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120-130(第15/22页)

其看完,景泰帝才开口说:“诸卿意下如何?”

    从皇宫里出来的父子俩,还觉得皇上找他们当真没什么大事,就是因为看了小草,想跟他们聊一聊。

    快快乐乐地回府了。

    只是当听到祖父说早朝中已经开始争论格物一道,狄昭昭才倏然反应过来。

    他认真回忆了一下那日说的话,好像是把他和爹爹大大小小做的东西都说了。

    恍然:“原来不是找我们聊聊,我就说怎么会这么简单。”

    想明白了那日的事,狄昭昭的小脑瓜里好像长出了些神经,有种自己竟然真的参与国事,而非纸上谈兵的恍惚感。

    还想起了自己曾经写过的那篇有关格物的文章。

    他期待地看祖父,问:“那有结果了吗?朝廷打算怎么办?”

    狄松实摇头:“事情哪有那么好商定。”

    他给孙儿讲朝中的几派观点,见孙儿有点急切,又列举了不少朝政、改革从提出到推行的过程,其中被毙掉的,被找到漏洞的,半途夭折的,最后才是成功的。

    这毕竟不是去集市上买菜,说去就去了。

    普通人家就连修个房子,都要慎之又慎的商量许久,才能确定修在哪里,修多大,修什么样式的,就更别提国家大事了。

    狄昭昭点点头:“有道理,事关重大,还是要商议清楚得好。”

    早朝隔三差五就在议,这一商议,就商议到了来年春日。

    今年春日又有些不同。

    这一年,又是考绩之年。

    在春光潋滟时,狄松实因为政绩卓然,从大理寺少卿,升迁至大理寺卿,主管全国律法和刑狱。

    高寺卿致仕了,不能说他是个昏官,在大多数时候,他依旧拿捏着分寸,将正义留在案子里。只是心中顾虑太多,考虑得太多,以致很多时候魄力不足,

    尤其是在官职越来越高后,背负得多了,舍不下的多了,心就变了。

    中庸之道,与律法并不相合。

    王寺丞也如愿升迁了,前往了刑部。

    如今的京城,案发率已经大大降低,在狄先裕不小心喊出“命案必破”的口号后,祖父当即就用上了,不少有歹心的人都在大理寺这份迫人的威势下,纷纷出逃京城。不舍得背井离乡的,只能从良。

    狄松实甫一上任,就有了动作。

    忙碌十分。

    狄先青也趁着今年考绩,自请外放去云州。

    狄昭昭不开心,明哥哥又要走了。

    狄先裕也不开心,他大哥又要走了。

    “在翰林院不好吗?干嘛非要去云州。”狄先裕臭着脸。

    真要说的话,狄先青作为一甲探花,是可以一直留在京城,走翰林院往上的升迁路线的。

    一般来说,也是这样。

    但云州出了蝗虫,牵扯到了许多官员,老话说得好,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蝗灾练出了有真本事的官员,自然也练出了许多平日里浑水摸鱼、表面功夫的官员。

    此类官员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罢免的、贬官的、于是云州一下空出不少位置。

    在不少人眼里,那是烂摊子,去了就是受苦,有的愁。

    但在有些人眼中,也是大展宏图、容易做出政绩的好地方。

    要不然,初为官,去那些富饶繁华的地方,能做得了什么?与当地官绅周旋恐怕都要费不少功夫。

    狄先青站在马车旁,一身水蓝衣衫,宛如山间兰草。

    在风影中,他身板始终笔直,只笑着上前抱了抱弟弟: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我此去云州,追寻我的理想,二郎该为我庆贺才对。”

    他如儿时一样轻抚弟弟的发顶:“不必为我忧怀。”

    狄昭昭也不舍地抱住明哥哥。

    他们不能一起背书,一起做学问,一起练字写文章了。

    “明哥哥,你到了云州,要记得多给我写信。”狄昭昭不舍的说,还承诺,“我也会给你写的,每一封我都会认真回的。”

    狄明也很是不舍,与弟弟一起做学问的日子,是他最轻松快乐的日子。

    此次离京,山高路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样与弟弟相处的时光了。

    他拍拍弟弟的背,安抚道:“好。”

    稳重的声音里,也藏着深深的不舍。

    狄昭昭站在家门口,看着一溜马车逐渐驶远,看着风撩起了袍角。

    咸鱼下意识想揉一把儿子的脑袋,却只摸到后脑勺。

    他低头一看,连昭哥儿都长高了。

    这个冬日过去,小孩难得没有变胖,反而在褪去了冬日厚实的衣衫后,显得瘦了一些,整个人拔高了一截。

    像是一截青嫩的春笋。

    “昭哥儿。”狄先裕把手抬高,还是摸了一把昭哥儿的脑袋,感慨着小孩都开始蹿个长高了。

    狄昭昭也忧伤的喊了声:“爹爹。”

    父子俩一时间都很伤感,就差抱头痛哭了。

    但是这种淡淡的离别愁绪,并没能持续太久。

    府邸里迎来了庞大人,朝中二品光禄大夫,一个威名在外的严苛老臣,为官几十载,如今已经是辅国大臣。

    据说他年轻时就这一副臭脾气,不仅是同僚,严谨细致得连上官都怕他。

    等到年纪大了,更不得了,但凡是他的学生,据说行事说话一看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和他们共事,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千万别出了什么疏漏。

    而这样一个人,就来到了狄府。

    他有些老了,脸上犹如老树的树皮一样发皱,还不笑,不是不爱笑,是压根不笑。

    他目光只是看过来,就让人大气都不敢喘。

    狄昭昭:“……”

    狄先裕:“……”

    最为活泼跳脱,自由自在的父子俩,瞬间歇菜了,就跟撒欢的小鸡被老鹰盯上了似的。

    庞大人是支持格物发展的一派,这次来,显然是早朝上的争论逐渐明朗。

    狄先裕感觉看他,就像是看到原来读书的时候最怕的教导主任一样,怂兮兮:“您想知道什么,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狄昭昭也背脊挺直,坐得端正,乖巧道:“我也会配合庞大人的。”

    庞大人喝了口茶,直入主题:“颖悟侯和世子不必紧张,我只是来细致的了解一下,二位对推行格物的想法,我们到底要选拔、培养、任用什么样的人才?”

    然后自由散漫惯了的父子俩,就被庞大人的严谨细致狠狠创了。

    就好像乱糟糟的毛线球,直接被捏住线头,硬是要捋顺、捋直了。

    不仅是已经有成果的天虹显微灯、重心等等,狄先裕就差一个秃噜嘴,把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词都说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