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30-140(第2/16页)



    “你们的功绩,我会原原本本上报上去,有功必赏,朝廷不会亏待了有功之臣。”信国公看了一眼听进去了的二人,继续道,“这次牺牲的儿郎们,朝廷也会下发补贴,不会寒了爱国义士的心。”

    两人起身,“我等多谢国公为弟兄表功。”

    “坐吧,不用多礼,这都是朝廷应当的,陛下仁慈,心系百姓,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国家奉献的义士。”

    两人有所明悟,想着京城方向叩首谢恩。

    见他们举动,信国公眼中划过一缕满意,陛下不是想操练海军吗?不是缺人,却有经验的吗?这不就有了?

    经此一役,东平郡王的海军军权全部交还陛下,再把这二人收下,陛下必定会满意。

    “你二人可愿接受朝廷招安?”信国公直接问道。对于自己能把握的人,着实没有必要兜圈子。

    两人一愣。

    信国公直言:“你们放心,无论你们是否接受招安,该有的补偿和功劳都不会少,只是陛下一直有一颗开拓海外的心,我见你二人虽为海盗,却心中尚有大义,故而不忍错过,你们尽可回去仔细想想,我还会在这里待几天,处理完后续,才会赶回京城。”

    可谓是方方面面都给考虑到了,也给足了他们面子和思考时间。

    要吃官粮吗?

    若是以前,他们必定不吃,毕竟朝廷连倭寇都不管,也不开海,但是这些年,海也在开了,当今的开拓海外的心思,他们在海上的人最能感受到。

    这两年港口开放了不少不说,渔民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因为抗倭的力度也大了。

    若是真能如此,他们也不是不能吃官粮,毕竟有朝廷背书,什么都会方便一点,吴大志想到之前认识的刘二,如今已经有了官身,海上到处跑。

    吴大志心动了。

    信国公是个老江湖了,一眼就看出了吴大志有所心动,却还是道:“不急着慌乱中做决定,回去和兄弟们都商量了再给我答复就成。”

    这话说得,不可谓不漂亮,把那群弟兄都给人考虑到了。

    吴汪二人离开被征用的南安郡王府后,立马就快速往回赶,这件事,很重要!

    厅堂内,东平郡王小心翼翼道:“大伯,你们一脉不是遵从苟道吗,如今怎么管这么多,不怕陛下觉得你们有了野心吗?”

    信国公觉得,还是自家儿子聪明,但看着被自己凑了一顿后就乖多了的东平郡王,给三十多岁的“小孩儿”解释道:“要么苟得老老实实,要么出山办得妥妥贴贴,这才是勋贵二弟生存之道,看在还有血缘关系的份上,我还是那句话,有舍才有得,贪多嚼不烂。”

    看着昏暗的夜色,信国公续了杯凉茶,今晚是别想睡了,还有的审。

    第132章 小太子初次出差

    闽地遇袭。不,准确的说,是南安郡王引狼入室,招来外邦豺狼残杀掳掠百姓,抢夺粮食金银的行为,其影响太过于恶劣,甚至说,太过于不可置信。

    所以哪怕是收到孔柔的传信,为防万一,派了信国公,拍了海军,派了紫麟卫前来,其实当今,或者说几位尚书心里,都还是觉得太过荒谬,南安郡王怎么敢的?内里再如何争权夺利,岂能引来外界的豺狼虎豹?

    直到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送到了御前。

    事件,远比猜测中更为恶劣。

    南安郡王,当诛九族。这是当今看到内容的第一反应。

    但是随即,当今明白,这不是现在最主要的,现在最主要的,对于闽地百姓的安抚。

    南安郡王再是异姓王,也是郡王,也是代表的朝廷的脸面,而如今,郡王,已经不满足剥削百姓,还引来了外族,往严肃了说,这与卖国何异?

    “父皇,儿臣可以去闽地。”太子还小,但是林筠念多了从小就要培养,从小开始卷太子,当今并不避讳在太子面前说朝政,甚至太子在的时候会慢一点速度给太子讲解。

    四岁的太子已经识得不少文字了,当今生气,只要不是对他生气,太子就不会心虚害怕,故而太子一点也不避讳的抽出了八百里加急的文书,自己看了起来。

    看完后,太子小小的脸上,是大大的厌恶,异姓王,真就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重要的朝臣还没有赶来,还在通知的途中,听到太子的话,当今当即就反对了,“乱说,你才几岁?我哪儿能放心你出去,太子出行,再是从简,都十分繁琐,如今耽搁得越久,百姓就的心就会离得越远。”

    当今越说越后悔,“都怪朕,朕当时就该派你十一叔一起过去的!”

    这种情况,必须得有皇亲出面,才更能表示皇帝的重视,对百姓的重视,对此事事件的零容忍态度,以及给百姓的一个交代。

    太子双手抓住当今的拳头,给当今掰开,还说道:“不怪父皇,孔司语信中之事猜测,父皇能为了一个可能,派出军队,仅这一点,就已经面临许多阻力了,不是谁都能有父皇的决断的。”

    “父皇,儿臣是太子,让儿臣去吧。”

    太子水汪汪的眼睛真挚的看着当今,“要安的,不止有百姓的心,还有对当地官员,士族的处理,安抚的安抚,砍头的砍头,十一皇叔再是亲王,有些事情也会有所顾忌,但是儿臣不会。”

    “济哥儿,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太子毫无退意,“父皇,还有比儿臣更好的人选吗?”

    没有。当今在心里回到道。排开一切因素,太子亲至,储君亲临,比任何一个钦差都管用。

    但是……但是太子只有四岁!太子再聪慧,也不可能完全处理好其中的弯绕和利益纠葛,更何况,走海路到闽地,万一太子晕船怎么办?遇到风浪怎么办?!

    “父皇,事急从权,以后太子出行,儿臣还有出去的机会吗?”

    太子改变策略,可怜兮兮道:“儿臣知道此行不是玩闹,但儿臣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父皇,儿臣也想为您分忧。”

    朝臣一个个的赶来后,见到的就是沉默的父子二人。

    当今让万太监将八百里加急文书的内容都念了出来。

    上面的每一句话,都滴着百姓的鲜血,南安郡王,罪同叛国。

    “陛下,南安郡王罪不容诛!天理不容!”

    “陛下,亚陈狼子野心,来犯我朝,臣请出兵!”

    “陛下,亚陈离我朝距离尚远,又悬于海面,我朝海军优势并不突出,不可贸然开战。”

    “屁话!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头上了,还不开战,给他脸了?”

    “陛下,臣以为,可先递交国书谴责,看亚陈的态度。”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闽地的百姓与民生。”

    大臣们各抒己见,明明大臣们没来之事,当今和太子虽有所争论,但对于目前最主要的矛盾为何,可是没有争议的。

    可见,皇帝与朝臣,眼中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

    “太子欲亲自前往闽地坐镇。”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