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给我大哥!: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别嫁给我大哥!》 110-120(第16/18页)

出了如下感叹:

    “你们……为我把二十多岁过出了八十大寿的排场。”

    往年贺兰澈的生辰,皆在府邸与家人共度。若在天水,便是一家人齐聚水象楼中;自到邺城后,便在水象府邸中,与二伯、父亲、母亲四人围坐用餐。午宴后,他自去与兄长们玩乐——策马蹴鞠、观傀儡戏,至亥时方散。待二哥缠绵病榻后,他的生辰多半只与兄长们夜宴一顿便罢。

    像今日这般阵仗,倒是头一遭,仅次于他加冠礼那年的规格。

    邺城聚宴承魏风,本行分餐制,却因是家宴,为他置了张圆桌。面南背北的首座空着,侧立玄色屏风,座旁虚设一尊宝鼎——显然是邺王之位。

    “父王今早传话来,祝你生辰吉乐,着意免去拘束,让咱们自便即可。”

    果然。他不会来。

    贺兰澈尚未得空拆开邺王那方包扎精美的礼物,心思便已被旁的事牵走。

    左首头一席设紫檀雕花椅,椅后悬挂毯,乃邺城大军师、昭天楼木象门大偃师、贺兰澈的二伯、闲敲先生——贺兰棋之位;左首第二、三位则是父母的座席。

    按尊卑与待客之礼排定的座次里,客席右首第一位属长公子,第二位属二公子,第三位是长乐,第四位原是季雨芙的。

    好在季雨芙今早差人送了箱大蒜给贺兰澈作礼物,搭了一些“吉祥话”,人却没来。

    寿星席正对着首座,贺兰澈落座前,笑意盈盈地撤去季雨芙的席位,再果断将长乐的椅子牵到自己身侧。

    为今日应景,贺兰澈特选了一身虽骄不矜的水蓝色薄衫,应着邺城文武袖的宴装,在炎炎夏日十分清凉。

    他已被知会今日晚些到场,此刻厅内宾客皆已落座,唯独心上人那席空着。

    “她为何还没来?”

    巧得很,话音刚落,珠帘门便漫进一袂水蓝,那色儿似刚从瑶池汲来的晨露。

    贺兰澈背对着门,先从大哥发怔的眼眸中望见了她。

    着一袭天蓝色的裙子,轻纱披帛被穿堂风勾起,翩然若仙,浩气清英。不过是掀帘而入的片刻,她腰悬珠珮、发簪白玉的身影,已令满座惊绝。

    长乐平时没心思打扮,又乱改妆,万年不变的药王谷青衣,颓着一股慵懒的锐利。性子又娇矜怪异,忽冷忽热,正邪难辨。常独坐沉默,如静夜浮光碎露,浸冷拒人。

    今日她两缕松云髻垂落颊侧,显然是特意鸾镜点妆,却与平日风格迥异,眉目像蒙了层墨的水雾画。

    在座众人此刻方信,当年贺兰澈不过惊鸿一瞥,为何竟念念不忘六年。

    从不是环境衬托她,而是她为周遭赋予光彩。她完全踏入宴厅的刹那,厅中便似点亮一盏明月,是因为她配了珍珠,珍珠才珠辉凝露,是因为她簪了白玉,那玉才琼苞堆雪。

    一着水蓝色缎子华服的男子亲自去迎,引天蓝色云罗衫裙的她落于椅中,日光斜照入殿,一个濯濯如月,一个灼灼如霞。玉树与瑶仙,风骨自成。

    “情侣配色。”

    二公子悄声在长公子耳畔提点一句,长公子目光微凝,唇角轻扯,并未笑出声。

    今时此宴,长乐周身只剩温柔。她虽话不多,却心事暂落。偶有走神望向廊外时,若有人搭话,必回以温柔颔首,眸光不时扫过众人。

    这是长乐此生最显柔婉的时刻了,与往日冷淡判若两人。

    贺兰澈心中畅快:

    这里不在晋国,是他的主场,无人再言长乐与林霁“璧人一双”,

    今日是他的生辰,亦无人再论神医与长公子“天生一对”。

    可惜早怎么没想到请个文客来当场润笔,为昭天楼三公子生辰宴发个邸报?

