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10-120(第8/14页)
安也并不想知道这些情报,但过殿而不入,显然更让人怀疑。
圣人对亦安明显是信任的,见亦安进来,又过了一会儿才对亦安道,“写张条子送到理藩院,别让定王、景王知道。”亦安心内一凛,这是打算对二王保密?还是觉得二王会将消息泄露出去?
条子上的内容大概讲起来就是,圣人要扶持与柔然对立的几个部落。
这也很好理解,在征服大半草原之后,圣人为了彻底消化这些领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讨伐其余草原部族。
在保证现有领土的前提下,继续征讨是个不太明智的选择。这些部族四散逃开,想要逐一消灭,是个不现实的问题。
所以圣人明面儿上选择了和平,暗地里则扶持数个草原部族,让关外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一个半死不活的草原,才是最好的草原。
亦安不禁为圣人的心机拍案叫绝。
而仅仅让草原诸部内斗还不算,圣人隔日又召见了兵部尚书,询问军备情况,还下谕旨,给边关将士加了饷银,革新了装备。
这个是明旨,扎罗哈王子若是有心打探,必然是会知道的。
这一明一暗两套操作,也不知道扎罗哈王子会不会为自己的积极送礼行为而感到后悔?圣人一没有斥责柔然,二没有切断和柔然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对王子夫妇表现出来的恭顺,赐予了丰厚的赏赐。
“这些都是京城时兴的样式,陛下特命下官赐予您和王子。”亦安带着绸缎布匹和几套宝石头面,来到鸿胪寺,扎哈罗王子下榻之所,再次见到王子之妻。
这一回,这位未来的柔然可敦险些维持不住面上的温和表情,有些急切地向亦安道,“尊贵的天使,请问大皇帝陛下是否对我们有什么不满?我听闻大皇帝陛下正在向边关增兵。”
话传着传着就变了模样,圣人真要对草原用兵的话,那王子之妻的变色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也有可能是装出来的惶急,亦安曾经陪着这位去京郊的牧场游猎。最起码这位精妙的箭术,并不像她面上展露出来的那样脆弱。
亦安笑着安抚道,“请您放心,陛下对草原并无恶意。”天知道亦安这样说的时候都快绷不住笑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同化治理,被圣人纳进版图的草原已归于平静。除非草原诸部联合起来,或者出现一个极为强大的首领,否则不要再想从□□手里夺回这片草原。
在整理边关送来的奏章时,亦安也曾疑惑。明明是同一片土地,为什么关内既能种粮食,又能放牧,老天爷似乎对关内格外青睐。而关外时不时就又刮风又下雪,时不时还出现草场荒芜的情况。
柔然之所以能成为草原诸部之中最强大的那一个,就是因为柔然占据大部分关外最肥沃的草场,在和□□贸易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
而现在圣人决定扶持其它草原部族,也是延续之前的政策。柔然因此强大,也会因此衰落。
圣人的寿宴一结束,外藩使臣没有留京的借口,于年前纷纷离京。
柔然王子表现得最为不舍,都说明年大皇帝八旬寿典,他们一定会带着孩子再次前来。
对于柔然王子夫妇的表演,亦安不置一词。扎哈罗王子对平王的押宝行为,无疑让圣人对柔然警惕起来。或许扎哈罗王子之前是觉得圣人已经老了,不会在意下面的这些小动作。
而圣人的反应则说明了,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招,还是趁早洗洗睡吧。
于是扎哈罗表现出了比先前更为恭顺的态度,并再次为三王送去价值相同的礼品,这是为他之前作出的试探行为所弥补。圣人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仿佛不在意这些一样。
年关将近,京城里也愈发热闹起来。处处都充满着过年的气息,来来往往的行人都面带喜色。
圣人在年前颁旨,免去了明年,也就是崇元四十四年,这一整年的各处赋税,与民同庆。
圣人的寿辰,原本是和小民无关的。这道旨意一下,京中百姓无不赞颂圣人英明。
内阁里和同僚议事的白阁老突然想起来,昔年宣宗皇帝在世时,也是经常向圣人进言,多次免税的。只是不像今年这样,各种赋税悉数全免。
但愿小民能过个好年……
而今年似乎又有些不同,内阁已经得到旨意,圣人对东宫人选已有定论,不日便要册立东宫,让内阁候旨行。
十二月二十九,文武百官齐集太极宫,终于等来了来了册立东宫的圣旨。
圣旨照例是亦安宣读的,在文武百官面前,亦安拿出两年前就写好的圣旨,朗声宣读起来。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必有寄托承业之人。朕之不幸,元子元孙早夭。为天下计,以绵国体宗庙社稷。承祧延庆,庄肃德昭。”
“国之根本,唯长唯贤,今三子修庆,懋和持重,人品无亏,历练有成,兹立尔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定四海之人心。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平王在一众皇子中排行第三。
念完圣旨,亦安走下御阶,将圣旨递给还在愣神的平王,轻声道,“太子殿下?”明旨已颁,即使典礼未曾举行,平王已经是东宫太子,自此名位再不相同。
将圣旨交给平王,亦安再次回到御前。
而这个时候平王才反应过来,高举圣旨对圣人谢恩。
谢恩的话术亦安听了无数回,心里掀不起一丝波澜。亦安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自己当年写下的圣旨,终究还是重写了一回。
圣旨还是当初的那份圣旨,只是亦安又照着抄了一回。当初那份圣旨留在宫中作为存档,亦安交给平王那份,就是她新拟的这份。
立太子并不是这样,宣读一下圣旨就能了解的事。之后还有相应的册立典礼,其繁琐不下于册立皇后。
因为将到新年的缘故,所以圣人下旨,过完年之后再举行太子的册立典礼,日期就定在二月中。关于东宫的典礼器物,这些一早儿就准备好了,所以并不算十分紧迫。
亦安读完圣旨,恭王很快就回过神来,向着新太子贺喜。而景王则是愣了好一会儿,才愣愣地向平王行礼。
太子自家也不计较,父皇没有明示之前,谁也不知道太子之位会花落谁家。
舞阳长公主和临清公主则是接受良好,在平王接过圣旨,成为新太子后,便顺势向新太子表示祝贺。
一众宗室、勋戚、百官也向太子表示祝贺。
东宫尘埃落定,如无意外,平王就是崇元一朝最后一位太子。
而亦安在此之后,还去了一趟平王府,宣读了册立平王妃为太子妃的圣旨。
平王妃不比平王,这些日子王妃一直在病中,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完册立典礼。
典礼要在宫中举行,各种繁琐礼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或许是丈夫成为太子的好消息刺激到了平王妃,王妃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一丝血色。
不久将成为太子妃的平王妃对儿媳道,“替我招待天使。”
“太子妃不必如此,下官还要回宫向陛下交旨。”亦安觉得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