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牌大佬捕捉器: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幼崽牌大佬捕捉器》 180-200(第17/53页)

有皎皎在,陛下也不会罚他什么。

    可是这次……这次没必要忌口了。

    看了眼舅父手上缠着的纱布,皎皎心疼极了,不断往舅父碗里夹菜,没一会永徵帝碗碟里就堆出了一座小尖山,当然皎皎也没忘记给爸爸夹菜。

    坐在对面的谢殊玉没这个待遇,他瞟了眼永徵帝碗里的肉,慢条斯理的抬起了自己的碗碟,伸手放在了皎皎面前,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皎皎乐呵的抿着嘴,也给怀之叔叔夹满了菜,将碗碟端还给了他后,又给柳行知也夹了起来,主打不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

    院子里的树叶晃晃悠悠地往下飘落,五人坐在廊下吃着羊肉锅子聊着天,肚子小的皎皎早就吃饱了,就眉眼弯弯的坐在一旁不亦乐乎地忙着给爸爸、舅父和叔叔们夹菜。

    小小的院落没有雕梁画栋,也没有亭台水榭,却无端的让人眷恋,甚至莫名有种家的感觉。

    自那日回去后,第二日早朝永徵帝就开始对班师回朝的大军列行封赏,此番大破匈奴殷峥位居首功,被封一品靖安侯,见有朝臣对此有异议,永徵帝故意将受伤的左手显给朝臣看,又给殷峥扣上了个救驾的功在身上。

    至于如何救驾,怎么救驾的,自然是任永徵帝瞎扯胡掰。

    好在殷峥反应快,仅懵了一瞬就给接上了话,不然大雍的文武百官就会知道,他们陛下为了给人封赏,居然瞎扯什么救驾之功扣在人头上。

    日子对于皎皎来说,渐渐安定了下来,爸爸回来了,舅父的身体也在慢慢的好转,他每天就除了上学,剩下的时间就乐呵的用来陪陪爸爸、舅父和叔叔他们。

    只是永徵帝越来越忙,连带着殷峥、谢殊玉、柳行知他们都跟着忙得团团转,不过再忙殷峥也还是能抽出时间每日去国子学接皎皎回家。

    这可把国子学的小伙伴们羡慕狠了,回家去缠着自家爹也来接自己,不出意外挨了一顿训。

    永徵帝、谢殊玉他们也会特意抽出空来碎玉桥这边蹭晚膳,十安和棉棉也会来,至于十安为什么是会来,而不是直接回来,全因他一旬前被认祖归宗了。

    在此之前恐怕没人能想到,十安居然是永安王嫡子霍尘珂侥幸存活下来的嫡幼子,也就是说,永徵帝现在是十安的皇叔父了。

    当年霍尘珂快死时,两仪院生了场熊熊大火,烧毁了霍尘珂的遗体不说,还连带着烧死了好几人,其中就有霍尘珂的三个嫡子。

    至于那场在当时看来突如其来的大火,其实是永徵帝放的,他不想让嫡兄的尸骨尽做了那什么长生丹,再被先帝给吃了,想想就恶心的想吐,所以他索性毁了嫡兄的尸体,便也趁机将嫡兄的儿子们给送了出去。

    三个他都送了出去,结果护送他们出去的人全部被追杀丧生,以至于到最后他都不确定有没有人活下来。

    在初见到十安时他本没在意,后来在看见他和皎皎玩耍,偶尔露出来的脸时,心里就有了猜测。

    十安脸上身上的那些伤疤是蛊毒造成的,而那种蛊毒是两仪院独有的,永徵帝也曾在两仪院被种过这种蛊毒,蛊毒一发作身上便会裂开密密麻麻的口子便于取血,只是后来他们的血止得越来越缓慢后,这个法子便被作废了。

