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道医: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道医》 120-130(第4/14页)

落。众人在耆老与知州的带领下,先向殿中孔圣人的画像与牌匾磕头行礼,再将酒菜与果盘等贡品供到香案上,然后才能依次就座。

    苏衡在家中时,三餐规律,铁打不动,连带着苏家人如今全部养成了饮食规律准时的好习惯。到了饭点,不用人催,肚子自己就开始鸣鼓喊饿。苏洵今晨早起,没来得及用朝食,现在被繁琐的乡饮流程绊住,眼看着就要到了平日用午食的饭点,他感觉自己已然饿过了头,脸色越发板正严肃。

    其余举子见了,纷纷在心中赞叹。不愧是苏明允,君子端方,一丝不苟,礼节丝毫也没有错漏。殊不知,苏洵只是因为过了饭时无法用饭,心情不好罢了。

    殿中孔子像前的香案下面整整齐齐摆着今日饮宴所需的酒水与酒具。侍者跪于在地上,取出酒杯,放到水桶内的清水中上下盥洗三次,再用酒勺从酒樽里舀酒,将数十盏酒盏一一斟满,依次送到众人桌上。知州举杯,众人共饮。饮罢方可动筷吃菜。

    苏洵用筷子夹起已经冷了的饭菜,送入口中。然而,还没吃几口,下一轮敬酒又开始了。侍者将众人案上的酒盏收回,放入水桶中重新盥洗,再用酒勺打酒,重复上一轮的流程。就这样,收杯、洗杯、倒酒、端酒、敬酒……如此这般进行几轮之后,苏洵被搞得胃口全无。本来那些冷了的菜肴就不好吃,还要吃几筷子敬一次酒,烦人至极。

    好不容易熬到宴席结束,知州却站起身,要开始发表讲话。

    苏洵:“……”

    等繁琐的乡饮终于彻彻底底结束后,苏洵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跟在队伍后面出了孔庙。

    “阿父!这里!”站在树下等候的苏轼一眼就发现了苏洵,跳起来招手。

    苏洵走过去,发现苏轼怀里露出来半拉包装纸,这是眉山县最有名的那家点心铺子的包装。

    伸手,摸走,拆袋,进食。苏洵吃下一块香软可口的枣酥,烧灼的腹部总算缓了过来。

    “阿父,这是我好不容易才省下的点心!就两块,全被你抢走了。”苏轼发出抗议。

    “再给你买。”苏洵说着把另一块枣酥也吃进了肚子。

    “阿父,是乡饮宴上的饭菜不好吃吗?”苏辙瞧出一些端倪。

    “别提了,就是一些冷羹冷饭还有几杯酒水。”苏洵折起包装纸。

    “那我们快些回去,让采莲给你下一碗鸡汤面。”程氏心疼道。

    “好。多谢娘子。”

    乡饮结束,苏家打点好全部行囊,一家五口人还有采莲、青枝、金蝉三位侍女便一齐登上了离蜀的航船,驶往苏衡所在的京城。

    紧赶慢赶,苏家人总算赶在除夕前到达了京城开封。

    第124章 第124章苏家进京

    晨光熹微,朝露待晞,冬日的早晨透着彻骨的寒意。在这样的冬晨里,暖融融的被窝才是最好的归宿。腊月的开封城似乎比其他时候都要慢上一拍,冬日慢一拍升起,居民慢一拍醒来,烟火慢一拍升起。不知是因冬风太冷亦或是岁末将至,满城的烟云都变得慵懒起来。

    然而,位于皇建院街的苏氏养生馆却好似不畏冬寒,日头刚升起,悠远的乐音便伴随着清晨的鸟啼响起,清心,宁神,吹散了冬日清晨的幻梦。

    “第三式,白鹤亮翅。十三官人,手还要往上再抬高一点。”清冷好听的声音在苏氏养生馆西北角的金梅园中响起,那是苏衡在纠正赵宗实的动作。

    入冬后,皇建院街的苏氏养生馆推出了冬日锻体项目,依据客人的喜好,可以选择学习八段锦、太极拳或五禽戏。教学的地点就在新建好的金梅园中。

    皇建院街分馆以北原是一家马行。那马行是前店后院的布局,前头卖马,后头养马。几个月前,马行主人因为老家出事,匆匆挂牌将铺子转租。苏衡见价钱合适,便租了下来,做了一番改造。如今,这铺子前头是针灸堂,由谢思危坐镇,后头则是金梅园。

