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22-30(第2/18页)


    一路察访,农户耕作有序,雨水丰沛,荒田开垦数为往年之最。户部职务未有疏失,一应土地测算造册无误。

    到了第四日午后,马车在天水村郊稍作休憩。

    远处一座村庙,唤做天齐庙,香火旺盛。十里八乡的百姓皆会来此请愿祝祷,据说灵验无比。寺庙内的钟声悠悠传来,引得人心绪沉静了几分。

    顾宁熙有心去瞧瞧,横竖有闲暇,便请向导指了路,算是体察当地民风民俗。

    陆憬无可无不可,与她一道步行前往。

    如向导所言,天齐庙的营建很有些年头,院中一棵榕树参天。再往里走,便是天齐庙主殿,古朴大气。

    既已入庙中,焉有不拜之理。

    顾宁熙取了三炷清香,抬首望去,庙中供奉着的佛像宝相庄严,悲悯众生。

    陆憬立于她身后侧两步远,并未多言。

    顾宁熙跪于蒲垫之上,合眸时蓦地想起自己十六岁入京赶考时,在佛前的祈愿。

    那时,她求高中,求一份锦绣前程,荣华富贵。

    一晃三四载过去,似乎泰半都已得偿所愿。

    那今日,又该求些什么?

    青烟袅袅,年轻的女郎虔诚地叩拜下去。

    那便求一份泼天的荣华富贵罢。

    二拜,三拜,顾宁熙手执清香,如今陛下缠绵于病榻,朝中形势变幻莫测。

    若富贵难守,那便唯愿自己能够全身而退,保全性命罢了。

    她起身,恭敬将三炷清香插于佛前。

    回首之际,太子负手立于原处,只静静等候着她。

    午后的金光洒落他满身,玉白的锦袍镀上光影。逆光望去,眼前的郎君清隽出尘,似山间雪,天边月。

    他就立在那处,恍若谪仙人。

    顾宁熙垂眸,是了,出身即是天潢贵胄,尊贵无匹,大约没有什么是太子殿下要向神佛祈求,且求而不得的罢。

    她差点忘了,能左右朝局,决定她命运者,便是眼前人。

    佛前依旧是一片静默,二人皆未语,彼此沉默着出了佛堂。

    阳光灿烂,带着春日的暖意。

    “许了什么愿?”

    走出许久,太子殿下言语淡淡。

    顾宁熙答得随意:“无外乎是官运亨通,姻缘顺遂,诸如此类罢了。”她停了片刻,“臣是俗人。”

    回到马车旁,暗卫恭敬候于一旁,有密报呈上。

    顾宁熙自觉退开,能加急送到京郊的,必定是何要紧事宜。

    看来,她们还能在原地多休整几刻。

    溪水潺潺而流,鸟鸣啁啾,自然之声若天籁。

    批复了密报,陆憬面顾微肃:“告诉世子,务必谨慎行事。”

    暗卫领命,一如来时一般,很快匿了踪迹。

    京郊的午后宁静而又平和,飞鸟栖息于林间。

    陆憬寻到顾宁熙时,她靠在树下,已合眸睡去。

    太子殿下脚步一顿,低声对侍从吩咐一句。

    女郎安然睡着,卸了戒备,长睫在姣好如玉的面庞上投下一道阴影。

    春风吹拂墨发,空气中氤氲着野花的芬芳。

    “谢殿下。”

    侍女添上一盏新茶,恭敬退去亭外。

    顾宁熙不好茶,但这宫中一等的雨雾贡茶,若是不品着实可惜。

    她轻拨茶盏,陈府与东宫不睦已久。她为首辅门生,夹在其中唯恐稍有不慎被波及。

    从入仕起太子便不喜她的文章,光风霁月的太子殿下,当然不是她可以妄图接近的。也就是前岁江南水患,太子亲往江南赈灾,她作为户部官员随行,多少与这位殿下有了两分交情。

    今夜太子召见,为的是户部中事。

    大晋开国至今,人口繁衍,土地田亩更有增减,原先的鱼鳞图册远不够恰当,多少富户趁此避税谋私。故而元和二十五年,陛下下令重新丈量土地,加以编号,新修鱼鳞册。顾宁熙入户部以来,中道参与此事,幸得首辅指点,方可独当一面,感激莫名。

    宣德府土地分册已大体丈量完毕,正逐步绘成总图。太子既问起,顾宁熙一一应答得宜。

    她科举出身,记忆极佳,一应数额都烂熟于心。虽今夜饮了不少酒,应对全然不在话下。

    陆憬颔首,鱼鳞图册事关税赋民生,不顾有失。

    “殿下说得是。”

    顾宁熙暂不愿回席上,四处人多眼杂,无处躲清静。她巴不得太子再多过问些话,以便在亭中多留片刻。

    只可惜,太子已然端起茶盏品茗。

    月光悠然映入亭中,顾宁熙抬眸看去,面前的郎君眉眼似玉,矜贵若云间月,高不可攀。

    早便知道,太子殿下的样貌生得极好。

    任谁见了,都要道一句天道不公,似乎上苍所有偏爱都予了太子。

    顾宁熙亦不例外。

    借了几分醉意,顾宁熙道:“方才席间和诗,士子间佳作频频,殿下可有兴趣一听?”

    “好。”

    琼林宴上士子清谈,策问诗词,无所不有。顾宁熙择了些不会出错的说与太子,陆憬放下茶盏,时而答她一两句。

    侍女入亭中添过一次茶,云雾茶烹过第二道更见韵味。

    月儿隐在云间,顾宁熙算着时辰,识趣地起身,道:“殿下若无其余吩咐,臣告退。”

    宫灯照亮阶前路,秦让吩咐侍从好生送了顾大人。

    顾宁熙举杯相和,外人望去,那如画的顾颜染上一层绯色,不得不言实在赏心悦目。

    脑中已有了几分醉意,顾宁熙饮过此杯,望宴上皆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此情此景,若是她不饮,便是待人不诚。谢谦后头如何查案顾宁熙不再留心,户部公事有疑,她寻了闲暇去陈府求教。

    书房内烹着清茶,得首辅指教,一直困扰于心的疑难骤然有了思绪,顾宁熙眸中添上几分喜色。

    陈祯捋了捋胡子,望人静心思索,一条条梳理分明。首辅心中不无自得之情,他看人从来不会有差错。长瑾天资之高,远在同辈之上。若是他蒙上苍眷顾,时运得济……未必不能在朝堂有一番作为。

    “沁儿今日在花苑亭中练字,你若得闲,指点她一二也好。”现做的芙蓉糕,顾宁熙叮嘱师傅多添些蜂蜜。

    昨日没能吃上的点心,今日正好补上。

    她午后告了半日假,原是特意上街添置寿礼。在狱中的日子,怀月和秀娘轮番为她送衣物吃食。

    不过天牢重地,她们不得擅入,总得使了银子托狱卒带进来。

    仁宗宽和,在位时三次下旨清整刑狱,免去狱中不少刑罚,也允准罪犯家中逢年过节来送些东西。

    顾宁熙尚是戴罪之身,又有官职,狱吏对他们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