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80-90(第1/16页)

    第81章 元宵赏花灯

    今年盈利不少,潘邓怎会独享?叫诸位掌柜的给东平纺织坊,鹦鹉洲书坊以及编辑部,东七街三店的管事和所有员工都发年终奖。

    这是好事,几位掌柜哪有不听命的,铜钱一筐一筐,一车一车地发下去,听着员工诚心感恩道谢,欢呼雀跃,心中也颇为开怀,只觉得自己也算是尽到了掌柜的职责,自满之余也没忘了叮嘱好好上工,以回报东家云云。

    几位掌柜的早在离新年一个半月的时候就采买了“员工福利”,新年之前大会小会不断,给普通员工,优秀员工都发了对应的福利,一时间喜气洋洋。

    这日纺织坊下工,织女们结伴出门采买,街上店铺见了一水的棉布衣裳,就知是东平纺织坊的织女了,问道:“你们今日不上工?”

    彭娘子笑答:“放了十日的假,叫我们回乡过新年。”

    她带着惠娘买了米面油,各种家什,竹筐水瓢,篦子剪刀,东平有名的点心,又买了几块咸肉,一箩筐鲜肉,鲜肉在冬日放在室外也可冻上一小段时间,不会坏。

    那店铺的伙计说道:“你若是买肉吃,去城北,那儿有乡亲来卖鸡的,个大还不贵呢。”

    彭娘子听了心中一动,问道:“我早听说咱们乡村有好多养鸡的,有鸡苗卖没?”

    那人挠挠头,“这隆冬不知道,我知他们去年二月份有卖的,拿了扁担挑来,一上午就抢光了。”

    彭娘子点点头,又往城北去买鸡。

    旁边的伙计看了直咋舌,“他们纺织坊的织女每月都赚多少呀?怎么这么有钱?东西都快摞一车板了。”

    “嗐,咱们能和人家比吗?那是在纺织坊上工的,我听说他们发年终奖,用牛车搬铜钱,搬了五六车。”

    那伙计吸一口凉气。

    “……不光是钱,她们每人都发了一袋黍米,一匹棉布,这是普通的织女,她们还有得了奖赏的,发得更多,在那纺织坊里面要是当了个管事……”那人左顾右看,小声说道,“比在咱们这儿当东家还挣钱呢……”

    魏管事待在东平置间院子,自己买怕不懂此地行情,便请了冯掌柜陪同她姐妹二人赁买。

    员工有难,掌柜怎么能不帮忙?冯掌柜又叫了个家人,找了当地大牙,和她姐妹二人一同看房子,一直看了三天,魏恬恬定了城西西兰街一处小院,此地街面洁净,道路宽敞,院子也是高门高墙,里面有三间房,够她姐妹二人生活。

    在东平安了家,魏家姐妹心中轻松欢乐,自家庆祝了一番,又宴请几位管事,叫了白老,赵裁缝,宣娘子,却不见姜三郎。

    姜三郎在东平也没个别的住处,不在纺织坊能在哪儿?魏恬恬便去他那工坊喊:“三郎!”

    半天没有动静,魏恬恬正要往他那屋走,却见旁边的小屋里支起窗户,卫芳孙在屋里朝她看过来。

    这间小屋平时无人光顾,乃是她们纺织坊“机械处”,若是有织机坏了,就找人到这知会一声,到时卫管事自会来修好。

    魏恬恬朝他道个万福:“卫管事,你怎么还在这儿?没回家去吗?”

    卫芳孙这才知道原来不是叫他,叫的是别个三郎,他说:“家中喧闹,我在这儿写文章,图个清净。”他经潘东家点拨,也有了出书立传的志向,这会儿正整理呢。

    魏恬恬一听,也想起了卫管事读过书,习过字,心中一动,自家桃符还没写呢,请人写还要再花银子,不若省了这笔,也好将那旧篦子扔了,添两个新的,她姐妹俩一人一把。便笑着问道:“我姐妹二人近日搬了新家,宴请坊中诸位管事。赵老,白老都已去了,卫管事也来吧?”

