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70-80(第2/14页)

在西北做县令时,如果有这个方法,那当地亏欠的税收岂不是就能迎刃而解?

    如此好书,怎么今日才看见!

    他又把背篓里那本刊物拿出来,见上面陈知府穿红袍戴幞头,一身浩然正气,岂不就是我辈追随之人?

    他也做了近十年外朝官了,期间有贬谪有复起,因父亲是元佑党人而不受重用,不如给陈知府投帖自荐?

    晁少古心中忐忑,他不认识陈大人,也没亲戚师生同门相熟,搜肠刮肚也攀不上关系,此事能成吗。

    不若大胆一试!他又把一套《治平杂录》搬起来放在自己背篓里,打算今天就写自荐贴。

    一边的李清照见此景,说道:“陈知府的书卖得真好。”

    赵明诚也赞同,“我昨夜也看了,是本佳作,实用得很,若是官场新人观摩此书,可少走好多弯路。”

    李清照点头,和丈夫挽臂闲游,“如今废除科举考试,从太学取材,官家之心意在少蒙荫,可寒门学子,只教爱民,无人教如何做官,到任上只诸多磋磨。”

    赵明诚也懂此理,“陈知府有师天下之才,他这本书,官员都该买。”

    李清照想起他们刚刚完成的《金石录》,叹到:“我二人心血也不止何时能出版刊印。”

    赵明诚笑道:“不必着急,我夫妻二人总比那……”

    他小声说道:“总比蔡京活得久,等他死了,咱们两个就刊。”

    李清照也被逗笑了,两人又买起书来,直把潘朝奉给他们准备的小推车装满才携手而归。

    *

    蔡京一早起来,神色有些疲惫,他做了一宿的梦,梦见从前的往事。

    当年他流放杭州,盖了敞亮的僧舍,为的那是传教的地方,来往人数众多,口碑传的远,好给自家扬名,以待复起。

    果然遇到朱冲父子,得以盖起藏经阁,又欲童贯南下,攀附得以复起。

    如今陈文昭当了权知开封府事,上来就是盖图书馆,迎合圣上和自己当年兴学的政令,这是要养自己在学子和士大夫中的名声,这还了得……

    他还有个会编刊物的学生,也是个颇会钻营的小子,哄的圣上天天看那《汴京人物志》,昨天圣上还说叫他蔡京也上封面,被他婉言拒绝。

    还有之前奢侈品税一事,蔡京有些后悔当初为何帮陈文昭说话,若是当时就把他掐死,现在也翻不起风浪来。

    可偏偏那奢侈品税还很和官家的心意,以他和官家十多年君臣相宜的默契,他能够预见到官家十分看好这件事。当时想的是有这样一个帮手,是个助力。

    蔡京心中警惕起来,是帮手最好,陈文昭这种人若是做对手,是个劲敌,他把持朝纲十数载,靠的就是心狠手辣,把政敌和潜在的政敌都连根拔起。

    第72章 慈幼局制衣

    余深进入屋中,看到蔡京有些凝重的神色,问道:“太师叫我来有什么吩咐?”

    蔡京问他:“你观陈文昭此人如何?”

    余深试探说道:“陈文昭此人,忠臣之节,勉励尽责,行其份内之事。”

    “我观此人志向高远,若任其发展,恐成后患,宜早图之。”

    余深思考片刻说道:“那陈文昭并没有不忠于太师之处呀。”他寻思着陈文昭也没有招惹蔡太师,怎么就要对他动手?

    余深殊不知这是蔡京的被动技能了,这么久的明争暗斗,他已经有了应激反应了,早下手为强。

    “郑居中轻薄之气,不必在意,就算没有陈文昭来,他依旧斗不过我……但是这个陈文昭,假以时日待他羽芒丰满,是个劲敌。”

    蔡京徐徐说到:“……官家继位到现在,二府频频换人,曾布品德不高,张商英没有大才,在我眼里,无人堪称宰相之才,只有这个陈文昭。”

    余深说道:“太师不知陈文昭仰太师之心久矣?”

    蔡京疑问地看着他。

    余深说道:“陈知府前日还和我说,此番多亏太师提携,他心感太师恩情,无以为报,想要为太师出书列传,以回报一二。”

    *

    东平府

    东平纺织坊

    白老的染坊之中,空地处有一排长桌,十几个小萝卜丁坐在两排,一边忙活手中纸刻,一边齐声嚷嚷些什么,“你个瓜眉瓜眼滴……”

    又有一男声用蜀话说道:“一天到晚在想啥子哦……”

    那排小萝卜丁又齐声嚷嚷:“一天到晚在想啥子哦……”

    那男人又喊:“吔!你个老辈子!”

    那些个小萝卜丁也喊:“吔!你个老辈子!”

    男人喊:“莫发批疯哦!”

    小孩们也喊:“莫发批疯哦!”说完后一阵哄笑。

    连朋说道:“都学会了没?”

    “学会啦!”

    一个小子说:“连大大!我也要刻!”

    连朋应到:“好好好……”他把手里的那块图形飞快结尾,只见手指翻飞,裁下的每个小纸片边都是优美的弧线,足可见技艺娴熟。

    连朋裁完之后就把手中刻刀放到怀里坐着的小孩手里,把他放到长凳上坐着,又把那小子抬起来,拿了刻刀刻他那画纸替版。

    旁边小孩见了都,“哇……”,“好快哦……”,“好圆哦……”,“好好哦……”,“我也要我也要……”。

    直把连朋吹捧得嘴角翘到天上去,他手里刻刀翻飞,不一会儿又刻出一个图案来,接着给下一个小孩开小灶。

    那群小萝卜头正被白师傅布置的替版大图迷得眼晕,现在连大大来了,他们可以少刻一点呢!

    “连大大你不要走了,你就留在这吧!”一个小女娃说道。

    连朋说道:“东家有事我就得走,东家没事我就回来了。”

    “那最近东家有没有事?”

    “最近我还得去东京一趟,等再回来我估计就不走了,陪你们了。”

    小孩们都笑起来说好。

    “东京好不好?我听白师傅说东京可好哩!”

    又有小孩问:“东京是不是哪都好?”

    连朋咂摸咂摸嘴,说道:“东京是挺好,咱们东平也不差!”

    “那到底哪最好?”

    “连大大要是东京好,你是不是就不回来了?”

    连朋摇摇头:“那当然不会喽,人要回到家乡的,东平就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总是要回到这块的。”

    “连大大你的家乡不是在成都府吗?”

    连朋煞有其事:“那是我的第一个家乡。”

    “那东京是不是你第三个家乡?”

    连朋摇摇头:“东京啊,东京是他乡。”

    “哦……”小孩们有懂的,有不懂的,一齐恍然大悟起来,也第一次学了故乡与他乡。

    “那东平就是我的第一个家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