    金梅园中种满了名为“玉玲珑”与“卷瓣金盘”的上品腊梅,前者温润如玉,后者绚烂如云,两个不同品种的腊梅以太极图的布局分种两边又浑然如一。在两片梅林中各建了一座供人休憩赏花的八角亭,位置正好是太极阴阳鱼的鱼眼处。苏氏养生馆的客人们都对这座设计精妙的金梅园赞不绝口。在这样的雅致景色中练习锻体操,想来也别有一番意趣。

    范仲淹等人早在边关时就已经被苏衡监督着学会了八段锦,因此对另外两个锻体操更感兴趣。苏衡便当着众人的面将太极拳和五禽戏分别演示了一遍。

    金梅园中,花开如云。苏衡穿着一身宽袖道袍,衣袂翩飞,拳风过处,碎金落满地。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缓慢却有着玄妙的韵律,举手抬足之间,似有看不见的“气”在缓缓流淌。

    赵宗实看得眼睛都亮了几度:“苏道长,我要学这个!”

    自打那次被他娘子撞破他

    偷偷带着长子去苏氏苏轼药膳堂打牙祭,赵宗实就彻底放开了。多亏他娘子被药膳堂的美味俘获,特许他每三日可以出来用饭,这事儿算是过了明路,他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出来了。苏氏养生馆就在药膳堂对面,赵宗实闻名已久,但一直被各种事情绊住没去成。况且,苏氏养生馆的号比药膳堂的还少,他总不好每次都去“借”那些朝臣的青玉牌。

    幸好,苏氏养生馆新推出的这个冬日锻体项目,名额增加到了三十个。赵宗实运气好,抢到了。

    “十三官人,您走神了。”苏衡的声音再次在耳畔响起,清泠泠的声音让赵宗实飘远的思绪立即回束。他已经学到倒数第二式——十字手了。

    “阿父!”等赵宗实终于将一套太极拳完完整整打完,穿得跟个圆乎乎,糯叽叽的水团子似地赵顼啪嗒啪嗒地跑进了园子,“阿父,您好了吗?阿娘来啦!”

    赵宗实徐徐收势,待气息稳定后,这才无奈道:“来了来了。”

    “衡哥哥!”小包子赵顼仰起头乖巧地和苏衡打招呼。

    “嗯。”苏衡垂眸,从荷包里摸出一颗梅花糖递过去。

    “谢谢衡哥哥!”赵顼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他最喜欢衡哥哥了,衡哥哥长得好看,还会做很多好吃的糖果点心!

    赵宗实牵着长子寻他娘子去了,其余客人则乐呵呵地离开金梅园,往对面的药膳堂走去。清早起来打了一套太极拳,这会儿定然腹中饥饿,正好去药膳堂领一份免费热乎的朝食暖胃充饥,这算是给参加冬日锻体客人的一个小福利。

    苏氏养生馆的冬晨就在客人们离去的说笑声中步入尾声。而就在离开封不远的一座小镇中,赖床的苏轼才不情不愿地在弟弟苏辙的呼唤下起身。

    “二哥,日头已经升得很高了,你再不起的话,阿父待会儿又要训你了。”苏辙坚持不懈地推了推床上鼓起的小山包。

    小山包摇晃了几下,伴随着窸窸窣窣的声音,苏轼把脑袋探出厚被子外头。冬日的寒气瞅准时机扑面而入,苏轼被冻得一个激灵,嘴里叫出了声:“嗷!好冷!”

    “换上冬衣就不冷了。”苏辙好声好气地哄道,他甚至连苏轼的冬衣都帮帮搭配准备好,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床头。若是不看年龄,恐怕谁都以为沉稳温和的苏辙才是二人之中的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