郡郡王哪里来的自信,又菜又爱玩,亚陈的军队还没来侵袭,南安郡王已经写好了请功的奏折,什么诛杀敌寇,什么剿灭乱匪,战争还没有开始,人头数都已经写好了,就放在书房里,如今,便是明晃晃的罪证了。
这还不止,有沆瀣一气的官员,相互送了“礼品”,有察觉不对的,被监视了起来,上报的奏折也被扣押,都放在了书房。
还有杀民冒匪……
随便拿出一条,就是要命的大罪,而南安郡王,人家一并给包揽了。
若这仅仅是南安郡王一个,也就罢了,但是事实是,亚陈从东部沿海入侵,东平郡王有绝对的失察之罪,东平郡王这次也讨不到好。再然后,南安郡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思,还与北静王府有关。
四大异姓王,一次性,牵扯进去了三个。
哪怕当今想收拢异姓王的权力,但信国公敢肯定,当今不会希望是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损耗的是民心,是朝廷的信用与权威。
“大伯,那些俘虏真的要都杀了吗?上面的旨意还没有到。”东平郡王现在自身难保,自然是想求稳。
信国公却眼也不眨直接道:“除了亚陈的将领,都送去菜市口,百姓需要发泄的渠道,再等下去就要民乱了!”
“我刚已经收到了八百里加急,太子和钦差到来之前,让我们尽一切努力,稳住局势。一些强盗,杀了就杀了,能给百姓一个发泄渠道,他们就该知足了!”
“太子?!”东平郡王不可置信的惊呼,“太子才,才四岁吧?”
“钦差是谁?”
信国公摇头:“太子无论年岁,都是储君,储君亲至,足见重视。”
“你只管按我吩咐去办事,另外,太子抵达之前,消息不可泄露出去,派人去海上巡逻守着,太子不能出任何纰漏。”
东平郡王也意识到了严重性,“是!”
同时,也在想,太子才四岁,若是得了太子的喜爱,是不是,能减轻一点自己的过错?
因为南安郡王的私心和愚蠢,这次上千数的百姓在家平白无故的遭受到了外族的肆虐,这不仅是上千数的百姓,更是一户又一户的家庭。
所谓俘虏,不过是发现汉人军队来后,没有骨气再战,主动投降的罢了。
汉人向来是不斩来使,不虐待俘虏的,但是这次不一样,这些都是侵略者,都是异族野心的杀人犯。
这些罪人的命,哪里比得过我朝受委屈的百姓重要?
一架架囚车往菜市口拉去,每一架囚车中都绑了好几个囚犯,堆在了一起,根本没有挪动挣扎的空间。
听到说要处斩这些禽兽,百姓们都义愤填膺的围在了道路两旁。
“呸!丑杂毛!丧良心的禽兽!”
“杀千刀的!要不是他们,我儿子儿媳也不会丧命,如今家里只剩我们两个老的,这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该死!该死!他们就该死!”
“他们就该千刀万剐!”
“不止他们,那些个狗官也该死!该死!”
百姓们可不会浪费鸡蛋,浪费菜叶来扔他们,因为那都是珍贵的粮食,但是他们可以扔石头之类的!
这也是为何,拉囚车的士兵穿得格外严实,还得加钱的缘故,因为有可能被误伤。
但正如百姓骂的狗官一样,这么大的事情,那么多官员落网被捉拿,连地头蛇南安郡王都被捉拿,怎么会没有聪明人呢?
尤其是在自身利益受了如此之大的损害后,总会有人猜出来的,根本瞒不了。
这些罪犯,便是钦察来之前的一个缓冲,也是朝廷的一个态度。
“午时三刻已到!行刑!”
一个个人头滚滚落地,鲜血浸满了菜市口的地面,却没有一个百姓害怕,他们眼中都是还残留的怨恨,还没有发泄完的痛苦。
更有不少百姓见状直接跪在了地上,哭了出来,想要告诉自己的亲人,那些个孽畜,给你送来了,在地下,也不要放过他们。
也是在这个时候,信国公站了出来,告诉百姓,钦差大人已经在路上了,等钦差大人一样,定会给诸位一个交代,那些个恶人,一个也不会放过。
就像是大家的损失,朝廷会补偿,对于卖国求荣的狗官,朝廷也不会放过。
所谓补偿,是这些天加班几点,统计出来的数目,死了多少人,粮食,金银,损失了多少,有哪些家里的劳动力在这一次没了,都得一一统计。
而这些赔偿,是信国公让东平郡王垫付的,以朝廷的名义,无论之后朝廷补多少,安抚百姓的时候,可等不了,东平郡王,这笔钱,也该出!但不能用东平郡王的名义。
至于为何不用南安郡王的赃款?因为那是赃款,都是要充公的,在朝廷旨意没有下达前,他也不会轻易插手。
所谓的用东平郡王的财产填补,也能在后面说将功补过罢了,同样也是事急从权,百姓等不了,必须要有所安抚,落到实地的补偿。
终于,几天后,钦差的海船,到了。
太子的仪仗,也出现在了闽地。
太子抵达闽地,代皇帝出巡,处理闽地事宜的消息,瞬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扬了出去。
而听到消息的百姓,这才彻底相信,皇帝,真的没有放弃他们。
无数的百姓,行人,往港口处赶,想要面见太子,想要……有人给他们撑腰,他们,被狗官,被外族,给欺负了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是3k更新,明天正常6k
第133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太子从船上下来,上岸,护卫队提前开道,但即使是这样,太子一行,刚入城门,便发现,里面围满了闽地的民众。
他们眼含渴望,想要寻求一个结果。
太子是储君,是皇权的象征,是代皇权出行,但太子年幼,此次在闽地当地的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都需要接触和沟通,故而派了一个钦差。
此次的钦差,便是太子的外祖父锦宁侯了,由此可见,当今也存了给太子积蓄名望的心思,这才派了绝对会不让太子吃亏的锦宁侯出马。
锦宁侯已经将近六十,半百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格外的靠谱,尤其是站在太子的身后。
而他们的旁边,还有一人,正是林筠,不过此次闽地之事,并不需要林筠多加操心。
太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百姓有了委屈,来寻求庇护,皇帝,是百姓的君父,而他作为储君,同样有责任,给与百姓足够的底气与庇佑。
太子看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