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18、恢复殉葬,秋后蚂蚱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18、恢复殉葬,秋后蚂蚱(第1/2页)

    “和大多数汉人一样,朱元璋怀抱着屈辱和仇恨长大,抗元的志向也在长辈的熏陶下日益滋长。”明月心绪复杂地抿了抿唇,她突然想到,曾经在上学时背过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一首元曲,用在此处恰如其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实我国古代的底层百姓,一直是非常辛苦的。吃不饱饭的人比比皆是,就算是太平盛世,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明月一时有些庆幸,毫无疑问,她这一代人吃到的最大的时代红利,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哪怕躺平摆烂,也很难饿死,“而民族矛盾显然加剧了统治阶级对底层的剥削,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起来,农民起义频发,加上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崩塌,元朝已经摇摇欲坠了。”

    “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过程,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不管他喊出这样的口号是真心实意,还是强调自己抗元的正义性,总而言之,他成功了。”明月转回正题,“曾经饱受元朝折磨的老农民朱重八,当然不愿重走宋朝的老路而盘踞在北方的蒙古残余势力也让他心生警惕,深感威胁。”

    “明初的首都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是朱元璋称吴王时的都城。虽然地处东南,经济发达,但显然定都于此,不利于北方边境的统治。”明月想到最近爆火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忍不住笑了一下,“当然了,朱元璋心心念念迁都的原因不止这一条,比如南京城的宫殿地基有些不稳啦,比如他有些迷信觉得此前在南京建都的朝代都比较短命了......”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估计明月自己都没注意到,她在说到“迁都”一词时,语气加重了一瞬。

    但他注意到了。

    迁都?

    标儿的早逝,和迁都有关系?

    一瞬间,各种阴谋论浮上心头。

    迁都当然会引发相当大的政治动荡,首当其冲的,是在南京城耕耘多年的利益集团。

    当然,如果是迁都到老家凤阳,那这些跟着老朱一起从凤阳打出来的开国功臣们,也都会间接地受到影响。

    作为帝王,他不可能放任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影响到中央集权,必定会在迁都之前,清理掉这些拦路虎。

    思绪纷飞,朱元璋在这一刻思索了无数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定定地凝视着天幕,仿若露出了獠牙的野兽:

    来吧,让我看看,究竟是谁,害死了自己的继承人。

    “迁都,就是朱标早亡的关键原因了。”明月有些唏嘘,“史料记载,朱标是在替父巡视关洛一带,考察迁都的过程中患上了风寒,久病不愈,数月后身亡。”

    朱元璋的眼睛兀然睁大。

    “大家可能不理解,风寒不就是感冒吗?怎么一个小感冒几个月都没治好?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明月自问自答道,“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我们现在出门走两三步就有一个小诊所,感冒发烧这种小病,去开点药很快就好了,实在不行,就去挂水输液,总不至于拖到因风寒去世的地步。但明代的医疗水平可没有这么高超,得风寒是真的会死人的。”

    “现代医学推测,朱标可能是不慎感染了肺结核,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明月摊了摊手,“我个人倾向于这件事是没有什么阴谋的,首先肯定不可能是朱元璋干的,如果他真的看不惯朱标,就不至于在后来像中了邪一样,非要让资质一般的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

    “允炆?”朱标惊呼出声,一时间心乱如麻,他虽然对温柔小意的吕次妃非常满意,天幕出现之前有意立她为继妃,但从未想过让她越过已故的太子妃常氏,更别说是让允炆越过雄英了。

    除非......

    察觉到朱元璋不悦的目光,朱标连忙低下头,“儿臣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颌首,眉头依旧紧皱。

    朱标能想到的,他当然也能想到。

    除非......雄英那孩子也不在了,才让他不得不选择标儿的次子——朱允炆继位。

    朱元璋试图回想起这个孙子长什么样子,发现自己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完全没有印象了,毕竟比不得雄英,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能见上一面,估摸着也有两三岁了吧。

    朱棣在一旁,默默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听起来,大哥的死,似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而且,若是未来的他抢了雄英的位置,在爹心里可能会判一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可听着天幕的意思,未来的他是和朱允炆相争......

    哼,他们俩一起坐在爹心里的天平上,一个不熟悉的孙子和自己这个还算受宠的儿子,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朱棣也有心思琢磨起别的东西了,思考着思考着,他的心跳,猛然间漏掉了一拍:

    大哥刚刚请罪时,用的自称不是“儿子”,而是“儿臣”。

    称呼也不是平日里常用的“爹”,甚至不是“父皇”,而是君臣意味很重的敬称——“陛下”。

    朱棣恍惚间明白了什么东西,兀然想起了一件不相干的事情。

    五年前,孙贵妃去世,爹......不,陛下强迫大哥为庶母服齐衰杖期。

    大哥不从,陛下震怒之下,竟用剑去刺他!

    事情最后以大哥的退让结束,陛下和他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争执。

    是因为父子之间再也没有出现过分歧吗?

    朱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看来从那件事起,大哥就已经明白,他们是父子,更是君臣。

    父子之情当然是真的,哪怕只有七分真,加上所谓的政治考量后,也变成了十分。

    自己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算晚。

    “既然排除了朱元璋,那么问题来了,谁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啊?”前面这句明月的语气里还带点调侃,接下来这句,她的语气就有些沉肃了,“朱标死后,朱元璋变成了最凶残的患者家属,杀掉了所有为朱标诊治的太医,却没有处置更多的人,可见朱标的病确非人为。”

    “上位者的医闹丝毫不讲道理,对于爱好殉葬的朱元璋而言,太医的命与朱标的命毫无可比性,他甚至还会觉得,这是他们的荣幸。”明月的脸上露出了极其明显的厌恶之色,“屠龙者终成恶龙,想必这时的朱元璋,早已经忘记他还是朱重八的日子,这样草菅人命的行为,和他年少时痛恨的元朝、推翻的外族又有什么区别?”

    噼里啪啦的物品摔落声响彻在奉天殿内,殿内站着的人都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朱棣微微抬头,瞧见了朱元璋那张愤怒的脸。

    他比听到朱祁镇的事迹时还要愤怒,双目赤红,额头爆着青筋,喷出的口水似乎掉落在了大哥的头顶:“大胆!”

    阶下是朝臣们此起彼伏的“陛下息怒”,从朱元璋那张黝黑涨红的脸可以看出,这样呆板无意义的回应丝毫没有劝慰的作用。

    今日当值的四位太医鱼贯而入,沉默地跪在殿中,轮流上前对至高无上的帝王望闻问切。

    朱元璋的嘴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