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昭昭天明》 160-180(第5/22页)
的痛处。
那一刻的海瑞,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普通的老?人,而非那不曾为任何人弯腰的海刚峰。
* * *
一案终了,作为巡按御史前来查案的沈忘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欲回京复命。自极南的琼州远赴北京,山高路远,千里迢迢,只怕又要耗费数月的光景。而在出发的前一日,沈忘再?次返回海家老?宅,同海瑞拜别。
海瑞请沈忘在书房相见,进屋奉茶之人依旧是许子伟,可那三个鲜活如花朵的生命却是再?也找不见了。
见到沈忘的许子伟面上有些泛红,表情也很不自然,匆匆将茶水续上,便逃也是的离开了书房。沈忘看着许子伟慌乱的背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海瑞从成堆的案牍中抬起?头来,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看向案几对面年轻的男子。这位从济南府不远万里奔赴而来的历城县令正?坐在一片清晨斜照而入的光芒里,窗棱将这束阳光体贴得分隔成大小一致的斑影,仿佛是男子青衣上绣着的竹影。
男子眯缝着眼睛,脸上依旧挂着疏离而疲惫的笑。海瑞只觉他与自己这般不同,又莫名地如此相像。
“沈御史,这是要回京复命了?”海瑞终于开口?了。
“正?如刚峰先?生所料,学?生此番前来,便是同先?生辞行的。”
海瑞将手中的毛笔搁在笔掭上,沉声道:“不知沈御史此番进京,将如何对圣上释明案情呢?”
沈忘抬起?在阳光中微垂的眼帘,深深地看了一眼海瑞:“学?生当据实以告。”
海瑞叹了口?气?,心中暗道这位沈御史终究还是年轻,语重?心长道:“沈御史,你?可知若你?对圣上直言相告,只怕会将自己陷入两难之地?”
“那先?生认为,学?生该如何交待?”
海瑞思忖了片刻,道:“若论?如何对沈御史最有利,当是将罪责推至海某的头上,就说?海某御宅无方,责罚过甚,致使房中婢妾有了死伤,海某难辞其咎,自觉无颜以对圣上……”
“这样,既摆脱了学?生替圣上斟酌拿捏的嫌疑,也能给朝廷之中群起?攻讦先?生的人一个台阶,两不得罪,各自安抚。先?生可是此意?”
海瑞一怔,点头道:“原来沈御史早有计较?”
沈忘缓缓摇了摇头,柔声道:“其实,学?生在启程前往琼州府之前,就曾收到过家中兄长的加急信函,直言此番查证海公家事?,无非是朝堂中角力双方争夺话语权的筹码,无论?结果如何,都极容易落个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既然沈御史心中明镜一般,海某也是多虑了。”海瑞心中一宽,脸上也有了些许的笑意。哪怕经历了此番磋磨,他依旧对这位年轻人充满好感,他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家事?而害得这位冉冉而起?的沈御史官途受挫。
谁料,沈忘喘了口?气?,话锋一转:“可即便如此,学?生还是选择直言相告。”
刚拿起?来的湖笔又重?重?地落回到笔掭上,因为用力过甚,湖笔咕噜了几转,洇湿了一大片宣纸。
“沈御史,你?这是何苦?”
沈忘却仿佛没有听出海瑞话中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将后背缓缓靠在椅背上,发出一声轻而又轻地叹息:“刚峰先?生,您与朝中的张首辅一样,皆如一条滔滔奔涌的大河。你?们?目标明确,绝不妥协,向着既定的方向浩荡而去。沿途的风景不会迟缓你?们?的脚步,而暗藏的崎岖也不会动摇你?们?的内心。你?们?高瞻远瞩,迎浪潮头,敢问谁会不敬仰这样一条奔腾的河流……”
“然而,若我?们?能低下?头看一看,那河床中的泥土,岸堤上的沙砾,甚至浅滩中的石子,她们?所求得真的也是奔流入海吗?滔滔江水之上,浩浩红尘之中,又有谁问过她们?的想法呢?”
“您说?得一点也没错,学?生的兄长自然也是为了学?生好。可是,学?生还是想要问一问,问一问那泥土……那沙砾……那石子……如果能够选择,她们?想要去哪里?”沈忘垂下?眼帘,温柔地笑了:“而学?生也私心希望,圣上也能存着这么一颗心。”
海瑞目不转睛地看着面前的男子,他笑得那般温润,而那种独属于女子的柔软,本是他海刚峰所深恶痛绝的。若要行为国为民的大义?,就必须抛家舍业、断情绝欲,将忠君爱国之道凌驾于儿女情长之上。他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认为的,也一直以来就是这般奉行的。
可也许,海刚峰自有他颠扑不破的道义?,而沈无忧亦有他不容辜负的人心,谁又能轻言对错呢?亦或者,循着那开满花的路径,就未免不能到达他所希冀之地。可是那样一条路,会不会比他所选择的大道还要艰辛呢?
海瑞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把腹中的浊气?尽数吐出一般。再?抬起?头来,他的脸上也有了慈祥而浅淡的笑意:“既然如此,就做沈御史认为对的事?吧……”
老?人的目光缓缓上移,看向琼州府万里无云的碧空。此时正?是万历元年,距离海瑞病故尚有十五年的时光。他的一生经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其人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从未动摇。在他漫长的七十三年的人生中,所遗留给后人的无非俸银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
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朱翊钧派遣行人司行人许子伟亲赴海南,督造海瑞坟茔。海瑞身后并无子嗣,许子伟便在墓旁搭棚栖身,为恩师守孝三年方才回京复命。
据说?,海瑞死前曾致许子伟手书一封,正?面端正?写着两个大字“忠孝”,而信笺的背面又书“人心”二字。没有人知道“人心”二字所从何来,这封信只是静静地搁在许子伟官皮箱的最底层,陪他度过了与海瑞一样风骨嶙峋的一生。
梦远(一)
金秋十月, 沈忘一行终于踏入了京城的地界儿。这?一路上,他们先是去了趟南京,同李时珍与春山短暂相聚。又在李时珍的一力安排下, 坐上了直抵京师的川上船, 顺风顺水,日行两?百里,沿着漕河如箭一般乘风破浪。在临淄,沈忘一行人安抚了一下从济南府赶过来的霍子谦,和清瘦了两?圈儿, 老了数岁,担心得夜不能寐的霍师爷吃了一顿大餐后,又急急忙忙地乘船北上,终于在十月初赶赴京城。
北京的秋景最为炫目瑰丽, 无论是火红色的枫叶, 亦或是金灿灿的银杏, 还?是草木葳蕤的群山, 都争先恐后地在这?卷秋日的画布之?上留下自己最荣耀的色彩。这?种?气势恢宏、色泽浓郁的北国风光, 一扫众人一路行来的疲惫, 而城门口迎候之人则更是让大家欣喜非常。
“年时!”
“沈……沈兄!程兄, 还?有柳姑娘, 易姑娘!”多年未见的蔡年时早已没有了当年惶惑畏缩之?态,京城为官的他胖了些许, 面色也红润了许多,只是眉眼之间时不时流露出的羞涩与纯善,倒是与当年那寒门出身的状元郎一模一样。
不知?是不是等候多时被秋风扑了眼睛, 蔡年时的眼眶红红地,他抓着沈忘的手, 许久不肯放开。见到了故人,程彻也是兴奋非常,他大力地拍打着蔡年时的后背,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与思?念,易微蹦跳着在众人身旁窜来窜去,连柳七的脸上也露出了明朗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