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心蜜意(美食): 3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35-40(第10/14页)

 从前买熝鸭,都是到她铺子里新斩,眼下索唤单子多,赵香萍每日忙得找不着北,就雇了两位小工。

    这两位小工是她去牙人处雇的,名叫春桃与小满,年纪虽只有二十出头,但干起活来麻利极了,她很是满意。只不过外头的少年人喜欢她的炸鸡,孟哥儿自然也喜欢。她并不给他多吃,否则到了冬日,就胖成院里的水缸了。

    一只乌篷船泊在铺子石阶下。船头坐着个短衫小贩,手里正麻利地剥着鸡头米。鸡头米壳的果实似皱皮大橘子般,顶端尖尖的,像只缩颈的鸡头。

    可经过小贩用木棍一压,再用巧手将鸡头米剥出。里头雪白的颗粒圆滚滚的,一颗一颗落在篮里。

    “鸡头米哟,新剥的鸡头米!”

    小贩扬着嗓子喊,“白生生又新鲜的鸡头米,炖糖水、烧羹汤都鲜!”

    卫锦云正嘶哈地咬着一只生煎汤包,方才没有留神,里头流出的汤汁将她烫得好歹。

    见小贩篮里的米饱满,她端着盘子道,“多少一斤?”

    “十二文!”

    小贩拍着篮子,“刚从湖里捞的鲜货,剥得手都红了!”

    卫锦云咽下生煎包,“称个两斤。”

    小贩心里乐呵,正用麻绳捆着油纸包,隔壁徐氏也瞅了瞅竹篮里的鸡头米,斜睨着小贩,“你这鸡头米看着还行,给我也来两斤。”

    说着往秤旁凑了凑,“不过你这价,得给我算便宜些。”

    小贩笑了,“大婶,都是这个价。”

    徐氏往自家铺子方向扬了扬下巴,声音亮起来,“你可知我是谁家?你这鸡头米卖给秀才,沾了文气,往后生意保准越来越旺!给我算十文,不算亏吧?”

    小贩愣了愣,见她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又看了看旁边已经付了钱的卫锦云一句话也没说,他无奈道,“得,看在您家秀才老爷的面子上,我也给您称两斤。”

    称好鸡头米,徐氏接过油纸包,掂量着往回走,嘴里念叨,“明天仁白院试,炖碗鸡头米糖水,给他多补补。”

    小贩收了钱,继续剥鸡头米,低头嘟囔了句,“这还没考呢,就先叫上秀才了嗐,亏死我了。”

    天气一凉,卫锦云的绿豆茶水也停了,只专注于做她的糕点。云来香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在此期间,她还接过两个茶会单。虽不是吕宅那样的大户,但也是姐妹之间的茶会,需口味清爽,样式让她们满意。她自备原料,收了两贯一单。

    “明日就要闭工了,唉我还想再干一月。”

    小张吃了一口茶

    ,将盘里的蚕蛹捞进嘴里大口咀嚼。

    王秋兰剥出来的蚕蛹没有浪费,一通烹炸后全给了小张和二牛。蚕蛹有人瞧了直摆手,有人就好这口。一盘蚕蛹下去,二人做工也精神。

    “瞧你这没出息的样。”

    二牛拣了七八颗,一股脑儿全扔进嘴里,“你根本没有机会。”

    “嗐,我晓得的,我主要是舍不得王婶做的丝瓜炒毛豆。”

    小张苦笑中带点敬佩,敬佩中又带点愤恨,“这水寇啥时候剿完,我都想跟着陆大人一块上了。”

    最近陆大人又恢复了精神劲,想来水寇那儿也差不多了,听说还有些残党要收拾。其实他们也不想观察陆大人的精神状态如何,按理说他们是日常不会这样频繁地碰见他。

    可自从在卫小娘子这儿干活后,陆大人隔上三四日,就会路过天庆观前。他也不停留,也不进铺子,就是纯路过。

    有时候碰到卫小娘子恰好摆摊回来,陆大人便会说一句,“真巧。”

