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00-110(第3/14页)

安自然是不知道的,她只猜中了秦润言探花的流言蜚语,却没有想过两人还能有这样的关联。说起来倒也称得上一句郎才女貌,只是旁人看到的只有首辅和次辅,谁又会去关心真实的情况呢?

    眼下坐在马车里,宋尚食饱含关切的询问,亦安也只能寻个由头,“妇人生产如此危险,亦安初次知晓。”这样就能解了亦安的出神之举。

    宋尚食要听的就是亦安这句话,她立刻接话道,并且故作叹息。

    “生儿育女,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罢了。”宋尚食虽然成过婚,但并未生育过,有这般感慨,大概是在这上面见得太多了。

    “王妃这一回虽说幸得天佑,王妃和小殿下性命得以保全,可王妃的寿数实打实折了不少……”难怪宋尚食出产房的时候只是松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多少高兴的神色。亦安最开始还以为宋尚食是劳累所致,毕竟宋尚食年纪也不小了。

    只是不知道景王妃自己知不知道……

    不过以景王妃当时的情况,无论她愿不愿意,这个孩子都不能在她腹中久留,不然就是一尸两命的事。

    “我观景王殿下对小殿下格外看重,便并未将此事告知。”宋尚食这话是往好听了说的,谁知道景王听了后会不会反而觉得晦气呢。反正宋尚食已然尽了自己的力,她开的那些药膳方子,都是给景王妃保养身子用的。至于景王妃能不能补回去,就要看她自己的命数了。

    宋尚食这话方才是故意没说出来的,这样的事便是摸了脉,也不好作准数的。谁知道景王妃无知无觉的,会不会再活上三十年?若是听了宋尚食这话郁结于心,不到一二年就过世了,这个责难道还要宋尚食担不成?

    至于为什么现在说给亦安听,那就只有宋尚食自己知道了。

    亦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指责宋尚食没有将实情告知景王?这样只会给景王府添堵,于事无补。林太医也在产房,要是能说,林太医早就说了。而林太医也只是帮着送上师开方子,并未提及过多。这说明至少林太医认为,宋尚食静默的举动是对的。

    便是有个万一,留在景王府照看的太医,难道连这个都诊不出来?

    “妇人生产本就是生死关卡,只要母子平安,一般不会有人多这个嘴的。”宋尚食好像是在给亦安解释什么。实则现状就是普遍默认妇人生产会对寿数有碍,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所以只要当时撑过去了,便会欢庆新生命的到来。

    亦安也只能跟着叹一句艰难,其余的半点办法也无。既搞不出来先进的助产工具,也无法改变人们的观点。幸好亦安没有在王妃产房里见到香灰符水之类的古怪东西,不然景王妃单就是这这一份罪,也不知道能不能撑过来。

    亦安不知道的是,倘若宋尚食和林太医再迟半个时辰,景王就病急乱投医了,反正生孩子的人又不是他。

    要说景王不看重王妃?这么多年来景王妃地位稳固,后院便有侍妾,也都个个温驯。说到底还是景王妃膝下有景王唯一的子嗣,现在是两个了。

    超品亲王妃的待遇加上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以及对娘家的封赠,亦安也不敢确定景王妃会怎么选。说不定景王妃此时也是心满意足,正舒服坐月子呢。

    “若要受这份罪,还得不到足够的补偿,才真是枉活一世。”宋尚食今日好似格外健谈,说的又是在当下显得“离经叛道”的话,亦安既不想附和,也不想反驳,便提起另一个话茬儿,把这个话揭过去。

    宋尚食也没有执意讨论这个话题,顺着亦安的话,翻篇儿了。

    回到宫里,亦安将景王妃的情况详细地向圣人汇报一边,自然包括景王妃寿数可能有碍这一项。对着景王府需要隐瞒,对着圣人,则没有隐瞒的必要。

    圣人听后,也只是陪着叹息一声,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过世的太孙妃,转手又赏赐了许多丰厚的补药给景王妃。

    从这之后的几日里,景王府不说门庭若市,也有不少宗室带着礼物前去祝贺。不为别的,在圣人仅存的三个儿子里,景王是唯一一个,有两位皇孙在手的亲王。并且都是正妃嫡出,身份上一点儿挑剔的地方都没有。

    没过两天,圣人便让亦安拟了一份旨意,亲自去恭王府宣诏。

    第103章 漩涡

    马车载着亦安, 前往恭王府。

    这一日是休沐,不用上朝。

    恭王是圣人次子,一向在诸王之间没有存在感, 便是上朝参政, 也大多保持沉默。

    恭王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恭王妃所出大女儿常宁郡主, 还差十来天就满十八。妾室所出昌平郡主, 只有不到十二岁。

    亦安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常宁郡主的婚事。

    听闻天使降临, 王府正门打开。亦安到时,恭王已经摆好香案, 带着全家等候旨意。

    亦安面上满是笑容,她已经派内监提前给恭王通过气,这次宣旨是天大的喜事。便是亦安知道旨意内容, 也得撑起这幅笑脸。

    照例寒暄之后,亦安便诵读圣旨。

    这是一道赐婚旨意。

    常宁郡主岁数到了, 圣人为她挑选了仪宾。

    郡主仪宾算是亦安的熟人, 正是前几日才中探花的秦润言。

    亦安念完圣旨,不出意外地看到恭王和恭王妃满面惊讶的模样,以及常宁郡主面上掩盖不住的猝不及防。

    别说恭王一家被打个措手不及, 就连亦安在拟旨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个神展开。

    本朝自仁宗之后,宗室成员成婚, 都是报给宗人府,再由宗人府呈报圣人后, 再从清白人家里选取良家子女,为的是不让宗室有影响朝政的势力, 防的就是有权势的大臣和宗室联姻。

    这种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模式已经运行了一百多年,谁都没有想到圣人会突然打破这个惯例,为常宁郡主挑选了一位官员之子做仪宾,尤其这人的祖父还是当朝首辅,秦家不说权势滔天,至少有秦首辅这棵大树在,秦家的能量就小不了。

    更不用说秦润言还是今年的新科探花,正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这冷不丁的赐婚,也不知道秦首辅能不能受得住。

    本朝旧例,迎娶宗室女的男子,虽然会授予一定的品级,但无一例外都是只有虚衔,有些时候根本不用上朝议政,在家里领俸禄就行了。

    常宁郡主的郡主府一早就修好了,自从常宁郡主及笄后,工部就开始给常宁郡主修建府邸。说是修建,也就是把宗室里空着的规制相等的宅子翻出一所来,用心修缮修缮,便是一所看起来全新的宅邸。

    有临清公主做例子,常宁郡主婚后想住在秦家还是她自己的郡主府,就全看她本人的心意了。

    恭王高高兴兴接了旨,原以为大女儿的婚事还是由宗人府去选,没想到父皇打得是这个主意。对于恭王来说,自然是秦首辅的长孙强过宗人府官员选出来的。再怎么说,秦家的实力是要强过这些清白人家的。

    而恭王妃也是满面欢颜,她再怎么也没想到能做探花的岳母,那可是进士!更不用说还有秦首辅这块金字招牌在。

    常宁郡主虽然没见过秦润言,可一听是今年的探花,且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