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升官路》 170-180(第7/14页)

是大明万里江山因你之过而生灵涂炭,你就算万死,都难辞其咎!”

    申时行奉行中庸之道,喜怒不形于色,可是今日,他却全部破功了。

    他这个大明首辅是做的平凡,不说前面厉害如张居正,就是再往前数,严嵩、徐阶、高拱几位,哪位不比他更能名留青史?哪位不比他行事作风更有个性?

    申时行内心也没有想和这些人比较过,他只是想安安稳稳地将大明这艘船给开下去而已。

    这是一艘几十万吨重的巨轮,在这艘大船上,有数不清的万万百姓,有一众朝廷官员,有大明两百年的传承,他左支右绌,各处小心翼翼地缝补,就怕哪里出了大纰漏,让大船彻底沉了。

    尽管只是缝缝补补,申时行也是殚精竭虑,用尽了心神。

    又要平衡朝堂和帝王的矛盾,又要让底下的官吏能够顺当地管理好地方,还要搞好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哪一个点疏漏了,都是万劫不复的结果。

    想要做这个庞大帝国的掌舵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现在,这个曾经被他寄予过厚望的年轻人,给了他措手不及的一击!

    就在这时,茶来了。

    秦修文亲自奉了一杯茶给申时行,赔罪道:“首辅大人,请恕下官的先斩后奏之罪,但是下官之所以这样做,绝对不是为了资敌。”

    看着秦修文信誓旦旦的样子,申时行冷“哼”了一声,但是却没有接那杯茶,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秦修文一言不发:看你怎么编下去!

    秦修文笑了一下,将茶盏放在了申时行的手旁,然后才行了一礼,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首辅大人,您有没有想过,到底要如何才能让蒙古真正臣服,一劳永逸?”

    秦修文这话问出来后,申时行忍不住皱紧眉头:“秦修文,这世上不是就你一个聪明人。”

    申时行这话说的十分不客气,但是却也是事实。

    大明建国多久,就和蒙古闹了多久,整整两百年了,打也打了,赏也赏了,拉拢也拉拢了,就是弄不好。

    难不成,就你秦修文两百年来,开天辟地第一人,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申时行甚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他得出的结论是,蒙古的问题没法根本上解决,要解决可能得要改朝换代了。

    这些想法当然不能宣诸于口,只能自己心里琢磨。

    所以秦修文的话,申时行根本不相信。

    你秦修文再厉害,也不可能比张居正更厉害吧?他活着的时候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你一个才入官场几年的后生就能解决?

    秦修文并没有因为申时行的话而生气,相反,他终于从申时行身上看到了一个大明首辅应有的忧国忧民之心。

    这个朝堂,并非无可救药的。

    “首辅大人,下官知道这话说了您不爱听,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大明一向想要以武力征服蒙古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你就准备养肥蒙古人,让敌人生活地更好?这就是你的解决办法?”

    申时行匪夷所思的看着秦修文,简直不理解他的脑回路。

    武力征服不了,那就最多像现在这样冷着他们,管控他们,怎么能资助他们呢?

    “大人,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一生在草原上流浪,哪里水草丰茂,就在哪里安营扎寨,等到这块土地上的牧草没了,那就继续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对他们来讲,大漠地域辽阔,四海为家已经成了习惯。也就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特性,所以他们部族里的男子个个以马背为家,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个人的体魄,骑射对他们来讲更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是本能而已。”

    秦修文没有反驳申时行的话,而是开始娓娓道来,申时行听到这里眉头依旧没有展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秦修文说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对蒙古族的认识,他又哪里不知道了。

    “可以说,蒙古人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蒙古骑兵团的勇猛,下官敢说,就是将咱们中原人扔到这个环境里,也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竞天择,没有办法的事情。”

    申时行听到“物竞天择”的时候,心下一动,他隐隐好像知道秦修文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等到两人长谈完之后,申时行恍恍惚惚地没让上马车,马车夫和常随就这样担忧地跟在申时行后面,看着走路有些发飘的自家大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向从容淡定的申首辅,怎么今日跟丢了魂似的。

    他们不知道,秦修文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地回响在申时行的脑海中。

    “为什么中原百姓向来臣服乖顺,那是因为中原百姓依靠土地种植生存,土地固定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也让他们有了立足的根本,同时有了安土重迁的想法;若是有一天,蒙古人也开始固定下来了,是不是动乱对于他们的百姓来讲,也是那么难以忍受的了?”

    “百姓的要求都是很低的,只要有衣穿,有饭吃,谁想要打仗了?若是蒙古百姓也能做到如此,就是蒙古上层非要打仗,下层百姓如何去想?”

    “纸币不仅仅能让蒙古人交换到盐铁,同时也让蒙古人为我们大明饲养更多的牛羊马匹,他们收着我们大明的纸钞,又用纸钞在马市换必需品,慢慢的,大明纸钞将会融入到蒙古各部去,倘若有一天,蒙古人都习惯了用大明的纸钞,蒙古人的经济命脉就会被大明所掌控。”

    “两族之间必须加深融合,蒙古没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大明的文化是优于蒙古文化的,用文化作为武器来教化他们,侵蚀他们的思想,利用大明如今先进的印刷技术,悄无声息地贩卖各种倾向大明的话本报刊书籍,他们为了更好的和大明沟通做买卖,自然要学习汉字,这样一来,就可以从上而下进行思想的掌控,只需三十年,新的一代蒙古人长成之后,他们绝对会以成为大明人为荣!”

    “若是蒙古人,变成了披着蒙古皮的大明人,彻底的臣服,不过是时间问题,一代人不行那就两代人,百年时间,足以改换天地,大明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达到目的!”

    秦修文的每一个字句,他都能听得懂,可是放在一起,勾勒出的一个跨越百年的宏观布局,纵使在朝堂中沉浮数十载,狡猾多智如申时行,此刻也失神了。

    第 176 章

    申时行回到主院的时候, 吴氏吓了一跳,只见他双目有些发怔, 口中也是念念有词,吴氏以为对方是喝了酒了,上前准备搀扶,却被申时行伸手挥退,自己一个人背着手往祠堂的方向走去。

    吴氏有些不满地收回手,询问底下随从怎么回事,那随从自己也不清楚, 只道是和鸿胪寺的秦大人谈了一会儿公事,出来后就如此了。

    确认了申时行没有饮酒,只是找人谈了事情, 她也就将心落回了肚子里, 看申时行这副样子, 今晚是不准备回来睡觉了, 直接叫人锁了院门,洗漱一下准备回卧房休息了。

    随从看着院门被“碰”地一声关上后,当家主母连劝都没劝一声, 也没管大人今夜有没有吃过晚饭,当真是……

    随从知道今夜是休息无望了,只能无奈跟着自家老爷的步伐, 往申家祠堂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