    卫芳孙错愕一瞬,抿抿嘴说道:“魏管事告诉我住处,我随后便到。”

    魏恬恬便将自己新家告诉这人,自己回头又去别处找姜三郎。

    城中转悠半晌也没寻到,魏甜甜自己回到家中,见姜三郎已经到了,连朋在桌边说道:“我遇见他就把他拉来了。”

    魏恬恬还欲问金毛犬在哪,不若一同来此用饭,那宣娘子笑着说道:“他昨日启程去西北了,东家叫他有事。”

    白老问道:“过年跟前了,去西北办什么大事?”

    宣娘子说:“明年咱们东平府种棉花的人比以前多,他再去那儿挑一挑种,而且……东家好像是要他在西北那边找农户种棉花,再运到咱们东平这儿来织布。”

    白老点点头:“西北地少人稀,在那儿种棉,是个好地方。”

    说话之间卫芳孙来了,魏恬恬见他换了身齐整衣裳,还带了礼物来,“先前不知魏管事乔迁之喜,并未备下什么礼物,仓促买的,还望不要嫌弃。”

    他带来的是木质的盆架,深红色的木漆靓丽非常,下面有五个支脚,支在地上像花苞倒放,中间细细的,上面做成个圆圈,里面可以放木盆,洗脸用的。

    他还想到魏家是两姐妹,因此买了两个。

    魏恬恬一见十分喜欢,笑道:“卫管事忒客气了,来就来了,还带贵礼来。”

    招呼客人入座,魏恬恬把那礼物收进屋中

    “诶呦,你可把我们比下去了。”姜三郎在一边撇着嘴说道。

    赵裁缝左看右看,四处绕绕,见这院子清静宜居,这两个小娘子自己置了宅子,她心里也为她们高兴,“你姐妹二人如今也在东平府有个家了,以后别再奔波了,在咱们纺中做工也挺和美的。”

    两姐妹都点头认同,在这里日子过得天上一般,她俩也不想再回那绍兴去了。

    开席畅饮,姜三郎喝多了酒,小声哭起来。众人见怪不怪,刚结识时别人还要安慰他,日子一长也没有人安慰了,只因姜三郎喝三杯便醉,醉完就掉眼泪。

    只有连朋一个,因这一年来两地奔波少和几位管事相聚,还不太熟知此事,搂着姜兄弟的肩膀安慰他。

    魏锦儿说道:“我真羡慕姜三,他竟没有烦恼。”

    连朋说道:“他都哭了,怎能没烦恼?”

    魏锦儿说:“他自春日里到现在,每次哭都是因为那九纹龙史进,你说他有甚么烦恼?”

    果然听姜三郎呜呜咽咽地说道:“我从绍兴……大老远的来东平,嗝,就是为了看史大郎……我票都买好了,他却去了东京!呜呜呜呜呜……”

    席间众人十分没有良心地笑了起来。

    冬夜寒凉,一室热闹。

    *

    潘邓在东京也给琉璃坊、风雅颂和编辑部的员工发了奖金和福利,又和董平,史进兄弟相聚,他二人每日当值,比潘邓要忙上许多,平日不得相见,只得趁着新年一叙。

    新年过后便是正月十五,十五再过后,人们才能渐渐回复到工作状态。

    上元节赏花灯,潘邓自家里张灯结彩,到了夜晚也带着小郓哥出门看花灯,猜灯谜。整个汴京城从新年过后便灯火辉煌,如同白昼,漫游在东京街头,犹如置身仙境。

    小郓哥看街边舞龙的、踩高跷的、划旱船的,都穿得樱红柳绿,叫人目不暇接。街上人来人往,皆收拾得光鲜亮丽,有那盛装打扮,满头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