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客: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南山客》 80-90(第15/24页)

秋宁一直待在船舱里,他本还觉得奇怪,杜长空怎么没派人半路给他截回去。出了船舱他才明白,不是杜长空没派人来杀他,而是郢荣的艨艟一直在不远处跟随着。

    艨艟上一排排的弓弩手跟冰雕似的一动不动地站在船边,就算是只过江的鸟儿也甭想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逃过去。

    客船离郢荣越来越近,天空与江面从水天一线之处渐渐撕开了一道口子,那团黑色的云雾也愈发清晰。

    几十艘楼船如铁鳞怪鱼般贴岸蛰伏,距艨艟群百丈之外,五艘高大的楼船如巨兽般蹲踞。战船之后,便是驻扎在江边的军寨。

    桓秋宁望了一会儿天,回头问谢柏宴:“上京八郡我给你讲完了,郢荣的事儿你打算什么时候给我讲讲?”

    说白了,桓秋宁在郢荣摸爬滚打了五年,除去流浪乞讨的日子,剩下的日子全是在鬼混。

    仔细说来,最初他只在郢荣与干越谈判的时候干了不费一兵一卒便说服了董明锐归降这一件正事,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他以“南山”的身份在郢荣崭露头角,紧接着他替殷禅端了郢州旧世家的老巢,这才让“南山”这个名字声名大噪。

    至于其他的事,他就算是有心查探,也查不到深处,所知不多,只能算是略知一二。

    谢柏宴没给他回话,而是平静地注视着江边的楼船,望出了神。

    下船的时候,谢柏宴终于回过了神,他对桓秋宁说:“有很多事,说不清,道不明。从现在开始,你跟着我,所有的一切,你都会亲眼见到。”

    听罢,桓秋宁抱拳,文绉绉地笑道:“那日后,就承蒙活菩萨你,多多关照啦!”

    话音刚落,楼船顶层突然传来了一声清越的玉磬碰撞的声响。

    顷刻间,所有艨艟的弩窗在同一瞬间被推开,露出了寒星似的箭镞。紧接着,一名头戴漆纱冠的文官走到了楼船的栏杆边,向谢柏宴敬了一杯茶,恭敬道:“恭迎司徒大人回都。”

    与此同时江边军寨中的驻军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向谢柏宴行了军礼,扬声道:“恭迎司徒大人回都!”

    谢柏宴与那位前来迎接的文官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温声道:“赏。”

    “好气派!”桓秋宁不由得抚掌一叹。他看向缓步下船的谢柏宴,挑眉道:“真不愧是传闻中令人闻风丧胆的赌徒大人,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啊。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温润如玉的活菩萨,竟然也是个狠角色呢。”

    “走吧,先去皇城。”谢柏宴淡淡一笑,从桓秋宁的身边走过,微微侧首,继续道:“想必王上已经等候多时了。”

    桓秋宁将要走,抬眸时视线被一艘艨艟的桅杆上绑着的黄布符箓吸引了过去。他发现,艨艟上不仅仅有黄布符箓,还画着白虎。

    他指了指桅杆,问:“活菩萨,桅杆上面绑着的黄布条是什么?”

    谢柏宴道:“那是五斗米道的‘水官解厄’,一种道家的符咒。”

    桓秋宁讶然道:“竟是道家的符咒,看来郢荣的将士不仅心中有佛法,而且对修仙问道之事也颇有兴趣嘛。”

    谢柏宴边走边道:“水军的将士常年驻守在清江一案,如遇风暴或敌军突袭,便会取出此符咒,向天祈愿,度过此难。他们在桅杆上挂这种符咒,大抵是想让自己多一些能够孤注一掷,所向披靡的底气。”

    “那王上呢?”桓秋宁心想,既然已经到了郢荣的王都,面对诸位将士,该避的讳还是要避则避罢。平日里,桓秋宁更喜欢称呼殷禅为“病秧子”,因为那人完全是一个活的药罐子,很少尊称他为“王上”。叫完这一声“王上”,桓秋宁挠了挠脑门,头皮麻了好一阵。

