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40-50(第13/15页)

晚饭还剩了半个馒头,这会也被他拿出来,掰碎了泡在汤里,再往嘴里扒拉,呼噜呼噜的吃完,心中只剩下了两个字——舒坦。

    他只恨自己以前怎么没发现黄鳝这么好吃,白白错过了这么多年的美味。

    等他吃完一碗,准备再来一碗的时候,那边的赵清越已经重新写好了一篇文章。

    他猝然起身,在梁辞钦佩的目光中,步伐坚定地走向了夫子所在的屋子。

    年过半百的夫子,手抚花白的胡须,看了眼手中的文章,再看了眼面前他最为得意的学生,面露欣慰之色。

    “不错、不错!”他很少这么夸自己的学生,因为他总是怕他们会骄傲。但是眼下,他却打破了自己以往的习惯。

    因为眼前的这篇文章真得很优秀。

    他布置得这篇文章很难,难在为臣之道离他们还太远。他们之中很多人都还不能理解,什么是君,什么是臣,又该如何做好一个臣。

    但是这个问题离他们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他们读书科考,为得不就是能当官为民吗?有多少人,做了臣子,却一辈子碌碌无为,又有多少人,最后丢了自己的本心成了奸臣。

    他这次考题之所以这么难也是为了让他们明白,究竟该如何为臣,如何为民。只可惜他们还是太年轻,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卷,直到出现眼前这篇文章。

    “说说你文中刚和柔都是什么意思。”看完了文章,夫子还是决定再考考他。

    赵清越正色道:“老子的《上善若水》中就曾讲过,‘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就像那黄鳝一样,能屈能伸。处事圆滑,又能在危险来临时保全自己,这才才能更好的为百姓谋福。

    赵清越的文章中所写的过刚则折,以柔克刚,圆滑处事的想法倒是让夫子颇为赞赏。能有这般想法,倒不是寻常年轻人能想到的。古往今来,才学熠熠,却败在刚直性子上的人数不胜数,满腔抱负却无施展之地。

    就连他年轻时,也没有参透这一层,如果他当初能够成为善柔者,如今也不会落个书院教书的地步。

    想到这里,夫子向赵清越投去赞许的目光。

    “我能知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为臣之道的吗?”

    赵清越不好意思地清咳两声:“我妹妹给我送了一道黄鳝炖豆腐。我从泥鳅和黄鳝中联想到的。”

    夫子:此子天赋异禀啊!以后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第50章

    早晨的空气总是格外的清爽,日出的霞光透过薄雾照射在这片小村庄上。

    赵明笙伸着懒腰走出了屋子,踏进院子的那一瞬间,她感觉自己的脚下似乎多了点什么东西。

    应该说不止是她的脚下、还有院子里,她的目光所及之处,遍地“黄金”。

    此黄金非彼黄金。

    她扶着门框,颤悠悠的抬起自己的右脚,绣花鞋底子下一股子鸡粪的味道从鼻尖窜至天灵盖。

    果不其然,她踩到了

    赵明笙回到屋里,换了一双新绣鞋,又将脏了的绣鞋一点点刷洗干净。

    换洗下来的水也没浪费,又被她提着去冲洗院子,冲刷了好几遍才好不容易将石板上的污秽冲洗干净,盛夏的风一吹,院子里的味道顿时好闻了许多。

    小鸡崽虽然可爱,但是满院的“黄金”打扫起来真的很费劲啊!

    而那些“黄金”的制造者们,还不自知的开心咕咕着,看见赵明笙打扫完了,它们也不怕生,叽叽喳喳的围了上来小嘴一张,讨要吃食。

    赵明笙无奈地叹了口气,从一旁的瓦罐里抓了一把小米,撒在地上。

    说起来也不能怪它们,是她没有提供一个好的住所给它们。

    吃早饭的时候,赵明笙随口提了一句,要给小鸡崽搭个窝,赵父听了连忙咽下自己口中的馒头,自告奋勇。

    “我来、我来!”

    赵明笙略带狐疑瞧了他一眼,书房的凳子前一阵子被崔二狗不小心坐坏了。坏了好久,也没见赵父把它修好,最后还得请王大婶的丈夫出马。

    闺女的目光让赵父十分受伤,他拍着胸脯保证道:

    “闺女你就放心的交给我吧!鸡窝这么简单的东西,天黑之前我肯定能搭好!”

    既然赵父都这样说了,赵明笙只好把搭建鸡窝的这件事全权交给了他。

    昨夜王大婶突然登了赵家的门。

    “丫头,我们明天准备进山采青果去,你去不去?”

    赵明笙愣了一下:“青果?”

    “瞧我这记性。”王大婶一拍脑门道:“都差点忘了你是才回到俺们村的人了。”

    她笑呵呵地解释道:“我们青山村家家户户都会酿青酿酒。这青果啊,就是酿制青酿酒的原材料之一,而现在又刚好是青果成熟的季节。”

    赵明笙对青果没有什么兴趣,她家也不酿酒,正准备谢绝王大婶的好意时,她突然想起来了什么,问道:

    “王大婶,你们去哪里摘青果啊?”

    王大婶指了指远处的大山,“有点远,要翻过这座山头,还要再往深处走上半天。这一来一回快则两三天,慢则四五天。”

    一听要往大山深处去,赵明笙眼前一亮。虽然她对青果不感兴趣。但是她对大山深处的橙足鼯鼠的粪便感兴趣啊!

    赵父给出的药方上面,就还差这最后一味药材,寒号虫粪便了。

    赵父最近腿上的旧疾犯了,没办法带赵明笙进山去寻那橙足鼯鼠,若是放她独自一人进山,赵父则更加不放心。

    因为越往大山里面走,危险就越多,就算侥幸没有遇到危险,也可能会在大山里迷失方向,连许多有经验的人都会在大山深处迷路。

    所以赵父一直没有同意赵明笙去找寒号虫粪便。

    她心想着,这下跟着村里面的人一起进山里面,爹爹总会放心了吧?

    果然,在赵明笙的软磨硬泡之下,赵父总算答应了。

    “那我走啦!”

    吃过早饭,赵明笙背着昨夜收拾好的背篓同家人作别。

    赵父正在手忙脚乱的研究怎么搭鸡窝,听到赵明笙的话,连忙跑进药房,出来的时候手中拿了一个布袋子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堆疗伤应急的药。

    “把这些带上。”

    赵明笙接过重重的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堆疗伤应急的药,还有一些驱蛇虫的药粉。

    应该是赵父昨天晚上连夜赶制出来的。

    赵明笙心下感动的说不出话来,赵父却重新埋头于他的鸡窝,头也不抬地冲她挥挥手。“走吧走吧,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赵明笙背着竹篓来到村口与王大婶他们汇合。一同的人果然很多,有男有女,但是大多都是青壮年。

    唯有一个看上去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周围人都很尊敬的称他一声曹叔,看起来他在这青山村的辈分可不小。

    赵明笙也是听王大婶讲了才知道,曹叔从小生长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