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120-130(第16/22页)
狄昭昭脑子里许多乱糟糟的知识、玩具,这次也全都跟着理了一遍。
“……所以乌香显验之法,应当属于爹爹说的第二种学问?”他皱着眉头,有点迟疑的说。
狄先裕恍惚中点头,这肯定是属于化学!
不久,庞大人又抓住一根新的线头:“无瑕琉璃房?颖悟侯此番为哪般?”他语气温和,却说着让人无可辩驳的话,“可别再说做着玩玩这种话了,无瑕琉璃价格不菲,据我所知,颖悟侯可不是奢靡之人。”
咸鱼:?
只此一次,就让两个散漫快活惯了的人,感觉到什么叫严谨到可怕。
更别说,庞大人还隔三差五来。
太复杂了,涉及方方面面,牵动朝廷人才选拔。
就像是半个朝廷的人都在宫宴中来寒暄几句一样,格物学若真要发展,等有朝一日成了气候,定会触碰科举制度,这几乎牵动着朝堂中八成以上衙门,并不是眼下看着简单,就能胡乱施为的。
若随便扯几个人来,随便培养一下,最后只能留下一团乱麻,不如不做。
故而景泰帝选了在朝中扎根颇深,有几十年阅历和经验的庞大人。
咸鱼放弃抵抗。
没多久,狄昭昭也歇菜了。
头晕眼花,觉得庞大人有点可怕的狄昭昭,心虚地跑去大理寺打听:“最近别的地界有没有什么难破的案子?”
他还是适合抓坏人!!!
准备跑路的狄昭昭很心虚,但方小石不知道,消息灵通的他,很快给出了一个案子:“就在南边,最近有个采花大盗好像还挺猖狂的。”
狄昭昭眼前一亮,有救了!
大理寺暂时还没有递上来的卷宗,但方小石就能讲得七七八八。
听完,
狄昭昭掏出这段时间积攒的十二个碎片,想了想,从小蘑菇那里兑换了两个学习包。
【叮——兑换成功:犯罪侧写】
【叮——兑换成功:模拟画像】
第128章 采花案
国子监。
张建白和齐峥正在一座八角凉亭, 一起看新一期的《小草寻亲记》
本来是打算一起找相似的点,没想到看了没一会儿,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过去。他们虽然都是京城中有些家世的孩子, 吃穿用度都不差,但还真没玩过这么野,这么稀奇的。
爬树摘果,上山捉兔,林里挖笋,陷阱抓鸡,溪中叉鱼……
小昭昭的童年,当真精彩丰富, 每天都有新乐子。
狄昭昭其实并不太会写话本, 但是新颖的题材,充沛的内核,投射到字里行间, 就足够有趣了。而且其中还有难得且不枯燥的学问, 在这个娱乐很少的年代, 不少人乐意花点钱买一本回去看看。
凉亭中,传来书翻页的沙沙声。
张建白和齐峥看着看着,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浮现出来,与他们曾经读过的狄昭昭诗文, 颇有几分相似。
倒也不是记仇, 对正是争强好胜、意气风发年纪的少年人来说, 当初毕堂考,有人空降, 在他们头顶拿了第一, 结果面都没露就跑了, 怎么能不记忆犹新?
还是个看起来比他们小一截的可爱小孩,说着无害的话,甚至亮着眼睛喊人哥哥。
堪称求学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你说,糖葫芦仙人会不会就是狄昭昭?”齐峥翻看完这一期的话本,抬头问张建白。
张建白道:“很像,鲜少有以幼童为中心展开的话本,许多话本即使偶尔写到孩童也都透着股成熟气,看着就知道是成人写的。糖葫芦仙人笔触给人感觉不一样。”
他手点出一处小草溪水中叉鱼的剧情,说:“他流传出的诗里,也写过这个用树枝在溪水中叉鱼,给人一种自由快活的感觉。”
国子监许多学子肯定猜不到,他们眼里傲气的齐家公子,还有自持刻苦的张建白,竟然还会这样记住一个人。
但此刻,两个少年郎却是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分析着糖葫芦仙人到底是不是狄昭昭这个问题。
越分析越觉得像,等看到最后,正被抢杀路人的土匪勾起愤怒,再一次看到那句“聪明的你,快来帮小草出出主意吧!”,拳头瞬间就捏紧了!
可恶!
果然和那个扮可爱、拿了第一就跑的狄昭昭一样可恶!!
当张建白和齐峥到狄府时,看到一个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少年,瞧着有些眼熟,一看就知道也是个正在进学念书的官家子弟。
看到他手上也拿着一本《小草寻亲记》,张建白问:“你来狄府所为何事?”
这名少年姓王 ,乃原大理寺王寺丞,如今刑部左侍郎之子,王元琮。
——在王寺丞的不懈努力下,从小对狄昭昭咬牙切齿、记忆深刻的少年。
偏这家伙像个滑不溜的泥鳅,每次他有点成就,理直气壮地想来见见传说中的狄昭昭,人都不在!
想起来王元琮就气,所以这次准备出其不意,直接上门。
事实上,不仅是他们,不少对格物一道有兴趣且有一定条件的人,甚至是已经在某方面做出成就的大家,都专门跑来京城。
格物一词,可不是狄昭昭提出来的,世界运行的规律和道理,也不是他独有的。
有引雷塔在先,在众目睽睽下吸引雷电,后又有《小草寻亲记》,震撼了整个圈子的同时,也吸引着全天下数不清兴趣在此的人。
将《小草寻亲记》第一篇有关雷电的小实验一一尝试过之后,或惊奇、或恍然大悟、或灵感爆发,不少人按捺不住激动,跑到京城来,试图找糖葫芦仙人和垂钓仙人探讨。
在这个以文识人,以文会友的时代,甚至不少对格物感兴趣,有天赋的人,隔空单方面将糖葫芦仙人引为知己,信件从五湖四海纷沓而来。
大部分喜格物的人想的是,糖葫芦仙人这篇故事,显然不是孤篇,后续还有不少内容,哪个沉迷此道的人不感兴趣、不心痒痒呢?
中原大地上的人自古不少,即使喜欢格物的人只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都依旧有不少人。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压根找不着人,不管他们在京城如何举办诗会、茶会,讨论小草,讨论格物,无论声势如何浩大,糖葫芦仙人竟然都能忍住不露面?!
杀到狄府的张建白三人,也傻眼了,到处都是小草和天雷的讨论,掀起的热度都还没过去,狄昭昭人呢?人去哪儿了?
***
余唐府。
官道宽畅,无山多水,热闹繁华。
从被压得平整的宽大官道驶入城中,就能感受到其中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商铺五花八门,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余唐府地理位置很特殊,四通八达,不仅陆路位置好,没有连绵山脉阻挡,连水路也能通向许多地方。
故而此地汇聚了许多南来北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