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全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全文完结】(第1/9页)

    第201章 有梦想者,皆为少年

    上一次演完《礼物》, 余寻光的台词被系统给到了【8.9】的评分。按照他自己推断的,系统栏中的数据一旦达到9分以上,就应该是大师级别了。

    现在余寻光的【演技】一栏已经达到了9分, 以此为依托, 换言之让台词也上9分也不过是这两年几部戏的光阴。

    或许能更早一些——要求话剧腔还拥有大段台词的《少年之死》可不是一个好机会?

    这个剧本在前期进行初编时,潘泽永和武晨远的目标就达成了一致。潘泽永甚至找到自己以前的同学,给武晨远的剧本进行润色,将台词的语气做部分修改,更便于演员们发挥。

    导演和编剧用了什么心思, 呈现出来的便是什么效果。毫不夸张地说, 《少年之死》的剧本是余寻光背过的所有剧本里台词最丰富,最绕口的。他人又聪明, 能够轻而易举地想到《少年之死》里面的一些事的原型,不由得更加多了几分心思。挑战这种高难度, 在拿到剧本后的几个月里,除了宣传电影的那段时间,他基本上都在费心琢磨。

    这回兰玉修的评分被分到了[S-],系统送过来了三个技能:“清晰的头脑”、“演讲与口才”,还有一个被动技能:“如何让人安静地聆听你说话的艺术”。

    那个被动技在余寻光了解实践后发现,那句话完全可以说成“先比拳头再发言”。

    别看兰玉修文质彬彬,他也是信奉“拳头老大, 舌头老二”理念的。

    兰玉修是一个有野心,有能力,充满了智慧和包容心的天才少年。但如果仅仅只是把他理解为“简单”的天才,未免落入庸俗。要想理解他,就得了解他。因此余寻光为了兰玉修写了很多篇的人物小传,他甚至给兰玉修扩写了他的人生, 最后再拿去跟武晨远探讨,力求能够在思想上贴近他。

    在这个过程中,武晨远有时都会有一种“我不太了解兰玉修”的想法在脑中浮现。

    真奇怪啊,这明明是他创造的角色。

    免不了的,武晨远在这个过程中会望着余寻光出神。

    这是他和余寻光第一次合作,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余寻光的工作状态。

    认真,专注,这些词语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工作态度。武晨远无比深刻地感受到,余寻光完全是把自己的真心掏出来在太阳底下暴晒,晒化了重新塑型,注入新的鲜血,便成了他自己理解中的“兰玉修”。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武晨远没有觉得被冒犯,他当然知道演员在饰演文学剧本的角色时,本身就是给予角色第二次生命的过程。

    他只是没想到余寻光能做到他认知以外的认真。

    他免不了的又想起了《昆仑玉》。

    那是他第一次演戏,他自认为做足了准备。进组之后面对凌爽的挑剔,他不服;后来再遇到凌爽耍的盘外招,他也坚持不住。现在想想,凌爽那个人本来就龟毛,还认死理,或许真的只有做到余寻光这种程度,才能够演出令他满意的戏。

    那就能说明他错了吗?武晨远认为自己没有错。他是在用老师教的,自己看到的,大众都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剧本,甚至比起其他人,他已经足够努力了。只是人在真正见到好的东西之前,是不知道真的“好”能好到哪种地步。

    武晨远之前就想得很清楚,他那时候就是不适合凌爽这种导演。

    他那时初出茅庐,他天真,且对未来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以往了解到的是现在安逸化,演员的名气大于作品的娱乐圈。在学校时,老师也不曾用以前培养演员的手段来训练他们,他没有吃过任何苦,他遇到凌爽那种会对演员用手段的导演,无异于兔子进了老虎窝。

    他跟凌爽的恩怨早两清了,他报复了凌爽,凌爽也向他道歉。那件事两个人之间没有谁对谁错,他们的矛盾,是行为和思想上的差异放大后产生的。

    《昆仑玉》的拍摄期间发生了太多事情,导致电影完全不是一部纯粹的电影。

    唯一给人心灵慰藉的,大概是它至少是完整的。

    但武晨远每次回想起来仍旧无比遗憾,也对「阿拓」无比愧疚。如果真要说那时他对不起谁,那就只有“他”了。文艺作品从来不是什么可以随意对待的地摊货,角色同样是具有生命力的——在无数个午夜梦回中,以余寻光为参照,武晨远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用了轻浮的态度去面对阿拓,不管是准备时,表演时,还是结束后。

    话又说回来,年轻一代里,谁能有余寻光面对剧本的这种疯劲?余寻光认真得独树一帜,他能怪他做得太好吗?当然也不能呀,他只是做到了他本来应该做的事不是吗?现在武晨远也成了创作者,他如何能不明白能够遇到余寻光这样的演员他能有多幸福。

    他写出来的文字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他亲眼见到余寻光用他的汗水将他的心血凝成血肉。

    说来好笑。武晨远在真正明白“导演”和“演员”是什么的时候,曾经幼稚地想过要成为余寻光心中最好的导演。现在想来,其实那个时候他就有了“余寻光是最好的演员”的意识。人在越无知的时候会越自信,现在武晨远已经懂事了,他再也不敢大无畏地想去做什么最好演员的最好的导演。

    余寻光每一年可见到的进步都在告诉他,这世上不存在最好,只有更好。

    现在的余寻光永远比前一年的要好。

    于是他把从余寻光身上看到的点点滴滴拾起来,制作成记忆中最善良的琉璃放进大脑。余寻光的存在永远提醒着他,指引着他。他有了目标,定了心,他狠下心砍去身上在成长过程中长出来的歪枝斜干,踏踏实实地去做一根笔直的大树。

    要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要做一个行得端正的人,要做一个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良心的人。

    他强行把同学的命运揽在自己身上,以责任的重担来约束自己。

    现在,武晨远想要成为余寻光也认可的人。

    这样会不会比较简单?

    武晨远爱着兰玉修,爱着投射在兰玉修身上的自己,爱着和兰玉修有着相同品质的余寻光。

    因为这份特殊的爱,兰玉修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就已经有了形状。

    和以前接触到的角色不太一样,兰玉修的吸引人的就是他的脑力,这种脑力在剧本中通过他的“舌绽莲花”来体现。但在演绎中,如何让观众理解着这个角色的人物魅力,是一个挑战。

    余寻光为这种难度兴奋了很久,在开机之前他就找到了潘泽永或者是武晨远的空档,频繁跟他们现场表演什么叫“我有一个想法”。

    此前,余寻光向导演和编剧展示了兰玉修的八种不同的演法。

    两位主创都很捧场,有好的地方,夸夸;有不好的地方,酌情修改。

    遇到更多不稳定的地方时,余寻光需要根据对手演员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好在他最先和有重要戏份的苗连凯的扮演者武晨远确定下来。

    有前些年在舞台剧的经验,武晨远饰演起苗连凯来轻松了很多,但不是说他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