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渡平城》 40-50(第14/19页)
脖颈划出一道柔美的弧度,金镶琥珀的耳坠更是在灯火中微微摇曳。
当真美景。
“做朕一人的──”
“咳咳”
冯初被酒液呛了喉咙,剧烈地咳嗽起来。
长袖掩口,唯露出欲怒还休的眼,还有被酒水熏红了的些许肌肤。
她、她怎么敢
“做朕一人的臣。”
拓跋聿将酒盏置于案上,袖袍下的指甲微微掐住了自己。
她确是故意在这儿留的气口,亦恼透了自己心底间时不时扑上来的私心。
“臣、臣一直是陛下的臣。”
冯初深吸吐气,平复下来。
“呵,这话,你自己信么?”
拓跋聿望着她,豪赌真心,“朕与太皇太后,非要你选一个,你选谁?”
冯初愣怔之时,拓跋聿忽然凑近,倾身伏耳,温气痒人。
“朕,想要大权在握,你帮不帮朕?”
冯初的手不可自抑地颤抖,僵硬地侧面转身,嗓子里卡了东西似的,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人。
“她是太皇太后、是您是臣的姑母。”
拓跋聿眼中平静无波,退了开来。
斟酒于盏,自己端了起来,细细把玩,青铜的杯盏在灯火下淬着华彩,“你瞧,冯初,你口口声声说的忠心,说的为了朕,单薄至此。”
“你明知道她是太皇太后,礼法在这,朕不可能要了她的性命,朕只是要了她的权柄,你就如此为难。”
“她将朕关入幽室时,你怎知她不是想要了朕的命?还是”
拓跋聿轻抿酒液,自嘲道:“这也是你们设的计,好让朕为你们死心塌地?”
冯初没有接话,垂眸案前。
“看来是了。”
拓跋聿似笑非笑,唇瓣翕张,犹豫再三还是将话给说了出来:
“冯初,你自诩光明磊落,看来,也不过是虚有其表啊。”
原本垂着的眸子刹那间直勾勾地盯着拓跋聿,当中的情绪太过复杂。
羞恼?愤怒?委屈?痛心?亦或是对她的恨铁不成钢?
拓跋聿被这眼神看得心慌,撇开眼,不自觉地落了下风:“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朕!”
“”冯初合上眼,极为沉重地喘了一口气,缓了许久,喉头才挤出字句:“陛下,定要这般逼臣么?”
“逼你又如何?”拓跋聿冷笑沉静地陈述道:“朕是天子,容不得贰臣!更何况”
“若不想朕逼你,可以啊,将朕今日说的话告诉太皇太后,一盏鸩酒,朕欣然笑纳。就像你们杀死阿耶那般杀死朕,大魏的天下,不还是你们的。”
‘砰──’
冯初当真是被气坏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耗尽心血的人,竟然、竟然有朝一日会逼自己走到如此境地。
她捂着心口,不想再看拓跋聿,“我倒宁愿,这碗盏当中,全是鸩酒!”
满目痛楚,谁人不怜?
拓跋聿其实在她拍案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后悔了,眼见冯初难受至此,她的心头竟升不起半点快意。
权势与爱恨,都是无底涧。
“好。”
正当拓跋聿想寻些旁的话找补之时,冷然心寒的‘好’颤动了拓跋聿的心。
她怔忡地看着似是被抽干精气的冯初,不可置信。
“臣可以应了陛下,臣亦不奢求太皇太后失势后冯家荣耀如初,”冯初失魂落魄,如同佛堂前蒙上一层灰的神像。
“臣只求陛下,网开一面,让冯家做个富贵闲散之家。”
她竟、真的选了自己。
“如此,陛下可满意了?”
“尚、尚可。”
拓跋聿原以为自己逼她至这份上,她定会不甘不愿,自己再退一步,以拓跋宪之事去令她服软。
却不曾想,她居然居然
冯初怅然至极,她约莫当真懂了那日拓跋聿知晓自己一直生在他人算计好的宿命中是何种感受。
因果有常,报应不爽,她冯初,也是栽了。
自拓跋聿手中夺过酒盏,冯初想也不想,一饮而尽,方缓痛楚。
“臣还是希望陛下,多加思忖。”
冯初拂袖而起,她今日忍受的折辱已经够多了,话也再不复从前温婉,一如朝堂之上与人相争。
“臣心向陛下,此身此命,都可供陛下驱驰,哪怕陛下铁了心,要将臣定在不忠不孝的柱子上,臣也认!”
“但与公而言,太皇太后失势,对陛下未必是什么好结果。臣请陛下多多思量,回心转意。”
“至于臣是不是贰臣”
冯初的脊梁挺得笔直,哀切地看了一眼仍旧垂着头在席间的拓跋聿。
陛下是个好孩子,但爱恨凿空她以后,似乎她们都找不到栖息的枝条。
冯初哀叹,草草行礼,没有回答她。
“臣告退。”
木门推开的声音惊醒了拓跋聿,她迫切地抬头,却只瞧见她的背影。
挺拔、俊秀,一如当年。
更加遥远。
【作者有话说】
《悼金陵》和《渡平城》时间线不互通哈,《渡平城》结尾我把两魏北周北齐和隋唐的整整四百多年国祚都折给北魏了。
只不过萧泽的人物原型活的太长了,我懒得另外起名字,就索性还用的这名。
(懒惰的作者)[吃瓜]
第48章 泥沙
◎拓跋聿的爱恨情仇写满了冯初的名姓◎
“孙儿欲拔擢两个人,还请皇祖母允准。”
自李拂音一事以来,拓跋聿与冯芷君的关系便只靠着冯初去维系,好在拓跋聿不如拓跋弭那般有想法,是以亲厚与否,冯芷君也不甚在意。
面对忽然提及要拔擢人的拓跋聿,冯芷君诧异,仍旧不动声色道:“谁?”
“雍州牧乞伏丹江及安南将军赫连归。”
她不愿承认自己不肯再去叨扰冯初,权当是与太皇太后周旋,合*该自己亲力亲为。
明知这无疑是将自己推至台前,蠢透了。
冯芷君冷眼瞧她,“陛下是对哀家改革之策,有异议?”
无怪冯芷君会如此作想,赫连归也好,乞伏丹江也罢,背后的势力都是宗亲勋贵。
“孙儿绝无此意。”
拓跋聿固然心如擂鼓,却不再同儿时那般畏惧她,“皇祖母新政,上应苍天,下安烝黎,此乃富国强兵,必行之法,孙儿深以为然。”
年轻的帝王面无异色,既没有唯唯诺诺,也不似拓跋弭那般稍微刺两句,就嚷嚷着她是殆害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