    巧什么巧,陆府往阊门来回,好像不经过这条道。

    卫小娘子摆摊回铺子没有固定的时辰,全凭她的点心卖的快慢与两位妹妹准备的药膳是堂食还是带回铺子,又或是会不会在山塘停留买些家什、饲料。

    可陆大人还是隔着日子路过,他碰不见她几次,全叫小张和二牛碰见了。他们凭借观察陆大人的日常精神气,还评估运河长江的水寇还剩多少。

    虽是小老百姓,但心中还是要想着大事的嘛。

    “小张哥和二牛哥果真是老师傅。”

    卫锦云打断他们趁着午时的闲聊,“在我家铺子里的雕花手艺丝毫不输香山大家,这一个月来都是顶着暑日做活,辛苦了。”

    她伸手塞了两个红布包。

    “哎,客气啥,我们应做的。”

    小张用手揉了揉手中的红布包,约有百余文,吃蚕蛹都不好意思起来,“这有些太多了啊卫小娘子”

    像他们这样的泥瓦匠,闭工后主家会给些赏钱,一般都是五六十文。卫小娘子这铺子包的饭味道很好,茶水管够,眼下这赏钱,也忒够了。

    “我们也比不上香山大家,全凭卫小娘子的图纸,还嫌自己做的不太够,几朵花雕的有些歪了。”

    二牛挠挠头,“收这么多,周掌柜得骂我们。”

    “是请两位师傅吃茶吃酒的。”

    卫锦云笑了笑,“我与祖母妹妹初来乍到时,两位师傅帮我将地界给砌了回来,又顶着暑热给我家修缮,没事,拿着吧。”

    “甭吃了干活吧。”

    小张将红布包塞进怀里,望着卫锦云回厨房的背影,“二牛啊,我真感动但你这个耿直性子,别告诉我叔啊。”

    二牛站起身检查铺子里的修缮还有没有疏漏,又转过身道,“那周掌柜问起来怎么办。”

    “你不说,他就不会问!”

    卫锦云很满意她眼下铺子里的装潢,这两师傅大热天汗都流眼里了还眯着眼给她铺石子,却丝毫没修差。眼下铺子里堆满了装修边角料,只需再清扫一番,就成了。

    明日是院试,卫锦云新秤了鸡头米,打算给她的老食客们做个新点心。

    广寒高甲,蟾宫折桂。

    卫锦云取了鸡头米倒进石臼,用力捣着,不多时就成了带着细粒的米泥。

    她熬了甘草水,桂花去青蒂捣碎,和糯米、粘米粉混合,揉成絮团般用竹网过一遍筛。糕粉在铺好笼布的蒸屉里铺平,填上鸡头米碎泥,再铺一层糕粉。

    灶下的炭火不疾不徐,水汽顺着笼盖的缝隙漫出来,带着桂花与米香,在厨房里缠缠绕绕。

    大暑已过,卫锦云在厨房里呆着不再那样闷热。院里的活计已经全都做完,将厨房大门敞好,又支开窗户,偶还有秋风吹过。

    剩余的鸡头米,卫锦云煮了片刻,混在炖好的赤豆橙皮甜羹里,作赤豆鸡头米甜羹。

    竹篮里放着王秋兰一早买来的茭白。初秋的茭白比夏茭白还要水嫩,青色的外衣剥开来,茎秆白得像玉。她们家已经连吃三日炒茭白了,为了补让妹妹对于丝瓜的恼意转到茭白上,卫锦云今日给妹妹们换换新口味。

    她用刀在每只茭白侧面划开几道缝。这刀得拿得稳,既要划透茎秆,又不能切断底部,让茭白的敞口像只小玉盒才好。

    剁好的五花肉馅肥瘦肥瘦,混上葱姜沫、黄酒与盐调得适口,用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