    认祖归宗成功的十安被拘在宫里回不来了,呦呦倒是开开心心地回来了,一点也不惦记在宫里的十安。

    十安认祖归宗后,宫里便传来永徵帝病重的消息,据说有精通佛法和医术的空尘都被请进了宫里为陛下延医问药。

    朝臣和皇子们起先不信,但是在永徵帝数次在上朝时晕倒,时常一件事要迟钝好一会才反应得过来时便慢慢起疑了。

    虽然永徵帝极力在掩盖了,但是朝臣和皇子没还是透过他脸上扑的粉,看见了他那掩盖不住的难看脸色。

    也不知道他们最后用了什么办法,反正朝臣和皇子们最后都十分笃定的确定了永徵帝病重且即将命不久矣的这件事。

    这消息一经确定,朝堂上下暗潮涌动,眼见着皇帝病重,储位却迟迟未立,心里有点想法的朝臣们都不安定起来,私下里开始走动了起来。

    私下里推动一切事宜的永徵帝,在朝臣皇子们都躁动起来的时候,正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吃着枣,头疼着要怎么跟皎皎解释自己为什么装病。

    好在目前他病重的风声还没传到皎皎那,介于他以往的凶残,朝臣们不敢私下议论他的病,更不敢大肆宣传他就要死了的事,处在国子学的皎皎不知道很正常。

    这样想着永徵帝灵机一动,要不干脆就别解释了?一直瞒着等他将要做的事给做完,到时候他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管,头疼的就是殷峥和谢殊玉他们了!

    越这么想,永徵帝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最后直接下定决心就这么办。

    从国子学被爸爸接回来的皎皎看见了廊下吃枣的永徵帝,跑回屋里拿了张毛毯子过来给永徵帝盖在身上,蹙着小眉头很是严肃地道:“舅父身子才刚刚好转了点,要爱惜身体。”

    “知道了,知道了。”永徵帝懒洋洋的应着,塞了把冬枣给皎皎。

    皎皎捧着乐呵呵的去给爸爸分。

    皎皎回来了,没多久谢殊玉和柳行知两人也陆续上了门,两人炖汤用的鲫鱼和半头鹿肉。

    皎皎挽着小袖子去灶房帮忙,被永徵帝给拎了出来,然后一脚将吃白饭的谢殊玉和柳行知给踹进去帮忙。

    但最后他和皎皎也没逃脱帮忙的命,全因皎皎乐颠颠的要往灶房里跑,永徵帝一个不注意就还真让他溜去了灶房,寻思一个人坐着挺无聊的永徵帝施施然的走进灶房,屈尊降贵地蹲在了一旁和皎皎头对着头的扒起了蒜。

    外面的寒风依旧呼啸,而小院里一如往日般热闹。

    二合一

    第188章

    自从知道永徵帝病重后诸位皇子之间的争斗就愈演愈烈,以往起码还能维持一下表面上的和谐,现在在永徵帝病重且只有两个月寿数的情况下,诸位皇子之间哪还顾得上什么表面的和谐,狗头不打出来都算是理智的了。

    现如今朝中支持大皇子的言论最多,二皇子,三皇子稍微逊色,四五六皇子则逊色得多,再往下的皇子年龄过小,不纳入考虑之中。

    朝中支持大皇子的言论最多也能理解,毕竟大皇子既是长又占着嫡,立他为太子合情合理。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关大皇子暴虐,易怒,动辄打杀下人的传言悄无声息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那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连打杀的下人叫什么名字,多少年岁,被打杀的当天身着什么颜色的衣裳,几时被抬出府门,被扔到何处的乱葬岗,这些都说的明明白白。

    有好事者去到传言中所提到的乱葬岗,还真找着这么个和传言上无论是年龄还是穿着都对得上的尸体,当即就有御史闻风而奏,于朝堂之上引经据典,唾沫横飞,痛斥大皇子诸多恶行。

    “大皇子心胸狭隘,仅下人一个不慎,奉茶不及时便下令将其打杀,如此暴虐滥杀成性者又如何担得起这天下的储君?日后又如何担得起这天下万众民生的命?老子曾言,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大皇子如今连一个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