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风雪: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千山风雪》 120-130(第14/24页)

会遇到如此顽强的狙击。速战速决未能奏效,随后的粮草与补给是个问题,便也暂停了攻战,因而这十来天,前方算是平静,并无新的消息传来。

    瑟瑟去后,李霓裳凝神又坐了良久,随后起身。

    临出门前,她对镜最后照了一番,往唇上又点一层口脂,令妆容倍加艳丽,完全盖过面色,方走出寝屋。

    身后一队婢女默默跟她来到了长公主的居前,瑟瑟正在外面等候,伴她入内之时,轻声说道:“太子来了,正行晨礼。”

    李霓裳悄然停在堂门之外。

    长公主靠在坐床之上,一旁伴着老女官。李珑正从带来的食盒中亲手捧出一盘用鎏金银碟装的糕点,由老女官送到她的面前,解释:“我听说姑母最近胃口不好,特意带了姑母喜欢的金丝牡丹酥,炸出丝缕酥壳,托糖渍的牡丹花冠。姑母尝一下,味道如何?”

    老女官笑容满面,连夸太子孝顺。

    长公主浅浅吃了两口,放下,接过帕子拭了拭唇,叹道:“我哪里是喜欢吃。只是怀念从前长安的味道而已。”

    “是。姑母放心。有姑母和阿姐,还有众多的忠臣良将,咱们迟早一定能克复长安,恢复大统,到时姑母居功至伟,天下共仰。”李珑应道。

    长公主显然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点了点头,随后闲问:“最近你都读了什么书?”

    李珑忙道:“太傅授业,教储君治国,必以《孝经》为纲,又令我摹写《天子章》,曰‘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辅以《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申明仁政本源。晨昏讲读间,又诵《礼记·大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广帝王胸襟。"

    长公主不断点头:“好,胡德永教得不错。先有孝道,再有德行,最后治国。你当铭记在心,身体力行。”

    李珑又道:“我也有勤加练习骑射,不敢有半分懈怠。如今前线有战,我也想去——”

    他话音未落,就被长公主阻止:“万万不可!你关乎国本,金贵之身,怎可冒如此风险?”

    “是。孩儿谨遵姑母吩咐。”他应道,目光微微闪烁。

    忽然此时,他似察觉到李霓裳停在门口,忙转过身,唤一声阿姐,又小心地道:“我也给阿姐备下吃食,等下正要送去的。”

    李霓裳面上露出笑容,点头入内。

    长公主示意李珑与众人出去。李珑与老女官等人依言走了出去。他行至走廊拐角处,见离得远了,面上方才的恭谨之色也消失,听到身后跟上的贴身婢女柳儿问是否还去书房上学,勾了她的下巴,轻佻地低声调笑:“上什么学,叫人牵马来,你扮我的跟班,随我出城去……”说罢,叹了口气,“等我娶了亲,怕就不方便了。那个李家孙女,她哪有你好看……”咬着耳朵,也不知说了什么,婢女一面扭着俏脸躲闪,一面吃吃地低笑:“当心叫长公主瞧见了。”

    “我姑母怕什么。你机灵点,千万别叫我阿姐知道倒是真的。她整日高高在上,人前人后端着,我看见她就心里发憷——”

    “她是你胞姊,你怕她作甚。如今再如何威风,将来还不是要听从太子的命令!”

    “话虽如此,谁知会是在何日呢——”

    李珑转过拐角,险些撞到人,抬起头,见竟是瑟瑟,登时停步。

    婢女惊恐万分,当场双腿一软,瘫在地上,不敢抬头。

    瑟瑟脸容僵硬,目光从婢女的身上,缓缓转到李珑的脸上,死死盯着。

    李珑起初也吓一大跳,面容煞白,很快反应过来,也噗通一下跪在她的面前,一把抱住她的膝。

    “姑姑饶我!我知道姑姑对我最好了!我已知错,我往后再也不敢了!”

    堂中,长公主正在和李霓裳说话:“……眼见你阿弟日益成材,姑母心中甚是宽慰。如今他也大了,李长寿的孙女就要及笄。姑母的意思,瑟瑟应当和你讲过吧?”

    “崔重晏那厮真当该死!”她切齿地恨骂了几句。“不如尽快大婚,一来稳定人心,二来,也好彰显咱们天家恩典。”

    李霓裳道:“前线有战,局面不稳,恐怕不是操办婚事的好时机。何妨延后,等战事结束再议,也是不迟。”

    长公主不满道:“这并非我一个人的意思。乃是李长寿临走前自己也点头的。”

    见李霓裳依旧沉吟,长公主走到她的身畔,附耳低声道:“你糊涂了吗?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将李长寿一家人绑紧,这样他才肯拼死,为咱们出力!人心难测,万一他若如范方明儿子一样,临阵倒戈,咱们后悔也就晚了!”

    “李刺史的忠心,无须婚事挟裹。姑母多心,恐怕反而叫李刺史心寒。”

    “你!”长公主面露恼怒之色,欲带发作,又强忍下去。

    “此事就这样了,日后再说。”李霓裳说道,“正好新筹到了一批军资,这趟我亲自送去,犒赏将士。”

    长公主的第一反应便是反对:“不行!太过危险了!而且,那种全是腌臜男人的地方,你金枝玉叶之体,怎可……”

    话未说完,她停了下来,怔怔凝望李霓裳片刻,眼眶慢慢红了。

    “阿娇,难为你了……”

    她转面,揩去眼角湿痕,吩咐人:“快叫瑟瑟去将太子请来……”

    “不必了。”

    李霓裳知她用意,是想叫李珑前来道谢,发声阻拦。

    “太子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材。可惜从小与我分开,以致于生分了。这几年我和他说了什么,他未必也真正入心。我看他与姑母颇为亲近,烦请姑母多多留意,叫他务必戒骄戒躁,万勿辜负李刺史胡太傅和一众将士与万千子民的拥戴。”

    长公主点头:“这不用你说,我自然知晓。”

    “不好了——”

    就在这时,伴着一道仓促的脚步之声,只见老女官仓皇地奔了进来。

    “不好了!出大事了!”

    老女官喘息道。

    “说是忠节小将军出事了!”

    李霓裳的心猛然一跳,迈步急冲出去。

    那名从鹿关日夜兼程赶回报讯的士兵满身血污,看见李霓裳,当场下跪,泣血谢罪。

    他带来了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

    就在数日之前,崔栩因复仇心切,不顾李忠节劝阻,带着人马出关,突袭一个探说是崔重晏粮仓的据点,不料落入崔重晏设的陷阱。李忠节为救人出兵。混战之后,崔栩带人侥幸脱身,李忠节和一队亲兵共百余人不慎落单,被截断退路,被迫退往附近的一座营垒。

    崔重晏得知消息,亲自带人包围营垒。万幸营垒依山而建,十分坚固,且入口险绝,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崔重晏一时也难以攻破。

    “崔将军数次领兵返回,想要破开包围救人,奈何重重把守,他也受了伤,又担心鹿关空虚,万一有失,只能暂时先退回守关。”

    “他说他也没脸再见公主与李刺史的面了,如今只求能救出小将军,等他杀了仇敌,大仇得报,他便自刎谢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