    哼,月宫神使与邪恶萌兔,才是真正的天意安排!

    【作者有话说】

    长公子、林大人:[白眼]看在你过生日的份上就算了

    第120章

    时值暑中,建章阁宴厅内两门洞开,西临湖景,东倚山峦。长乐忽又见一架“手摇风扇”,正由侍女徐徐摇动,送来满室清凉。

    宴中布设花艺,膳品除寿桃、寿饼、长寿面外,多是解暑开胃的凉菜。

    桌上其余五人常来常往,并不拘谨,闲话不多,亦无繁文缛节,几句寒暄便开了宴席。

    长乐首次见到贺兰澈的伯父——那位传闻中的邺城大军师贺兰棋。他始终沉默,满座中唯有他不与自己搭话,众人也鲜少主动与他交谈。

    因贺兰澈的家人只有午宴在场,这菜色便颇合长辈口味。首道菜“水晶脍”,以驴皮冻雕成寿桃形,内藏蟹肉与荔枝,盛于冰山之上。

    贺兰澈率先将顶上那块甜蟹肉挑给长乐。

    众人见怪不怪。

    第二道“将军卸甲”,是去骨烤羊腿裹酥皮,形似甲胄,由贺兰澈的父亲亲自为大家操刀拆解。

    最嫩的羊肉自然是由他父亲分给了他的母亲,贺兰澈有样学样给长乐挑。

    众人见怪不怪。

    第三道菜名“八卦豆腐”,据说是大军师为侄儿特制,他推却公务,一早就为此忙碌。此菜极有讲究:将豆腐雕成八卦阵,内藏八种馅料,以热汤浇灌时,豆腐会按“乾坎艮震”顺序开花……

    大军师沉默着递过勺子:“给。”

    贺兰澈接过勺子亲自浇汤,没想到将豆腐冲烂了,八种馅料糊作一团。

    “诶?”大军师没想到,又“嗐”一声后,便坐回原位,不再多言。

    第四道主菜是“凤还巢”,是将酿鸽子藏于雀巢状酥皮中。没有人吃。

    汤品则是“昆仑雪耳羹”,这道菜的食材其实是家里带来,请御厨加工的,据说爷爷奶奶常从天水寄银耳、红枣过来,坚信别处买不到这般上好的品质。另有一份“胡麻炊饼”,饼中夹着肉脯,与桌上精致小菜格格不入,唯有大军师大口大口吃得最欢。

    饮品颇为丰富,邺城人素来好饮酒,不似镜大人那般提倡聚会饮奶兑茶的风尚。故而桌上摆了葡萄酿、胡桃酿、玫瑰露,还有几瓶陈年御用枸酱酒。

    众人皆知枸酱酒,其别名为“毛台”。据传昔日汉武帝遣臣出使南越,在南越王宴席上尝过仁怀一带的枸酱酒,带回令武帝饮后赞其“甘美之”。

    这桌上众人珍馐见惯,倒是不在乎,都懒得看这毛台一眼。长乐只艰难吃着贺兰澈挑来小山一样的菜,暗自思忖:若辛夷师兄在,定会将这瓶毛台收走。

    贺兰澈的母亲孟夫人为他备了一罐梅子酱,用小盏细细分好,散在每人碗畔,可蘸百菜,爽口开胃。

    “他们都知这梅子酱的滋味,你还未尝过,试试我母亲的手艺?”

    他说罢,先分一小块炊饼蘸了梅酱,奇怪的吃法。长乐慢吞吞咬了一口,笑夸道:“好香。”

    实则炊饼中夹的羊肉膻味,在她已失味觉的口中被放大,险些吐出来。她怕贺兰澈再为她夹菜,便自己动起了筷子。

    *

    按午宴后的安排,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