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0-35(第6/15页)
样。
霍文叫江云苓说的越来越心动,于是两人等霍青下午回来后把这事儿跟他一说,霍青也觉得可行。
他们家每年贴的春联就是霍文自己写的,他也觉得挺好的。
于是霍青也点了点头,想了想,又对霍文道:“干脆你今日就写两幅春联出来,我拿去给大伯家送一副,给栓子家也送一副,也算是替你在村里扬扬这事儿,好叫别家知道你可以在家帮人写对联。”
闻言,霍文连忙点了点头。虽然这事儿还没成,但想到自己终于也可以给家里出一份力了,他激动的脸都红了几分,转头就回屋研磨写对联去了。
见他精神头这么高,江云苓弯了弯唇,一转过头,却见霍青一双眼睛正看着他。
江云苓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的别开视线,小声道:“霍大哥,你看着我做什么。”
见小哥儿的脸上染上几点红霞,霍青的眸中也染上几分笑意,道:“没什么,只是想谢谢你,为了小文,也为了家里,你都费心了。”
其实江云苓让霍文帮着村里人写春联,除了给霍文正正心气儿之外,还有另一层用意。
自从他爹娘意外离世以后,他们家的日子一落千丈,村里人待他们也不似从前那样热情了。按说小文是个读书人,村里人本该敬着些,但村里反而传出一些风言风语,甚至像王秋莲,王氏那样的人还敢三番四次的惹上门来。
这其中,除了小文身子不好,应该还有另一层缘故,那就是小文这个读书人的名声并没有为村里人带来什么实打实的好处。
村里人可不像城里那些有钱人家那般花花肠子,这过日子,能给谁家带来切切实实的利处,自然就更敬着谁家一些。人情冷暖,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爹娘刚走的时候,他们家在村里的境遇更差一些,还是他当上屠户了,村里人要找他买肉,有时还得指望他帮忙杀猪,村里人才又开始和他们家走动起来。
这个道理也是自上次小文生病以后他才慢慢琢磨出来的。
如今这样就很好。若是小文给村里人写对联这事儿真的能成,那么家家户户手里都能省下几个铜板,这实打实的事儿,村里人从小文这儿得了甜头,以后对他自然也就会尊敬几分,那么连小文也能慢慢在村里立起来。
这样的用意,即便江云苓没有明说,霍青又怎会不明白,因而心下也十分感激。
最初他将人留下是可怜江云苓一个小哥儿孤苦无依,给他一个栖身之所。却不想,自从江云苓来了家里以后,家里的日子完全变了一个样。
灶上时时温着可口的饭菜,晚归时,有人会为他在门前提一盏灯火,家里也变得更有人气了,而他,也愈发难以直视江云苓那双清澈的眼睛。
连他一开始曾想的等以后有机会要给小哥儿张罗一门好点的亲事似乎也
想到这里,霍青抿了抿唇,垂下眸,有些不自在。
那边,江云苓摇了摇头,笑了一下。如今他也是霍家的一份子,操心这些也都是应该的。
正经事儿说完,霍青搓了搓腿,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簪出来,递给了江云苓,有些不好意思:“这个,给你。”
上次江云苓的桃花木簪在山上被王金宝踩断了以后,他答应过会重新给江云苓做一个。
这一次簪首上雕的是一朵梅花,他前时听霍长宁说过,江云苓喜欢梅花,于是,他这次又给刻了个梅花的。
有上次那根桃花木簪在前,这次,再做一个他明显熟练多了,不会像上次那样一根簪子做出来连粗细都不一样,木头也有细细的打磨过,只是雕梅花比雕桃花难一些,所以他才做了那么久。
见了他手里的簪子,江云苓眼前一亮。
上回的桃花簪子断了,但他还是捡了回去,一直好好的收在他的屋里,后来霍青说会再给他做一个,可迟迟没有动静,江云苓还以为他忙的忘记了,正有几分失落,原来他没有忘记。
江云苓连忙伸手接了过来,见这次雕的还是梅花,且比上次瞧着还更逼真了,他有些惊奇,同时心里也十分欢喜。
“谢谢霍大哥。”江云苓笑盈盈的接过簪子,好生收着,打算等过年时便簪上。
见他这样高兴,霍青也笑了,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灿烂明亮。
第33章 第 33 章 年前忙碌
写对联的事儿进行的异常顺利。
霍文把两幅对联写好以后, 霍青当天便送到了大伯和栓子家。
大伯家自不必说,他们家每年的春联也都是请霍文帮着写的,又听霍青说霍文今年想在村里试着帮着人写春联, 赚几个铜板,还请他们帮着在村里人面前提一嘴,都十分高兴,忙应下了。
栓子他娘收到霍青送来的对联就更高兴了。
栓子和霍青是从小就一起玩大的, 小时候霍青常会跑到陈家去玩儿,霍青长得结实, 嘴也甜,过来时还会从家里抓把干枣栗子, 栓子娘很喜欢他, 每回霍青过来也从不吝啬, 家里甜茶, 瓜子, 果子等等, 都拿出来让他吃, 两家人关系走的近。
后来赵湘宜和霍铁风相继走了,撇下兄弟俩孤苦无依的, 栓子他娘心里还唏嘘了好一阵。
她心里疼霍青和霍文,又是个热心肠,在头几年,霍青照料弟弟日子过不过来时, 栓子他娘还遣栓子给霍青送过好几回家里做好的菜给送过来。
霍青心里记着这个恩, 所以后来待栓子他们家也比村里旁人家亲近,栓子娘平日来家里买肉时,霍青总会便宜个一文两文的, 这次霍文要写对联,霍青也先想着他们家。
霍青拿着春联去时,陈家才刚吃吃完午饭。
栓子娘洗完碗从灶屋出来,见霍青从门口进来便扬起眉笑了:“青子来了?是来找栓子的吗?他今儿不在,陪他媳妇儿回娘家去了,你明儿再过来?”
栓子和霍青同岁,三年前成的亲,如今孩子都两岁了,再看霍青,翻过年都二十了,连个媳妇儿都还没娶上,栓子娘每次想到这个就为霍青着急。
“平婶儿。”霍青见了她先和和气气的叫了一声,又笑道:“我不是来找栓子的,我是来给您家送春联的。”
又听说他说这对联是霍文自己个儿写的,给他们家也送一副,栓子娘先是有些惊讶,而后笑的更开心了,连眼角的褶子都舒展开来。
她把一双手在衣裳上擦了一下,而后又接过对联展开来看:“哟,这字儿写的,我瞧着也挺好的。”
栓子娘不识字,但能看出来红纸上的字写的十分工整,要是叫她说,一点不比城里买的差,霍青又给她念了上头写的东西。
其实霍青也不识字,都是照着出门时霍文给他说的念的。
要说这读书的事儿,倒不是霍铁风和赵湘宜厚此薄彼。
霍青小的时候,霍铁风也动过把他送到学堂念书的念头,也确实这么做了,然而霍青在学堂里学了几天,自己先受不住了。
要他跟着先生去学那些文绉绉的东西,还要一整天坐着不许动提笔写字,对他来说还不如让他耕两亩地呢,没念几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