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鬼捉鬼,我赚钱》 60-70(第15/21页)
凉州神乌军军使窦缙大将军率领会州乌兰军、肃州玉门军与瓜州晋昌军共计两千人,奉命截击一支运送粮草的千人突厥军队。
可真等突厥军队靠近岩山,打探消息的斥候才急忙来报:这支千人突厥军队的后面,竟跟着三千突厥兵。因雪实在太大,突厥军行军的车辙、脚印以及马蹄声,悉数被狂风暴雪掩盖,故而斥侯未能及时察知。
张砚良:“敌众我寡,我们原想退回凉州城。但我们又想,若今日让突厥虏的粮草顺利过去,明日不知会有多少兄弟死于他们刀下!我们不肯走,窦将军便下令,‘全军继续埋伏截击’。”
他们埋伏在岩山一处山谷。
等突厥军经过,高处的士兵利用雪崩与滚石攻击。待*突厥军阵型大乱之际,隐藏在低处的士兵,再以火攻焚粮。
战至未时中,岩山狂风大作,暴雪茫茫不见人影。
残余的两千余突厥军反应过来,伺机偷袭。
万幸,有王舆站在高处挥旗指挥:“打赢他们,我们回家!”
“窦大将军下马杀敌,被突厥骑兵包围,二十余个兄弟为救他,与他一起惨死于乱箭之下,直到死前,他们仍牢牢将窦大将军护在中间!”张砚良抬袖抹去眼泪,“三人中,第一个死的便是王舆。窦大将军死后,他为了稳定军心,带着军旗欲爬上最高处,被突厥虏的弓弩手一箭射穿喉咙,坠下山谷……”
第二个死的是虞庆。
他本来被众人护着守在最后面,可王舆死了,军旗摇摇欲坠。
为防军旗倒地,虞庆在两军混乱之际,爬上山坡,重新插稳军旗。
之后,他因护旗与两名夺旗的突厥兵缠斗,被陌刀砍死。
头颅与身子滚落一侧,不知去向。
最后才是程不识。
他战至最后一刻,眼见大胜在望,他却被两名濒死的突厥兵拖着坠下山谷。
故事讲到此处,朱砂忽地喊停:“照你所说,你亲眼见到他们死亡,但并未见到他们的尸身?”
张砚良:“对。但我敢对天发誓,他们真的死了!你们自己说说,这世上,哪有人头身分离还能活啊……”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回来的三人,是活生生的人。
可他的眼睛不会骗他,午夜梦回的那些眼泪不会骗他。
十五年后活着回家的三人,绝对不会是他当年的战友。
朱砂:“你们后来难道未曾为他们收尸?”
张砚良:“死了太多人,尸身全混在一起。我们活下来的五十余人精疲力尽,便打算回营修整后再来为他们收尸。可第二日岩山雪深六尺,那里进不去了。”
此战过后未几日,突厥兵败如山倒。
只有那些人,永生永世留在了那处山谷。
直到他来年春日离开凉州,那处山谷依然径路埋绝,人踪永断。
日后史书中,他们的名字不会被提及。
史官们的寥寥一句话,便是他们的一辈子:神凤十年冬,凉州军一千余人战殁于岩山,尸骨无存。
罗刹独自站在角落,反反复复喃喃两个字:“回家、回家、回家……”
他记得,多年前有一位师父曾说,有一支鬼族最是特别:“他们生前死后心心念念之事,唯有回家。”
“我知道了,是煞鬼!”
【作者有话说】
罗刹早先在灵州的艰难打听之路——
【第一个:徐雁声】
罗刹:“你明日去何处?”
徐雁声:“回去。”
罗刹:“回长安吗?”
徐雁声:“你问这个作甚?”
【第二个:萧律】
罗刹:“你明日回长安吗?”
萧律:“是啊。”
罗刹:“行,我们一起。”
萧律离开,半路遇上方絮:“师姐,你明日回长安吗?”
方絮:“不回。对了,会州的案子有些古怪,你明日随我去会州查案。”
萧律:“行。可朱邪都督府只一辆马车,我们占了马车去会州,玄机师姐与罗君如何回长安?”
方絮:“我明日自有安排。”
【第三个:严客】
罗刹:“你明日也要回长安吗?”
严客:“玄风师姐让我随她去会州查案,就不跟你们回长安了。呀,罗君,听说你与两位师兄无话不说,你们都说了什么啊?”
罗刹:“你问这个作甚?”
总结:有问题的是答非所问的徐雁声和最喜欢临时通知的方絮[愤怒]
第68章 煞鬼(五)
◎“重回肉身的煞鬼,不会回家。”◎
“煞鬼?”
方絮面露好奇,反问道:“何谓煞鬼?”
虽为太一道弟子,但他们确实是头回听到“煞鬼”这一支鬼族。
太一道有一本名为《百鬼录》的手札。
其中内容,乃历代门人经数百载,对捕获鬼族的刑讯记录。
鬼族阴险狡诈,无数先辈多方验证,方编纂入书。
不过,说是《百鬼录》,书中所记鬼族仅五十余支。
甚至大半只知其族名,不知其特征。
也是因此,面对知之甚少的夺身恶鬼。
他们捉鬼时,时常举步维艰。
罗刹不知方絮心中所想,当众将所知悉数告知:“民间有传言,人死二七之日为回煞之日。煞鬼又称回魂鬼,他们会在死后的第七日,重新钻进原来的身子。”
徐雁声追问:“照罗君之言,岂非人死之后,都会成为煞鬼?”
罗刹摆手:“不。只有无法回家的鬼魂,因对家的执念过深,才会成为煞鬼。”
人死后,魂魄离体。
以第七日为分界线,此日过后,魂魄要么入地府投胎。要么因生前执念,成为游荡世间的鬼魂。
每个鬼魂的执念不一。
同类的执念之间,会互相吸引,指引鬼魂前往每支鬼族的修炼之所,即鬼域。
而各族鬼王,一般会派几个手下日夜不休守在鬼域门口,接引入族的鬼魂。并教会鬼魂修炼之法,以此壮大自身势力。
说了太多,罗刹口干舌燥。
正欲讨口茶水继续讲下去,一抬头竟发现张砚良盯着他来回打量。
眼神交汇,罗刹心虚后退。
张砚良竖起大拇指,诚心夸赞道:“这位道长,你年纪轻轻,真是见多识广!呀,这长安太一道,果真人才辈出啊!”
“……”
朱砂轻咳几声:“张明府,我们今日出门早,未多食粥水,你可否去东厨烧壶茶水来?”
张砚良不知内情,乐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