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汉女侯》 20-30(第6/24页)

似的:“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陛下有千秋功业,接臣高宴,臣凭借着微薄的才能得到奇遇,愿意将身心命运托付给您,为您所驱。”

    我奇遇再多,也是为了给你打工才有的奇遇,我现在向你发出求职申请,看你接不接受吧?

    话虽直白,却说到刘彻心里了。

    刘彻也明白了闻棠所求。

    她想要的,不只是钱帛富贵,甚至可能连封君这个位置也不满足。

    她还想要更多。

    刘彻笑而不语,只静静地看着她,期待闻棠接下来能说出怎样的言语。

    “闻棠生于世间,若不能建功立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身居高位的君王终于开口:“卿有封侯志乎?”

    闻棠起身,行稽首礼,拜头至地曰:“愿为陛下所使。”

    “闻卿请起。”刘彻亲自扶起闻棠。

    刘彻欣赏那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也愿意提拔他们,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大汉,所有臣子的最高目标就是封侯,文臣讲究政绩,武将则以军功封侯,就算是外戚或者和刘彻关系亲近的,想要封侯,那也要在明面上有点能力,能服于人。

    ……至于栾大的那个乐通侯,纯属刘彻后期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发癫封的,没有含金量。

    闻棠知道,在古代女人想要封侯,很难。

    但却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大汉开国至今,一共封过五位女侯,是女侯数量最多的朝代,下一个就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忠贞侯秦良玉了。

    虽然这五位女侯都是丈夫或儿子死后继承他们的军功封侯的,但至少是以自己为主体,不像后世的诰命夫人,有俸禄,没实权,仅仅是一种荣誉象征。

    那就让她闻棠来做汉朝第一个以功绩封侯的女人吧。

    而刘彻这边,对于臣子和方士,他有两套不同的考核标准。

    想来宫中当方士,这倒是不难,只要你会点什么奇幻仙法,诸如祭灶致福、斗棋相撞,再不济说点神仙故事,显得自己很有文化,就能来未央宫任职。

    但臣子就不同了,需要经刘彻问策,证明自己的文采能力,即使通过考核成功任职,在岗位上犯错了也有被罢免或降职的风险。

    总而言之,高标准,严要求。

    在策问这方面,刘彻可从来不会放水,闻棠听得非常认真,这一长串问题少说也得有千余字,而且还问得文绉绉的,她只能尽量理解题干。

    和当年刘彻策问董仲舒时的问题差不多。

    无非就是些三皇五帝,王道衰微,君主因何承受天命,灾难变故又为何而发生,怎样整顿政治,使四海之内的百姓受到滋润……

    闻棠穿越后临时抱佛脚学了点文章,能答得出来这些策问,但她的答案和那些自小启蒙学习五经的学子们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她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刘彻,估计刘彻看她就和她看乾隆那些“一片一片又一片”的烂诗差不多。

    昧着良心都夸不出口的那种。

    但问题不大,她可以文抄公。

    “为官者,当思于如何使万民安泰,四境归顺臣服,考虑如何安抚他们……”

    这是整顿政治要考虑的前提,答案出自宋代翰林学士王禹偁的《待漏院记》。

    “臣闻求木之长者……”

    这是中间过程,答案出自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咦,闻棠突然意识到自己才刚下决心以后不只唐太宗一个人薅,结果现在又把他臣子的疏拿来用了。

    最后用韩愈的书来收尾:“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

    这样就成功拼出来一章拼好文了。

    她发现,说完之后刘彻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亮的堪比闪光灯。

    “大才,大才,闻卿真乃不世之材也!”

    如此优秀的天才,必须得留在长安啊,这世上除了朕,又有谁能驾驭的了闻卿的才华呢?!

    十四岁,正是好年华,年轻、蓬勃、富有朝气,关键是……有精力给他干活。

    和历史上大部分有野心的皇帝一样,刘彻经常集邮人才来给自己打工,甚至如果人才不来找他,他还会主动去寻人才,譬如卫霍去世后,朝中人才凋零,他就非常急切地发布了《求茂才异等诏》搜罗人才。

    除了四处搜罗人才,他也挺喜欢养成人才的。

    成功案例包括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

    是的,虽然卫青和养成这两个字很不搭边,但是他第一次出征之前可是切切实实当了好几年的建章监,掌管建章营骑,甚至可能上林苑里人手不足的时候他还会兼职训练兵马。

    是正正经经的科班出身啊,该有的考核也一个没少!

    所以有时候刘彻挺想不明白的,为什么一些大臣会觉得仲卿打仗全靠运气。

    现在,刘彻找到了新的养成系人才。

    广牧君!

    除了求长生,他现在还非常想要和广牧君探讨一下韩愈的文章。

    诸如古时尧舜的教化的功绩,修明政治各种礼制、音乐、刑法等,使为天下所称道……

    各种各样的策问层出不穷,闻棠依旧是拼好文应对。

    四杰三苏张居正……

    文章,拿来吧你!

    问到最后,闻棠实在是不想再策问了,她不明白之前不是已经铺垫了好多酒精、红糖、棉花之类的新奇物件儿,而且刚才也说过自己记有许多利国利民的百工典籍,刘彻怎么不问这些?

    那是因为刘彻已经完全沉浸在和闻棠的谈话中了,其实他一直都没忘记,只是想要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给自己预留了一整天来见闻棠,这期间都没有政务要处理,时间充足,就先将这些给搁置了。

    一会儿再问也不迟。

    但如果刘彻现在朝窗外看去,就会发现外边已经暮色四合,马上就要到黑夜了。

    从日上中天谈到天色昏暗。

    看得出来刘彻很沉浸了。

    随后也t可能是他良心发现,也可能是察觉到闻棠说话的语速越来越慢,以为她是饿了,终于示意在一旁服侍的内侍送来飧食。

    给皇帝吃的,都是这天底下最精细最美味最珍贵的饭菜,就连盛饭的炊具也精美昂贵,再加上刘彻有意向闻棠展示,似乎是想让她看看自己所食和仙人所食相差在哪儿,所有掌管天子膳食的太官令和准备瓜果、米粮的汤官令导官令都卯足了劲儿准备出最丰盛的一顿餐饭。

    光是用餐之前那些奉餐布菜的侍者们的架势就足够大的了,更别说后面各种丰富食物和浆饮,新鲜青菜和瓜果,使者说的果然没错,和面前这些相比,那日来长安途中的飧食的确是简陋了些。

    但在闻棠看来这就是一桌有期徒刑从半年到十年的珍惜保护动物,还是里面会有许多细菌病毒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