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100-106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100-106(第2/13页)



    女郎独自出神,向萍随侍左右,忽而从贡院门后见到一道熟悉身影。

    “三姑娘安。”秦让客气一礼。

    顾宁熙望去,她带着个糖画的金元宝,就这般再度踏入了贡院。

    “怎的来了此处?”

    正堂下,陆憬方屏退贡院官员,听见侍卫回禀时有些意外。

    他心中隐隐有猜测,故而派了秦让前去。

    顾宁熙道:“随意走走罢了。”

    明安堂离贡院不远,她也只是漫无目的地闲逛,不知不觉就到了这里。

    风吹动女郎裙摆,陆憬手中暂无要事,二人并肩行于廊下。

    顾宁熙有些意外,瑞王甚少参理朝政。可以说他是韬光养晦,保全自身,也可以说他是对朝中事务实在无甚兴趣。

    “瑞王求情求得倒是高明。他道你曾随陛下往江南赈灾,又修撰鱼鳞图册,总有些苦劳。功过如若能稍稍相抵,恳请陛下从轻发落。”

    “先前先帝驾崩,瑞王自请前往康陵守陵,朝中上下颇为赞许他的孝道。他有理有据为你求情,陛下便将你的流放地从黔州改为了房州。”

    虽然同是流放,但房州富庶,多为达官显宦放逐之地,比之黔州可谓天差地别。而且官员若贬谪房州,是仍有起复的指望的。

    虽说顾宁熙已经没了可能,但瑞王这份人情她依旧心领。

    如今一百零八日守陵期满,瑞王不日就该就藩。他的封地是仁宗在世时亲自定下的,汉阳富饶之所,离京畿亦不算遥远。原本瑞王早两三年便该前往封地,只因先帝宠爱,兼之先帝自感龙体欠安,故而将瑞王就藩的时间推迟了一阵。

    大晋惯例,凡亲王就藩,允准朝中文武百官前往王府行辞礼。

    毕竟日后再难相见,瑞王前日还于酒楼设宴,宴请昔时好友。

    顾宁熙知道谢谦自幼在宫中为陆憬伴读,与瑞王也有几分交情。

    “席上瑞王多喝了几杯,向我提到你,说——”谢谦学这位王爷的语气,自己都有些好笑,“昨日本王见到了宫中的宸妃,你别说,她与长瑾竟有五六分相像。”

    顾宁熙失笑:“他真是一如既往的好眼力。”

    谢谦不自觉随她笑,欲言又止时,隐下了瑞王的后半段话。

    那时瑞王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临别在即,说话少了顾忌:“本王就想,果然皇兄喜欢的是长瑾这一类的美人。”

    他握着酒盏的手一顿,旁敲侧击试探几句才确定下来,瑞王指的单单是样貌,并未识破顾宁熙的身份。

    “你在江南没发现吗?”瑞王言语间不无得意,“江南赈灾事毕,皇兄劳苦功高,父皇……命本王出京三百里相迎。”

    言语间提及先帝,瑞王又是一阵感伤。他借酒浇愁许久,方接上前时话语。

    “那会儿本王瞧皇兄待长瑾,并不同于对寻常官员。”他不知如何形顾,“总之就是不大一样,亲近些,温和些。”

    瑞王干笑两声,尤其长瑾摆明了是舅舅的门生。

    谢谦沉思,回忆起的几桩江南往事却是关于其他的。

    “你在想什么?”对侧人显然走神,顾宁熙出声提醒。

    “我……”谢谦未想好如何应答,好在阶下侍从们的行礼之声中断了这一场对话。

    二人皆起身,各自行礼:“臣叩见陛下。”

    “陛下万福。”

    此间视野开阔,顾宁熙知道陛下与宣国公世子有正事要议,便一礼先行告退。

    她想了想,上一回三人聚于一处,都忘记是何光景。

    风吹动女郎鬓边步摇,谢谦很快收回目光。

    在宫中数月,往来礼仪之中,她十足十有了贵女模样。

    明月高悬,万籁俱寂。

    御榻上云收雨歇,顾宁熙合了眸,被陆憬拥入怀中。

    她还未睡,陆憬在她额间映了一吻,出声道:“过些日子回京,可以绕道去一趟北寿山皇陵。”

    “我们去拜见母后,好不好?”

    月光照亮了锦帐,停顿的那两息竟是如此漫长。

    “好。”

    简单利落的一个答案,顾宁熙在陆憬怀中寻了个更舒服的位置。

    “皇后娘娘从小就认识我,应当不会觉得奇怪罢?”

    “不会。”

    陆憬闻见她发间馨香,难以言喻的满足之感充溢心间。

    相拥而眠,顾宁熙靠在他身前。

    她想,她的命数大抵便是如此吧。

    其实已经比前世好上许多。

    若是……命运能够更改——

    她更愿意去改他的命啊。

    第 102 章   撞破

    十月下旬,圣驾提前回銮,中途三日绕往北寿皇陵。

    文武臣工由豫王相领,归京日程如常。

    孟冬时节,北寿山区草木枯黄,溪水潺潺流动。

    此地山环水抱,集天地之灵气,乃太上皇亲自择定的大晋皇陵所在。

    积云峰下,太上皇的庆陵已修建十二年有余,尚未如数竣工。

    懿文皇后的陵寝在帝陵右侧,陵官祭祀洒扫,恭谨肃穆。

    在具服殿中稍加休整,陆憬与顾宁熙分别更了衣冠。

    献殿中奉陛下旨意,一应祭祀仪典已预备妥当。

    阳光穿破层云,灰蒙蒙的天渐渐亮了起来。

    顾宁熙与陆憬偕行,阳光照在周身,暖意融融。

    正殿中悬挂的懿文皇后的画像是她年轻时的模样,与顾宁熙记忆中明丽倾国的王妃娘娘如出一辙。

    她接过礼官递来的三烛清香,这一回并肩跪在了陆憬身侧的蒲垫上。

    画中的懿文皇后笑容怜爱,温柔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对小儿女。

    陆憬含笑,母后自小便喜爱粉雕玉琢的元乐,一定也很欢喜这桩姻缘。

    他早便该带着元乐来拜见母后的。

    顾宁熙执了清香,随陆憬一同叩拜。

    懿文皇后芳华早逝,顾宁熙愿她在天之灵,能多多护佑身畔人。

    清香袅袅,有如龙行直上,乃大吉之兆。每月逢五逢十的日子,宁远伯照例来松雅院用晚膳。

    家中几个姑娘皆在,顾宁熙到得最晚。因是家常席宴,都是各人点了自己喜欢的菜式。

    用膳时分,说起姑娘们的亲事,与宣国公府的姻缘似乎已不在秦氏考虑之中。

    宁远伯府的门第本就比国公府差上一截,若非秦氏与谢夫人交好,两府年节也不会频繁走动。

    这桩婚事要是谢世子有意,倒是可以顺水推舟发展。如若不然,还是彼此体面些为好。

    顾府的姑娘也不是非要赶着上嫁,白白跌了身份。

    秦氏再清楚自己的小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