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00-110(第4/14页)

年纪还未加冠的清正男子,面上就先浮现一抹羞涩来。

    如今婚事已定,虽没有常宁郡主挑拣的余地,但未来夫君的条件着实不错,常宁郡主也没什么好说的。

    一旁的昌平郡主年岁尚小,只知道姐姐要嫁人了,面上不由浮现出不舍之色。而昌平郡主的亲娘心里却有些着急,姐姐嫁给首辅长孙,妹妹出嫁的人家怎么说也不能太差吧?临清公主和常宁郡主开了这个例,让后面女儿还未出嫁的宗室不由得升起一丝遐想。

    亦安宣读完旨意,对恭王又祝贺了一番。

    “圣人让钦天监监正卜算出了吉日,本年六月初二正是吉期。”恭王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连声道好。

    虽说日子赶了些,可郡主府早已修缮完毕,秦家不说家大业大,给长孙置办个宅子,总有余裕吧?

    秦首辅的宅子是圣人赐的,等秦首辅百年之后,这所宅子皇家会不会收回去,还是两说。

    恭王妃也想说会不会赶了些,可又一想未来女婿是秦润言,便忍着没有开口提这茬,而是上前一步握住亦安的手,甚是亲热地笑道,“常宁的婚事,可要多劳尚书费心了。”恭王妃说这话是有缘故的,景王世子和端王幼子成婚时,她是观过礼的。景王世子妃和清河郡王妃的嫁妆过门时,她看得一清二楚,那根本不可能是宗人府官员给置办的!

    宗人府的官员一向抠搜,宗室成婚要是不给宗人府官员好处的话,那婚礼规制可是只符合宗室品级,至于旁的,那可是一点好处都沾不上。

    恭王妃落后一听才明白,原来这两位的嫁妆是亦安给置办的,怪道又精致又体面。恭王嫁女,虽说是自家出嫁妆,可作为圣人的长孙女,常宁也是能得到宫里一份心意的。

    至于这份心意的水平如何,就要看置办的人是谁了。

    所以恭王妃才会这样热情,实指望亦安待女儿精心些。虽说王府不差这些,但谁不想喜上加喜呢?恭王妃心想,似荣康郡主那样的外姓人都能在宫里出嫁,圣人又给她置办了宅子,日后的夫君还破格成了驸马都尉。这一桩桩比不过也就算了,毕竟人家亲爹为国捐躯了,好歹没把荣康郡主写进皇家玉碟里,不然圣人长孙女的名号可就要换人了。

    这也是恭王妃往日里没有发作的原因,圣人再怎么想着补偿魏家,也没有夺了自己女儿该有的名号。既在这些上争不过,那索性就给女儿多争取一些实惠。说不得日后女儿过门,还得贴补贴补夫家。

    这婚礼还没办,恭王妃就已经想得这样长远,连这一层都想到了。等秦首辅去后,秦家能不能维持住,且还是两说呢。

    不过再怎么说,秦润言这个女婿人选,还是十分让恭王妃满意的。

    亦安已经知道圣人让她给常宁郡主置办一份陪嫁,当即笑着应声道,“若有用得上的地方,下官自然尽力。”恭王妃的笑容就到达了眼底。

    亦安向恭王告辞后,转头登了秦首辅的门。传旨自然不可能只给恭王一家传。

    天使上门,一般都是有旨意要传。

    内监来给秦首辅递消息时,秦首辅正在书房看公文,虽是休沐,但事儿就摆在那里,不是放着就有人会去办的。

    听家人说有旨意,秦首辅也连忙吩咐摆香案,再将家人召集起来,在前堂等候旨意降临。秦太夫人照例是免跪的,只是老人家看着有些不大精神,可能是因为暑热?可眼下这时节并不算热,应该是年纪上来的缘故。

