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70-80(第1/14页)

    第71章 八方来书市

    张纲没有听清,大声说:“相公说什么?”

    余深回道:“我说!他这正舞到金榜题名!你这状元郎便来了!”

    张纲哈哈大笑,与陈知府也见过礼,便也坐到一边,等到潘朝奉肃静现场,陈知府讲话。

    陈知府端正肃穆,讲了图书馆今日开张,周边陆续举办书市,又说了图书馆的用意,以及陛下教化万民的苦心,并且强调图书馆的书只是借阅用,不过陆续开张的书市则是售卖新出版的图书。

    简短地讲话完,记者画师们也都画好彩图,等两位朝中大人一齐揭开绸布,露出匾额来,开封图书馆的开张仪式这算完成。

    潘邓送三位大人回府,便又回到馆中,今天是第一天开馆,总要看顾些许,门口的小吏正在给学生们办图书卡,只要押金半贯,便可免费借阅三本书,为期一月归还。

    那排队的学生见前台指示,“押金半贯,可借三本。”

    “押金两贯,可借五本。”

    他正犹豫要办哪种卡,从楼上匆匆下来一个同窗,手里拿着一摞书,走到前台,“我要给我手里的卡换了!”他指着那指示牌,“换这个押金五贯,可借十本,三月归还的!”

    那犹豫着该办哪个卡的学生见了问道:“吕兄今日不是请假回家探亲?怎么来到这里?”

    那吕嘉良乍一看去,只见是同窗宋兄,便说道:“午后再去探亲,早晨正好有空,便来此一观。”

    那小吏接过他手中借书卡,“我们卡费要一百文呢。”

    吕嘉良从怀里摸出银子来,说道:“换了吧,换成这个五贯的。”

    小吏便问了姓名,绞了银子,给他办卡。

    吕嘉良难掩激动,和同窗说道:“我在三楼发现这竟有天文孤本!”他把手里的书摊开给宋兄看,“这些书我曾四处寻觅而不得,今日竟能亲眼目睹,真是上天赐福,叫我开封府有如此好书馆!”

    只见他手上有《至和天象纪要》,《历法精粹》等书,掀开一册,只见书页上有星云图,绘制精密,“……此乃至和元年‘天关客星’,我曾听祖父说过,那年天上出现一颗明星,堪比日月,照亮深夜,持续二十三天之久,我听闻此事心向往之,一心想了解这颗客星,却苦于没有记录。”

    “如今却叫我找到了你!看这星云!”他又把那册书往后翻了十几页,“这个螃蟹状的,就是那颗客星走后,留下的群星象,我听我祖父说起过的,就是他没错了!今日真叫我找到了,这真是好孤本!”

    那小吏已经把新的卡办好递给他,吕嘉良拿了卡又转回楼上去,对同窗宋兄说道:“我待回家便要夜以继日研读!”

    宋玟章也只能回一句:“明日还有早课,你别忘了。”

    吕兄已经没影了。

    他便也不再犹豫,办了个“押金两贯,可借书五本,两月归还”的借书卡。

    上到二楼去,宋玟章左顾右盼,见这图书馆肃静清幽,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地,西侧书架一排排摆放,东侧则有桌椅,已有很多人在此处看起了书。

    那墙边还有笔墨纸砚,拱学子抄书使用,宋玟章按照书架上的贴签,找到自己想要看的经史一类,发现这书架果然应有尽有,不禁心生喜爱,踱步到三楼,四楼,见书海茫茫,忍不住叫人沉浸其中。

    他不禁想,若是自己能拥有这样一座藏书楼变好了,而后看手中借书票,哂然一笑,不光是自己,这开封学子已然拥有了。

    *

    潘邓回到陈府中,见师叔竟然来做客,紧忙端茶倒水,摆上果碟。

    陈知府说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潘邓回道:“师叔远道而来,怎能不好好招待?”说完又拿小锤子砸核桃仁,桃仁待客。

    陈知府问徐观:“你可记得李格非?”

    徐观点点头,“自是记得。”

    “他女儿给我来信,说要来开封书市,还带了好孤本来。”

    徐观回想许久,“他女儿是叫李清照的,和赵相公之子赵明诚结亲。”

    “你记得这么仔细?”

    徐观喝了一口清茶,“他们大婚那日我去过。”

    潘邓在一边竖起耳朵,嗯?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番鸥鹭的李清照?

    陈文昭也陷入回想之中,“他们结亲那年正是建中年间,天下太平,你那年几岁?十岁?唉,第二年就满朝风雨了,他们两家也颇受折磨。”

    “……我年轻时还见过他家大姐,是个好性子,活泼利落,当时老师和李提刑在院中谈话,他家大姐和二哥在院里打双陆,许是总赢,把他家二哥气得直哭,跑过来找他爹,他家大姐还在后边说二哥是鼻涕虫呢。”

    潘邓一边凿桃仁,一边听名人趣事。

    徐观笑着说到:“我不太记得了,只听说过才女之名,见过她写的词,后来就是和赵明诚成婚,第二年元佑之祸,她写词与赵相公救父亲,却未果。”

    陈文昭也不爱提元佑旧事,抓了把小徒弟刚剥好的核桃仁放到嘴里,“也不知此次来信,是否别有他意。”

    潘邓把剥好的桃仁堆一分为二,送到老师和师叔面前,陈文昭问他,“你听说过李清照吗?”

    潘邓轻哼一声,这可是“背诵全文”,他刚要吟“争渡,争渡,惊起一番鸥鹭,”突然想到不知道这首词是李清照什么时候写的,若是吟出来了,然而李清照现在还没写,这该如何是好?

    他绞尽脑汁,想到以前听旁人说李清照还是才女时一词成名的那首词,清清嗓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父和师叔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师叔拊起掌来,陈文昭感叹:“你竟真知道!”

    “那李清照的才女之名已经传到山东去了?”

    徐观冥思苦想,说道:“许是因为李提刑老家在山东,寄过词过去吧。”

    潘邓嘴角勾起,区区小事怎么难得住他?师父和师叔还是看轻他了!

    陈文昭说道:“既然如此他夫妻两个就由你招待吧,找好住处,信上说他二人还带了百册孤本来,你叫府吏看过再印。”

    *

    开封府图书市集

    晁少古一路打听,来到辟雍附近,还没接近便看见横幅大张,上书“开封府图书市集”。

    他露出微笑来,进入集市,书记琳琅满目,许多都是之前没见过的,他刚一进集市就被好书籍绊住脚,左挑右选,选了数本,结完银钱打算往下一区域的摊位走,突然在市集中央展位见到一本装帧精美的一套三本来。

    《治平杂录》?他拿过一看,竟是陈文昭所作!

    他这背篓里还背着《汴京人物志》呢,不正是那陈知府!

    他翻开来看,只见里面是陈知府作外朝官时治上之事,有许多富国强民,督农劝桑之法,收集了农耕畜牧,水利等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例,都是任上收集整理,并且经过实试验的好方法。

    其中一页写了孵鸡蛋的,真是巧思,当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