    “先道后佛。”谢柏宴颇有耐心,不疾不徐,慢慢地讲道:“早些年王上的身体欠佳,在京都外的苍凉山上修建道观,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也请了不少世外仙长推演国势国运。后来他建立了郢荣,成了国之君王,从那之后,他不再囿于生死,而是心怀百姓,于是他修建佛寺,一心修禅,祈求佛渡万民。再后来王上便开始钻研兵法和纵横之术。如今,他可能对医术比较痴迷罢。”

    桓秋宁笑道:“那他可真是融百家之法,养一人身性啊。”

    一阵风起,江风卷起黄布符箓,桓秋宁还未看清上面的字条,等到他再定睛一看时,眼里已经是坎舛宫宫门上飘扬的彩旗了。

    桓秋宁扶起一旁弓腰侍奉的公公,一展笑颜,期待地问道:“今儿这宫里怎么置办的这么喜庆,可是有什么喜事?”

    “见过司徒大人。”老太监先猫着腰向谢柏宴行了礼,然后苦笑着对桓秋宁道:“回南山先生的话,近日宫里并无喜事,这些个小彩旗和琉璃风铃,是王上知道司徒大人和南山先生回都,特意命奴才们挂上去的。”

    桓秋宁哈哈一笑,抿着嘴,心道:“这个病秧子,净会整些响亮的玩意儿哄人开心。”

    进了坎舛宫,见到长辛殿的竹木匾额,桓秋宁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

    这也忒冷清了!

    这里哪是一国之君住的皇宫哪,这简直是竹林里荒废的老宅子,还是那种一进门就能闻见酸馊味的那种凶宅!

    桓秋宁一边搓小臂上的鸡皮疙瘩,一边“啧啧”道:“人生莫羡苦长命,命长感旧多悲辛。[2]他这是劝自己莫要羡慕旁人长寿呢,还是哀怨苦辛实乃人生常态呢。”

    本来桓秋宁还觉得这病秧子是在装惨卖惨,等他进了长辛宫,见到那张像从死人身上揭下来的脸,那撑不起帝袍的瘦骨嶙峋的身子,才知道病秧子的病更重了。

    长辛宫里一股浓烈的苦药味,桓秋宁只是闻了一会,腹中便隐隐难受。

    简陋的大殿里,殷禅坐在竹椅上休憩了一会,老太监过去传话的时候,他猛然睁开眼,额头上的黄豆粒大的汗珠断线似的掉。

    他见到谢柏宴,像是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欣喜之意浮于面颜。又如囚犯见了狱守,恨不得立刻跪到谢柏宴面前,求他放自己解脱。

    “这是唱的哪一出?”

    桓秋宁瞧着他,眉头微蹙,苦笑着腹诽道:“好拙劣的技法,他真该去酒楼里好好地学学变脸!”

    殷禅貌似对唱独角戏颇有兴趣,他憋出两行泪,乐此不疲地演了起来。

    “柏宴,孤已经在殿里等了你三天三夜了,你可算是回来了!”殷禅掀起帝袍,连滚带爬地滚到谢柏宴的膝前,一身冷汗,战战兢兢道,“柏宴,有人要杀孤!第七次了,昨夜已经是第七遭刺杀了!孤好怕,他们把刀架在孤的脖子上,让孤向永鄭帝俯首称臣,让孤自戕谢罪,孤做不到!孤可是一国之君,孤才是天子!”

    长辛殿上,君是君,臣是臣。谢柏宴向殷禅行了君臣之礼,起身时他握住殷禅的胳膊,低声道:“王上,小心身边人。”

    殷禅的身后有一道孤冷的目光,直勾勾地死盯着他。

    殷禅挑了一下眉,回了谢柏宴一个眼神。突然,殷禅从帝袍中抽出了一把短剑,拂袖间,把剑柄扔向了桓秋宁。

    “王上,怎么又是我?”桓秋宁捂着嘴,捏住鼻子,根本不想把苦药味吸进去。他接住短剑,顺着剑光看向殷禅身后的老太监,歪头一笑道,“原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