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封侯(科举): 21、花轿子与科考场(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不封侯(科举)》 21、花轿子与科考场(一)(第1/3页)

    “什么?”

    听着门房的禀报,柳姨娘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她坐在园子里的芳榭处,正对面儿就是一片粼粼的湖景,三两个丫头打着香丸子站在她身后,四五个丫头为她举华盖,七八个管事的仆妇站在她对面等她示下。

    她的女儿魏九芙坐在她对面,正好替她斟了一杯茶。

    “西市昌荣居的掌柜来了,想拜见姨娘一面。”魏九芙替门房重复了一遍,又替柳姨娘答了那门房,“昌荣居的档次低了,姨娘也不是什么人都见的,下次再来的是这样的铺子,就直接打发走,知道了吗?”

    魏九芙说话不算客气,门房捧了个笑出来,弓着腰告辞走了。

    “芙儿啊,你说,他来找娘,是为的什么啊?”柳姨娘觉得自己漂浮在云雾里,她还是有些不太确定,怕这是一场梦境。

    魏九芙轻瞥柳姨娘手边摆着的丝缎玉翠,轻轻抿了一口茶,慢悠悠地道:“他们来找姨娘为的什么,姨娘不早就知道了吗?”

    大家族粳米肉蔬耗费多,衣裳布料开销大,肉米从何来?布裳从何买?

    自是家里掌家的夫人,一句话的事情。

    有时候,或许就是这一句话,有的铺子日进斗金,有的铺子柜生尘网,有的铺子开张吃三年,有的铺子三年不开张。

    那些铺子里的东家掌柜送来的缎翠堆了小山高。

    柳姨娘不停地抚摸着这些缎翠,直到将一枚玉扳指塞进嘴里咬上了一咬,柳姨娘才感觉到些微有些踏实。

    真没想到,鹬蚌相争。

    最后竟然是她这个渔人得了利。

    魏三夫人被囚至青城观之后,后宅的掌家之权,竟然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家里资历最老的柳姨娘身上,这是柳姨娘所没有想到的,这也是魏九芙所没有想到的,那件虎口逃生般凶险的事情发生之后,这个家里竟然还有人渔翁得利。

    这大概就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

    魏九芙叹了一口气。

    她指着两个丫鬟,吩咐说道:“你们两个,从这里拿一半,给大娘子送过去。”

    丫鬟们来捧装珠翠的漆盘走,柳姨娘几乎是下意识便按住了那漆盘的边,她瞪了那两个丫鬟一眼,瞪完却又感觉有些不妥。

    柳姨娘犹豫似的咬了咬唇,望向魏九芙问道。

    “还要送吗?我们给她送的东西是不是有些多了?今日塑梁木,明日爰屋瓦,上好的箱笼榻几流水似的送到那里去,现在还要送上这些,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柳姨娘压低了声音,咬着字说道:“三夫人在的时候,可什么都没往大娘子那里送过。”

    “所以她现在才失了权,赶到了郊外的观里,关了起来。”魏九芙看着柳姨娘,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受。

    她不是魏三夫人,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妇人。

    一个大家娘子的吃用住行,到底能靡费些什么?

    克扣这点牛毫似的花用,攒下来的是如青牛般大的恶果,不说别的,光是一条寡恩不慈的名声传出去,就足以让整个魏家的娘子们找不到好夫婿。

    更别提他们最为崇重的魏大老爷了。

    为官者四维八德清慎勤,言官御史们光拿着一条不慈的名头,就能在朝廷之上捅他个三五六七八刀,魏兰蕴所受到的苛待,要是劈棱棱摆到朝堂上去,魏大老爷还想顺顺利利进了内阁当个阁臣?

    想都别想。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魏九芙懂,但有的人却不懂。

    魏九芙有的时候在想,她要是个男人就好了。

    她如果是一个男人,她会做得比任何一个魏家的男人都要好,她可以自己去建功立业,她可以自己去封侯万里,这样她就不用依仗男人,困在这里,用一点可笑的女人家的小玩意儿,去哄另一个男人的欢心。

    魏九芙叹了一口气,她推了推剩下的漆盘,嘱咐丫鬟道:“剩下的这些,包严实了,送到县衙后宅子里去,送到燮州的张大夫人手上。”

    柳姨娘心疼得还想说些什么,却在魏九芙紧皱的眉头下噤了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次的事情闹这么大,并不代表着魏家与张家的联姻便就此作废了,魏大老爷如今也还算是一个正在走青云路的老爷,魏九芙认为,在张大夫人还未完全推拒掉这门婚事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

    珠翠送到了魏兰蕴的院子里。

    那两个丫鬟将东西送到后便离开了,珠翠放在正堂里的锦桌上,魏兰蕴没有看一眼,自有娴熟的大丫鬟走过来,将珠翠收好了归档,再封进库房。

    这个大丫鬟是从宅子里别的地方拨过来的,是做了许多年的管事大丫鬟了,因着魏兰蕴这儿少了一个叫红玉的丫鬟,故此她现在便叫做红玉了。

    红玉能干、话少,是一个极为老练的丫鬟。

    她利落地收翠归档,全程没有多说一句废话,她安静地侍立着,站在一个极为合适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既不会让她因为离魏兰蕴太远,而在娘子吩咐时无法及时应答,也不至于让她离魏兰蕴太近,让这个看上去便生人勿近的娘子恼怒生厌。

    草垫换成了锦垫,陈茶换成了新茶。

    流水般的家具土瓦送到魏兰蕴这里,这个破旧的、小小的院子就在短短几个日头的起落之间,变得焕然一新了。

    而唯一不变的是魏兰蕴。

    她依旧跪坐在垫子上,手边点着一盏泥炉,炉上煮着一锅酽茶,魏兰蕴的手里翻着一本书,这也是一本蒙书,先前的那本已经看完了,这又是新的一本。

    红玉是个聪明人。

    她显然是识字的,她知道魏兰蕴看的是什么书,她也知道魏兰蕴为的什么去看书,她心里七弯八绕将事情想得明明白白,但面上却半点都没展露出来。

    她比春雁聪明,也比春雁识趣儿。

    春雁躺在西厢尾养伤。

    大夫正提着药箱离开,离开前留下了新的两张药方,小厮拿着药方去取了药回来,丫头点着炉子在廊下熬药。

    药香飘进了厢房里。

    春雁的心思就跟着这药香一齐飘着,恍惚着。

    被魏兰蕴救回来之后,春雁总有一种不真实感,这感觉纷乱极了,像是来自于方方面面,又仿佛,只是来自于方寸之间。

    春雁先是无法理解,为什么魏兰蕴要救一个构陷背主的丫鬟,而随后春雁的心里又弥漫出一股无比的愧疚之感。

    她陷害魏兰蕴,可魏兰蕴救了她。

    魏兰蕴以德报怨的行为,让春雁感到坐立难安,春雁觉得自己就像农夫与蛇的那条蛇,东郭与狼的那只狼,愧疚的情绪就像潮水一样,从春雁的心底里弥漫出来,潮水汹涌澎湃,压抑着春雁,让她喘不过气来。

    春雁躺在悠悠的药香之间神游着。

    有时候她在想,如果重来一次,这个世界上只能是魏兰蕴来救她的话,她宁可死在陷害魏兰蕴的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