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90-100(第3/14页)

到勋贵之女身上不说,还大言不惭自己不挑拣嫡庶。这是嫡庶的问题吗?若是圣人应允,此后宗室和勋贵又要掰扯不清,原本两方互不打扰,此例一开,谁知道朝堂上这些勋贵,哪些心思又会活泛起来。

    别看如今宗室不得势,那也得看是谁家的。便是定王和端王这两家,虽和圣人血脉不亲近了,但到底有个永世不降的爵位在。安王不必想,有今天这一出,安王就不必指望圣人同意他纳勋贵女为妾了。

    更不必说圣人的三个亲儿子,虽则大位未定,但不乏有想押注的勋贵,这儿女婚事不是天然的筹码?纵这一代没有合适的人选,但勋贵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故而安王的奏疏流传出去,康定伯自家就上疏请罪,绝口不提安王一句不是,都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只说自己养女不教,失了朝廷体面。

    康定伯夫人也咬碎了一嘴银牙,安王自家都是奔五十的人了,后院里纳了一窝子妾,这么多年连个屁都没蹦出来。可不就是安王自家不成,还想拿她女儿填火坑?!

    但凡安王年轻个二十来岁,康定伯夫人说不定还会考虑考虑,一旦有儿子傍身,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世子,日后的安王!虽说吃了为妾的亏,但日后亲外孙上位,一样能请封,最不济也能把王府握在手里,做个富贵太妃。

    可眼下安王又有年纪,名声又不好,但凡康定伯夫人动了这个心思,往后儿女婚事都不好说了。

    也不是没有勋贵人家动过这样的心思,可那都是家里眼看吃不上饭,没办法了才行此计的人家。康定伯家不算富贵盈天,可也不差那一笔聘礼。

    再者,看看安王奏疏里说的是甚么话?什么叫她的女儿看起来好生养?这还让她以后怎么带着女儿出门子?要是遇上那等不交好的,开口一句安王夸过你家闺女好生养,康定伯夫人就想一头撞死在安王府门前。

    原本康定伯夫人是不着急女儿婚事的,毕竟才刚及笄没两日,这也是先前康定伯没给女儿报选秀的缘由。当时康定伯夫人还庆幸女儿免去入宫选秀,今日看来,却是悔也悔死了。

    让安王那样一说,岂不是坏女儿家的名节?本朝虽然风气开放,却也不会开放至此,评价别家女儿是否好生养,根本就不像人会干出来的事儿。

    所以御史才会逮着安王一顿猛批,不为别的,他们也是有女儿的人家,可不想自家女儿也被说上一句看起来好生养。

    然而即便是御史这样往死里弹劾安王,还是有勋贵人家寻思把女儿送给安王做妾。名声算什么?饭都吃不上了还在乎名声?!不为别的,安王出手那可是真的大方。不过这都是后话,眼下安王还在王府闭门思过,并不知道已经有人盯上他了。

    这一回云长史上门,无风都要激起三尺浪,若不是云长史说是奉了世子的命,指明了要当面拜谢亦安,不然陆氏也不会让亦安去见云长史。虽则亦安是有官职在身的御前女官,但到底眼下是在家守制,又是个姑娘家,安王事在前,怎么能不顾名声?

    不过好在永襄郡王世子一向在宗室里不出名,出名的也是他那风一吹就倒的身子骨儿。若是和安王一样的名声,陆氏绝对不会让云长史进这个门。

    亦安先是谢过世子,又不经意间提起王府事务不好打理,再提到世子在宗室里的处境。云长史如遇到知音一般,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最近的事都说了出来。

    外人看着郡王府门槛高,但现在世子并未继位成为郡王,且世子本人身子确实不好,王府事务也都交给云长史和韦女史打理,又有个不省事的生母在一旁闹腾,云长史和韦女史实在头疼。

    要不是在前任郡王前任是安王亲弟,分府别居时得了好大一笔钱财,不然就凭世子一个人的俸禄,绝计支撑不到他承袭郡王爵位,王府开支就得捉襟见肘。

    第093章 舞阳

    本朝宗室继承前代爵位, 需要守孝三年。永襄郡王世子情况又有些特殊,他是永襄郡王嗣子,为保永襄郡王妃老有所依, 在永襄郡王妃过世之前, 世子不能承袭郡王爵位,以此作为约束。

    所以在永襄郡王妃过世之前, 世子便只能是世子, 虽然郡王已故,但世子却不能承袭永襄郡王的爵位。

    永襄郡王妃过世, 永襄郡王府人走茶凉,除了舞阳长公主还记挂着好友的身后祭祀, 旁人也关起门只管自家的事,毕竟永襄郡王妃人已经走了,又无亲生子嗣, 永襄郡王府再传一代已到极限,往后能不能再住在郡王府里, 还是两说呢。

    也不是没有人打过郡王府的主意, 只是这样一来首先要过的便是圣人那一关,没有他老人家的首肯,谁敢去操办这个事。

    永襄郡王妃生前就想为嗣子定下婚事, 压着郡王的爵位没往下传,世子又是个性子和顺的,永襄郡王妃不到蹬腿咽气那一天, 也不敢赌世子是不是装出来的和顺。等后来郡王妃想要为嗣子在圣人面前求一求婚事时,却是不能亲眼看着世子妃过门了。

    王府家事难当, 云长史对此深有感触,对着亦安好生倒了一番苦水。

    “不怕尚书取笑, 自从王妃过世,府里也只有舞阳长公主殿下常常过府。”亦安一听舞阳长公主的位号,就知道云长史今日过府,必是世子听了长公主殿下的话,才会有此一行。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亦安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数日前,永襄郡王妃生前最为信重的韦女史,亲自去了一趟长公主府,为的是请长公主出面,好生劝一下世子生母,这样闹下去还怎么得了?

    原来自从永襄郡王妃下葬之后,世子便开始在王府居丧守制。与亦安不同,世子是要实打实守满三年孝的。

    然而世子生母三天两头就要过来闹一通,不是要银子就是要器皿,要不是眼下郡王妃丧期待未过,这位早就闹着要搬进郡王府,享一享太妃的威风了。云长史和韦女史实在不胜其烦,可这位偏生是世子生母,看在世子的面上,也不能将人打出去。

    可这样下去,旁的不说,王府里人心就先?*? 散了。虽然王府有钱,也经得起世子生母这一回又一回的索要。可这满府上下看在眼里,哪一个不在心里嘀咕世子,只怕不是能压得住场面的,因此平日行事里,便多有几分怠慢。

    世子也不计较,或者没心力计较这些,光是应付生母,兼之保养身体,就已经让他应接不暇了。

    韦女史实在看不下去,这才登了长公主的门。韦女史先是去过宗人府,可宗人府的官员只说这是世子家事,宗人府无权过问。韦女史又不能像郡王妃那样给圣人上奏疏,这也是把韦女史逼急了,才行此计,请长公主殿下料理此事。一个不好,或许就会失去世子欢心。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韦女史也想不出更好的招儿来。若世子已然大婚,世子夫人便可以天然地将世子生母拒之门外,已经过继了的嗣子,顶了天每月送点粮米,哪里能容得下世子生母这样闹腾。一府的人心闹腾散了不说,就照世子生母那个无赖样,哪一天再把世子逼死了,韦女史都不意外。

    舞阳长公主知道后冷笑一声,只吩咐韦女史,“你且回去,等那厮下回再来,即刻派人报我。”舞阳长公主的言下之意很明显,下回世子生母再往郡王府来,一定要提前来报,她好坐在大门口等着。

    果不其然,没过两日,世子生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