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40-60(第11/22页)
,而且可以抛头露面做营生。
第51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51)
朱元璋微微一愣, 招来户部的人问:“眼下,百姓中裹脚情况如何?”
裹脚非起源于明?,有一说法是起源于南北朝, 另一说法是起源于南塘李后主, 皆是因为后宫女子?为争宠, 而想出来的花样。她们若是自己疼也就罢了, 没想到这种事流毒于民间,祸害了不少女子。
朱元璋颁布的《衮冕制度》中,有规定“命妇复杂繁盛冠饰和缠足”,是对达官贵人家中女眷的规定, 但他没想到, 这一要求竟然会?影响到民间。
户部尚书王直忙上前道:“回陛下,朝廷与皇家如何做, 百姓便会?学,这是为何朝廷与皇家为天下表率。”
王直说得?很委婉, 但朱元璋也知道,缠足一事, 已然在?民间开始流行了。
朱元璋听完王直的话,又陷入了沉思, 王直只好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
嬴政摇头:“能作乱之人, 非在?男女之差。束缚住了女子?, 便使得?她们无法尽力劳作,也是有损国力的。”
在?嬴政眼中,百姓便是他的打工人,打工人哪里有性别之分, 能干活才最重要!
说起不好的女性,刘彻第一反应便是想到吕后, 那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可是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自己的皇后和后妃们,想到了其他宫人。女性中有如此野心?和手段之人,并?不多,她们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和男子?一样,才能能力突出的,仅仅那么一小?撮而已。
李世民对此也十分不赞同:“大可不必如此苛责女子?,男女皆为皇帝子?民,女子?还是生育之人,何苦来?哉?大明?皇帝选妃也问题极大,若因害怕后宫干政便选小?门小?户之女,便要将皇子?皇女与生母分开,可婴幼儿?童谁不恋母呢?”
赵匡胤扯了扯嘴角,想要笑笑,结果表情比哭还难看,没想到他大宋被夸,是因民风,是对女子?的开放态度。可是对女子?不是本该如此吗?
玄烨听罢顿了顿,想起到了大清时?依旧流行于汉人中的裹小?脚,便不由得?摇头。
玄烨知道,汉人被满人蒙古人压在?头上?,此等心?高气傲民族,如何能忍气吞声?可他们无力反抗清廷的压制,便回到家中磋磨女人,在?外面得?不到的尊严,便回家中找……大清朝廷虽不鼓励如此对待女子?,可汉女如此凄惨,亦有清廷的“功劳”。
可是,连汉人都如此残忍对待自己人,他一个满人又何须多操心??玄烨略有些残忍地?想到。
至于天幕说废除殉葬也是一项功绩,是玄烨没想到的。他们满人的殉葬习俗,倒不是学的中原汉人,而是自己的习惯罢了。
天幕似是深吸了一口气后,稳住了情绪,才继续道【朱元璋另一个非常令人诟病的事,就是开创了华夏版“种姓制度”。大家都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如雷贯耳,知道他们的底层和穷人有多可怜,也知道他们的人才流失十分眼中,许多印度底层拼命往上?爬,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挣脱身上?的身份桎梏,不再世世代代只能因为种姓而受累,因而美利坚的许多公司都用印度人做CEO,许多印度程序员都留在?美利坚,如今英国首相都是印度裔。】
【朱元璋的种姓制度,其实是一种十分严格的户籍制度。制度直接定死了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比如你爷爷是农户,那你爸你到你的儿?子?孙子?都是农户,祖祖辈辈只能靠种田吃饭;若你家是军户,那就世世代代男丁都要入伍当兵;如果你家是杀猪的,那你后世子?孙都只能杀猪……以此类推。朱元璋创立这个制度的原因很好理解,就是为了便于管理。这样一来?,好像每家每户都有了稳定的铁饭碗似的,可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里,农户家因天灾而颗粒无收,却不能进行别的营生怎么办?直接等着?饿死吗?军户在?不打仗的时?候还好,一打仗可能就是满门男丁全灭,在?那个对女性束缚越来?越严格的时?代,留下一家女性被人欺负吗?】
【此举看上?去是省事,实际上?是极大的伤害了社会?的活力,就像是一棵树一棵水稻,剪掉了它的大部分根基,虽不会?立马死掉,却会?慢慢失去它的生机,最后枯死。人就像落花一样,有的飘入堂前,有的飘入粪坑,这是无法选择的,可是有些人才,他就是出身寒微,就是不幸投生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家中。朱元璋自己出身低微,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么?他大约还是为了朱家的江山稳固吧!可惜了,老天给了大明?一个极大的教?训:送来?了朱祁镇这样一个十毒俱全的人。】
朱元璋不由得?浑身一震:他朝皇帝有昏庸无道的,有无德无才的,但是像朱祁镇这般,不仅人又蠢又坏,还能靠着?儿?戏一般的复辟重新登基的,却没有。难道,这就是老天给朱家的报应吗?
朱元璋越细思越觉得?恐怖,被俘皇帝大宋就有两个,他们的经历和下场,昭示着?异族人对中原皇族有多狠毒,可是朱祁镇不仅逛了一圈安生回来?了,还能再次登位!好似是老天爷第一次想弄死大明?,结果于谦力挽狂澜,救下了大明?,可老天不甘心?,又让朱祁镇重新坐上?了皇位一般,颇有一股不将大明?弄垮不罢休的架势。越想越觉得?,朱祁镇这种脓包玄孙能坐稳皇位,就是老天对大明?的惩罚。
一致都致力于与门阀士族斗争的李世民表示无语:“人之才能虽非天生,却也有不少人天生有才,比旁人聪明?。皇家若是不想自己手中权力被豪强世家分掉,就需要借助民间的力量。”
嬴政也忍不住惋惜道:“大明?若是不想要那些人才,便给朕罢!朕需要得?很!”
这两期天幕,启发了嬴政许多,他逐渐有了破当下六国虽灭,贵族却不臣服的现状的思路,他也要取民间之力!
刘彻呵呵笑了:“东城的王家儿?郎生得?孔武有力,脑子?愚钝,却被家中压着?读书;西?城的蔡家生了个病怏怏的孩子?,却得?入伍当兵……有意思!”
赵匡胤皱着?眉,却在?思索朱元璋如此做的动?因:“怕是想事无巨细地?安排好了,后世子?孙就在?他安排好的框架里做事吧?可惜了了,考验朝廷与皇家的,从来?都是老天,如此将饭喂到子?孙后代口中,是无用的。”
玄烨皱着?眉苦着?脸:大清为压制住汉民,学了大明?不少招数,可如今,天幕对此万分不赞同?
朱元璋的“户籍制度”确实是省事,脑子?稍微不行的都看不出问题有多大,看得?出问题有多大的,都深深的叹气。
【除了尽力限制普通百姓,朱元璋对社会?的中坚力量——读书人也是一边拉拢一边打压,一边给予考上?了不同功名的读书人不同的特权,一边又将科考的内容更加固化?,在?洪武三年大明?第一次举行科考时?,就规定了考试内容的范围,如《易》用程朱氏注版,《书》为蔡氏流传的版本等等,也就是后来?说的四?书五经。不过刚开始对举子?们写文章没有很多格式要求,一直到成化?年间,也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皇帝的时?候,开始由“经义”变为考八股文,对格式、字数、思想观点的表达等,都有了严格要求。】
【明?朝的科举风格,和朱元璋的做事风格很像,那就是一言堂,只以程朱的观点为正确,对其他各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