    亦安登门,照例和首辅寒暄两句,随后宣读旨意。

    秦润言自然也在接旨之列,本科探花跪在父亲秦少卿身旁,似乎对自己未去翰林院观政不甚在意,神色也很平和。

    亦安读到赐婚时,这位青年才俊才面色倏而一变,旋即低下头去。这下便不必再去翰林院观政,以后都不必去了。

    本朝对外戚向来严防死守,宗室女子的夫君不许纳妾,也不许参政,只授予虚衔,说明白点让儿就是荣养起来,不必再参与政事了。

    这对一名看起来尚有前途的进士来说,似乎是绝对的打击。秦润言的名次虽然够不上一甲,但也是前几十名的进士,未来尤未可知。圣人这一回赐婚,算是把秦润言的仕途堵死了。

    谁也不敢肯定,如若秦润言不迎娶常宁郡主,他的仕途一定会像他祖父那样顺遂。在外人看来,秦家出了一位郡主仪宾,并不算吃亏。

    尤其是秦润言这个探花还是圣人强行点的,本就德不配位。

    赐婚的消息传出去后,文武百官对秦家的观感反而好了起来,因为郡主仪宾是不能参政的。出了赐婚的事,群臣很快反应过来,圣人莫不是为了赐婚,这才提了秦润言做探花吧?毕竟是亲长孙女,婚事体面些,也是对长孙女的看重。

    只是苦了秦首辅,刚从与次辅结党的漩涡里解脱出来,这下立时又陷进夺嫡的风波里去。

    眼下正是议立东宫储君的时候,圣人却给恭王和秦家赐婚,莫不是恭王尚有机会?

    虽然恭王无子,但谁又能保证恭王以后没有儿子?恭王妃虽然机会不大,但景王妃这个月刚生下一子,月子还没坐完。恭王妃只比景王妃大两岁,说不得还能怀上一胎。

    圣人不肯明说太子人选,群臣只能靠猜。

    偏是这个关节赐下婚事,又是和首辅家联姻,难怪群臣会多想。这不是明摆着给恭王添助力嘛?

    便是秦首辅无意支持恭王,可他的长孙迎娶常宁郡主,这是铁打的事实不可更改。

    朝堂上眼看会越来越热闹,亦安心里愈发心惊,圣人不把这一干臣子捏在手心里摆弄,看来是不会罢休了。

    以往群臣劝圣人早立太子,一个赛一个能说。现在圣人让议立储君,一个又比一个牙关紧咬,就是不往外吐一个字儿出来。

    宣召完赐婚的旨意,亦安又单独给秦润言宣读了一份旨意。

    这是一份单给秦润言的加封旨意,他是郡主仪宾,除了仪宾的品级外,圣人额外封他为正三品的嘉议大夫。

    仪宾的品级是随郡主走的,按旧例至多会给个少卿之类的虚衔,有些品级低的干脆连虚衔也省了。这个嘉议大夫的品级算是圣人的额外恩赏,不知道是不是圣人对秦首辅的加恩。

    单看品级不看官职的话,秦润言现在的品级可比亲爹要高。

    相比于恭王与恭王妃的意外之喜,秦家人脸上的喜色可没有那么明显。

    先前令国公太夫人说的不如迎娶恭王之女虽是气话,可令国公是勋贵,便是和恭王联姻也无不可,因为人家是勋贵。

    第104章 扑朔

    可秦家是什么人家?勋贵是靠圣人赏饭吃, 似秦家这样的官宦人家,就指着家里世代中举呢。除非日后恭王得登大位,秦家转型成外戚, 就这样能不能长久富贵还是两说呢。

    对于秦家而言, 娶一位郡主进门,是不怎么划算的一件事。尤其是现在圣人将要立储, 却又让秦润言迎娶常宁郡主, 这是否是圣人对秦阁老的所谓暗示呢?

    这时候要是站不好队,日后的日子可就难熬了。不过秦润言迎娶常宁郡主, 他自身却是有退路的。本朝除了开国以外,还没有过拿驸马、仪宾开刀的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