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永嘉: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公主永嘉》 60-70(第13/22页)

前程,非要迎娶的前朝公主。

    且这位前朝公主,还做过南朝宋平寇的贵妃,甚至还生下一子。

    因此,坊间传闻十分难听,有说端王鬼迷心窍,有说公主擅长巫蛊之术。

    可无论哪个版本的故事中,公主都是一副祸国妖妃的长相,风情万种,妖媚无双,双目含春,男人被她看一眼便要被勾走魂魄。

    只是眼前这位端王妃,乌发雪肌,唇红齿白,眼睛清亮水润,脸上犹带几分天真,虽然是鲜见的美人,却与妖媚着实沾不上半点关系。

    秦烈侧身,为她挡去大部分视线。

    令仪也一直垂首低头,刻意不引人注意。

    直到皇上召几个皇孙上前问话,她才抬起头来。

    秦烈见她目光在几个皇孙间来回巡梭,继而眉头轻锁,低声问:“在看什么?”

    令仪道:“那日我在太后宫中,见到一个孩童,他叫太后曾祖母,为何今日未见他过来?”

    秦烈未曾想她忽然提起焕儿来,为了照顾大嫂的心情,也顾忌他的颜面,焕儿向来不参与家宴。不曾想,公主只在太后宫中见过那孩子一面,又过了这么久,竟还想着他。

    秦烈假装若无其事道:“或是太后侄儿家的孩子,今日在家中守岁,不曾过来。”

    令仪想反驳,那孩子分明说他出不了宫,又觉得没有必要。

    ——无论那孩子是谁,与她都无半分关系。

    可是之前想到要见到那孩子的喜悦期待,和此时的失落难受,强烈到不容忽视。

    她只能努力让自己不去想,否则几乎要莫名其妙地落下泪来。

    皇上勉励了几位皇孙,又夸太子妃与端王妃持家有道,最后人人都有赏赐。

    令仪平静地行礼谢恩,只是太子妃显而易见的有些失落。

    往年这时,皇后都会对她交口称赞,可日前大理寺查出是她身边嬷嬷主谋暗害了那位侍妾,虽然看似并未涉及到她,大理寺少卿也找到些许证据,说那位侍妾生下孩子后恃宠而骄,对嬷嬷侮辱责骂才遭此横祸,可东宫里的体面嬷嬷到底为何去害一个主子,明眼人都猜得出原因。

    因着太子妃骤然失宠,令仪的不受喜欢倒显得不那么明显起来。

    这般熬到散席,终于可以出宫,马车上备着容易克化的点心,水囊里装着烫好的酒。

    秦烈自水囊里将酒倒出,想让令仪喝了暖暖身子,她已经靠在他肩膀上睡了过去。

    秦烈将酒杯放下,让她躺在自己怀中,睡得更舒适安稳。

    忽然想起,自指婚到如今这些年,竟是两人首次过一个完完整整的除夕夜。

    虽然遗憾,可以后他们还有许许多多个除夕,无数个日子可以一起度过。

    他低头看着自己膝上那张沉睡的白腻小脸,伸手为她捋了捋贴在脸颊上的碎发。

    她似被所扰,眉头蹙起,樱唇张开,竟在梦呓。

    他侧耳去听,终于听得清楚,分明是在低唤:“麟儿”

    他呼吸一滞,僵硬地转过头来,几乎是惊惧地看向她,生怕看到一双看似沉静实则冰冷的眼眸。

    她依然在沉睡,大约只是做了场梦,亦或是无意识地呢喃。

    只是一行泪自她眼角溢出,落在他的手臂上,将他浑身血液几乎瞬间冰封。

    第67章 出征 。

    自那夜起, 秦烈提心吊胆了许久,夜里甚至再度有了梦魇。

    可她醒来后一切如故,并未有想起什么的迹象, 仿若那夜只是一次偶然的意外。

    如是过了数日,秦烈方松了口气。

    此时已经过完上元佳节, 官员各归各位,前朝后宫同一时间下发旨意。

    皇上命端王掌兵五万, 镇压蜀州反贼。

    而皇后则给太子封了两个侧妃,一个是刚刚诞下太子三子的侍妾, 另一位则是国舅家的一位庶女。

    皇权,那是连称呼亦要与人不同的存在,一个“朕”字便将帝王与他人分开。

    岂能容人觊觎僭越?

    帝后皆是如此, 尤其如今的皇后, 更不是心胸开阔之人。

    太子妃之前行事,过于急切。

    九天玄女普度众生,她去普度众生,还要皇后何用?

    纵然她并无僭越之心,皇后却有无养虎之患。

    某种意义上来说, 皇后比皇上更在意权柄,——皇上可以在皇位上坐到咽气, 可皇后依附于皇上,一旦皇上殡天, 她便是太后。

    ——而皇宫的女主人,从来都只是皇后。

    如今她还不是太后,太子妃便要越过她去,若有日她成了太后,皇后更不会将她放在眼中!

    皇后昔日钻牛角尖, 还有能劝诫之人。

    可惜这一次,那个能劝诫皇后之人便是太后,这般尴尬的身份,反而不好多说。

    兼且秦烈那日在皇后宫中的质问,太后岂能不留心,查探之下,对太子妃买凶暗杀秦烈之事已了如指掌。虽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岂能不怨?更不会来说和。

    太子妃如何也想不到,不过一次施粥,竟让她与皇后——自己的亲姑姑产生这么大的裂痕,甚至于她都不知道如何喊冤辩白,毕竟皇后绝不会承认自己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着要迎娶侧妃,太子解了禁足。

    太子妃极为贤惠,一手操办太子迎娶侧妃的诸般事宜,细致周到,井井有条。

    二月二十,新人进门那日,宾客散尽,她方才回到房中,屏退下人,原本最亲近的老嬷嬷已经在牢中自尽,身边空无一人。只有她独自坐着,静看月光洒在床上的那束冰凉。

    直到传来推门声,她没有回头,怒喝:“大胆奴才!竟敢不听吩咐擅自进来!”

    “容儿,是我。”身后传来太子的声音。

    太子在对面坐下,与她聊起昔年旧事。

    当年冀州意气风发小将军刚订完婚便出征,以为要建立起千秋功业,不想却被朝廷背刺,苦等援军不到,长兄战死,自己也身受重伤瘫软在床,那时请了许多神医,都说他兴许再难站起。就连当时的将军夫人也升起了退婚的打算,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女,儿子已经废了,她岂能忍心让自己娘家人一辈子困在一个残废身边?

    可甄容还是嫁了进来,不顾父兄的反对,执意嫁给了秦煦。

    那时正是秦煦最绝望暴躁之时。

    他骂她,赶她,嘲笑她,奚落她,说自己不过看在母亲份上才答应娶她进门,实则根本看不上她。可无论他怎么骂怎么赶怎么尖酸刻薄无理取闹,她只是一声不吭地陪着他,却从不纵容他,逼着他一遍遍地起身,一点点的挪步,花了多少血泪汗水,秦煦方能如今看起来只是病弱一些,其余行动站立皆与常人无异。

    如今朝廷诟病太子妃无所出,岂知成亲前几年,太子根本不能人道。

    后来终于成事,太子妃不知道自己怀了身孕,一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