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60-70(第13/21页)

能与女儿一同做月饼。

    晴朗的夜幕中,一轮圆月洒下柔和光辉。繁星点点,清风习习。

    沁兰院中的下人们得了夫人赏的月饼,若不当值都能回房早些休息。

    顾宁熙靠在母亲身畔,陪母亲赏月。

    面前小案上摆了三五盏精致点心,孟夫人看着女儿年轻明媚的面庞,搭了她的手,心中是无言的满足与欢喜。

    顾宁熙对母亲粲然一笑,再没有什么比眼下更幸福的光景了。

    清风朗月,伴人好眠。

    梦境中,同样也是这般皎洁的月光。

    天上明月高悬,地下宫灯璀璨。

    应邀的文武官员们携家眷候于殿中,满面春风。今岁丰收,又是陛下登基的第一年,昭明殿前的中秋宫宴办得极为盛大热闹。

    太上皇与太上皇后在西处的德宁宫颐养天年,早早就传了旨意,不来赴中秋宫宴。殿中的尊位仍旧空着,陛下与贵妃娘娘尚未驾临。

    说起这位独得圣宠的贵妃娘娘,朝中许多人都与她相识,或者说,曾同朝共事过。

    贵妃娘娘出自宣平侯府。原本废太子兵败,顾氏一门作为废太子的拥趸,门第岌岌可危。在如此风口浪尖时,顾家的二郎君顾宁熙又被指认是女扮男装,罪犯欺君。数罪并罚,无需新朝另寻罪名,人人都以为顾家倾覆再难挽回。

    不曾想当今陛下登基后的第二道圣旨,竟是将顾宁熙纳入宫中,册立为贵妃。一夕之间,顾家多了一张保命牌。在新帝清算东宫余党时,顾家除过罪有应得之人,竟勉强保住了门楣。虽说顾家在朝中地位大不如前,但已然是皇恩浩荡。

    宣平侯府当下没有子弟出仕,陛下对侯府毫无优待。然对后宫中的贵妃娘娘,却是出乎意料的恩宠万千。陛下登基至今仍空悬后宫,唯有贵妃娘娘一人。

    陛下无心纳妃,朝中也没有人敢劝谏。

    琉璃宫灯折射出华美光芒,由远及近,内侍声声唱和:“陛下驾到,贵妃娘娘驾到。”

    满殿宾客齐齐恭敬行礼:“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贵妃娘娘千秋。”

    难得见祈安这等失意模样,明德帝又忍不住有些想笑。

    这在外头受了情伤,还知道想家了?

    他倒真想见见那女郎,竟能让他的祈安魂牵梦绕至此。

    陆忱一扬马鞭,说罢也不等身后人,能日行数百里的宝驹一骑绝尘。

    不出一日的工夫,昭王殿下便已将事情安排妥当。

    王府书房内,茶水刚放至四五分凉。

    秦钰从昭王殿下话语中听明白了顾大人的意思,稍加沉吟。

    陆憬接着道:“元乐有言在先,并非是秦家姑娘不好,而是他们二人间差些缘分。”

    其实前日在望云楼中,秦钰已隐隐看出了两分。顾大人对妹妹无意,之所以一直照顾妹妹,不单是因为当年的同窗之谊,也因为顾大人本身就是良善之人。他对妹妹并无别样的情愫,此事只是妹妹一厢情愿。

    姻缘之事不可强求,陆憬道:“元乐也是一番好意。与齐国公府结亲对他而言有益无害,但他不愿秦家姑娘卷入侯府纷争。”

    陆憬递了一封书案给秦钰,先前元乐与南安侯嫡女的旧事,他早就命人查得一清二楚。

    秦钰阅罢,难怪母亲着急此事,想要嫁入宣平侯府的姑娘还真不少。

    利弊权衡清楚,宣平侯府的后宅确乎不好相处。

    秦钰对这桩婚事本也有犹疑,原本想着若顾大人真心爱护妹妹,那妹妹的付出还是值得的,他亦会在婚后帮扶他们。

    但顾大人既体面地婉拒了此事,婚嫁本就是你情我愿,秦钰不会多介怀。

    陆憬道:“除了元乐,京中你若是看中了哪户人家,本王皆可相助。”

    “臣谢过殿下,多谢殿下费心。”

    秦钰不无歉疚,本是两府的私事,竟将殿下卷了进来,为他们周旋。

    好在事情告一段落,秦钰瞧淡然品茗的昭王殿下,不由想到些旁的无关紧要的细节。尤其他方才看昭王殿下说话的姿态,倒有些……有些?

    秦钰实在形容不出来,不过当“正宫风范”四个字浮现在他脑海中时,他自己都笑了,觉得真该趁闲暇多读几本书。

    他低头喝茶,思索回去该如何与妹妹和母亲交代。

    月明星稀,王府寝殿中的陆憬辗转难眠。

    他一闭上眼,耳中就响起白日戏台上咿咿呀呀的迂腐唱词,还有丽娘与表兄深情脉脉的对视,还有丽娘拒绝权贵的决绝目光。

    什么表兄表妹,什么青梅竹马,荒唐,太荒唐了!

    月光照入殿宇,后半夜仍未入眠的昭王殿下猛然坐起身。

    ——不对啊!

    他孟铭轩四年前才入京,与元乐相识不过三载,算哪门子的竹马!

    真要论与元乐一同长大的情谊,论青梅竹马,分明他和元乐才是!!!

    第 68 章   竹马

    白日里看了出女扮男装的戏,顾宁熙心底憋闷得慌。

    分明是惊才绝艳的女郎,已经足够在朝堂立足,做出了一番成绩。怎么一恢复女儿身,就要主动回乡嫁人了呢?

    表兄再好,哪里比得上自己可靠。

    顾宁熙想不明白丽娘的抉择,偏偏这出戏近来在京都还很是风靡,昭王府的戏台上会唱《半生缘》倒不足为奇。

    原本第二日顾宁熙不打算再去听戏,但毕竟是昭王殿下给她下的帖子,她还是如期赴约。

    晨起才到工部,路过中央尚书大人的值房时,顾宁熙瞧他的房门闭着,像是在与人议事。

    顾宁熙回到自己的值房坐下,接着做前日未办完的差事。

    此事周郎中要得有些急,顾宁熙赶着进度,估摸着后日就能交还给他。

    直忙到巳时,顾宁熙去窗前站了站,发现尚书大人的房门还未开。

    她忍不住小声问向同值房的何主簿:“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啊?”

    何主簿与她年岁相仿,二人在工部常一起办差。

    “昨日就开始了,”何主簿消息灵通些,“哦对,元乐兄昨日在惠文堂。我听说与周郎中有关。”

    周郎中是他们的上官,办事勤谨,资历深厚,就是可惜仕途缺了些运气,四十岁上下还只是正五品的郎中。不过他在工部很有口碑,侍郎大人也很器重他。

    顾宁熙笑了笑,想起上回周郎中还赞她刻苦。但其实周郎中才是工部最勤勉之人。好几回她下值时,周郎中屋中的烛火还是亮着的。他一向如此兢兢业业,工部中人都习以为常。

    既开了话匣,何主簿也允许自己放下手中的公务,稍稍休息一二。

    他说起几件近来京都的大小事,有些顾宁熙知道的,便与他交谈几句。

    何主簿又道:“你听说了吗,昭王殿下昨日好像回京了。”

    “是吗?”周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