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80-100(第16/34页)

数, 许多民宅与酒楼以及公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焚毁, 兴庆宫外哭声一片。

    一众军官与宦官焦急的等候在跃龙殿外,此时皇帝与雍王正在单独谈话。

    “司言, 你可是又救了我一次。”高仙之拍着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司言的肩膀。

    “将军说哪里的话,司言今日有此, 全靠将军提携。”李司言拱手感激道。

    “与大食在恒罗斯一战,若没有你,恐怕我已经殒命, 没有想到战事刚停不久, 长安又出了此等大乱。”高仙之叹道。

    经此一夜,李司言已看清长安局势, 遂将高仙之拉往一处,环顾四周无人后,小声说道:“我与将军一同入朝受封, 这京中禁军与卫士过惯了太平, 皆散漫不堪, 且圣人昏聩,听信馋臣与宦官, 大小战争皆派宦官为监军, 将军与我皆不是那等为权贵折腰之人,在今上一朝, 恐要吃亏。”

    “今夜一过, 圣人应该会有所警醒。”高仙之说道。

    “将军。”李司言拽着高仙之的手臂, “今夜叛军打着拥立太子的旗号起事, 虽此事并非太子所为,然圣人疑心已起。”李司言又道,“而今天下,能挽救如此局势的,唯有东宫。”

    “你是想让我,力保太子?”高仙之道。

    李司言点头,他朝远处站在跃龙殿外的长平王看了一眼,“适才我带人在长安城中与叛军厮杀,恰好看见长平王,收拢了一支逃散的卫士并劝降叛军,长平王聪慧有谋略,杀伐果断,有明主之相。”

    “天子还在,莫要说这等话。”高仙之道。

    “天子虽在,却再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天子。”李司言道,“将军难道没有看到天子适才的疑心吗。”

    高仙之再度长叹,他握紧腰间的横刀,“天子于我有恩。”

    “我知圣人对将军有恩,然圣人已年过甲子,难免会失去判断,听信谗言,将帅又最是容易遭受猜忌,司言是想提醒将军。”李司言说道。

    苏荷站在殿外,但目光却一直停在殿内,逃了一夜的张贵妃,只觉得身心疲惫,她靠在圆柱上,看着脸色不太对劲的苏荷,“你看起来脸色不太好。”

    苏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盯着殿内,张贵妃叹了一口气,“其实,我挺羡慕你的,能与她并肩而行。”

    苏荷侧过头,她从张贵妃的眼里,看不到任何对死亡的恐惧,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经过一夜苦斗与奔袭,苏荷的体温越来越高,额头上已渗出了汗水,与血渍交融在了一起。

    “大唐的女子,你我皆是苦命之人。”苏荷说道。

    张贵妃却摇头,“你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施展你的才华,包括今夜,忱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

    苏荷再次侧头,与张贵妃对视了一眼,超越身体正常承受的温度,让她的眼前变得模糊。

    张贵妃看出了苏荷的异常,“你怎么了?”她走上前,发现苏荷的额头滚烫,“你的身体为何如此燥热。”

    一旁的冯力见状,连忙说道:“苏娘子应该是患了病温。”

    而后她才反应过来,看着苏荷紧握刀柄的手,挑起眉头道:“染了温病还如此拼命,不要命了吗?”

    “城中还有未出逃的太医吗?”张贵妃又问道。

    “兵乱主要在兴庆宫与万年县,皇城内受到的波及比较小,太医署应该还有太医在。”长平王李淑扶着太子说道,“正好父亲也需要医治。”

    太子与诸将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外伤,但因皇帝多疑的性格,谁也不敢提前离开兴庆宫。

    “我带你先去找太医。”张贵妃道。

    “我不能走。”苏荷摇头,甩开了张贵妃的手,她强撑着身体,继续看着殿内。

    张贵妃有些不悦,眉头皱得很深,“你们俩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倔。”

    文喜与上洛郡太守李守忠都在一旁侯着,“贵妃娘子,刚刚苏娘子与叛军在长安县西市以南的十字街发生了巷战,郎君她…”文喜越说越感到自责,“长安城中的叛军在四处追杀紫衣,郎君被四个叛军追赶,差点殒命。”

    张贵妃往殿内瞧了一眼,此刻她心中才明白,李忱眼里的憎恨与对那件案子的执着。

    她闭上眼睛,殿外春风依旧,梅花的香味夹杂着殿庭里的血腥。

    “来人,来人!”殿内传出皇帝的呼声。

    冯力转身入内,“圣人。”

    苏荷也跟了进去,其余人皆凑近殿门张望,唯有张贵妃独自一人静立在高高的殿阶上,“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雍王平乱有功,今夜也累了,送回府中歇息,明日再论功行赏。”殿内皇帝吩咐道。

    “喏。”

    冯力并没有当即安排人马,因为听到呼唤的苏荷赶了进来,她走到李忱身侧,然而此时的李忱。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万念俱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苏荷没有问原因,只是将她横抱起,而背转过去的皇帝对于苏荷的擅闯并没有吱声,就在她们离开时,皇帝张开了口,“的确,我最满意的继承人选,我有私心不假,可那也是你母亲临终前的遗言。”

    “你为什么,不杀了我呢?”李忱看着皇帝的背影。

    换来的,却只有皇帝无声的沉默,一直替李忱忍气吞声苏荷的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喂!”

    冯力听到苏荷叫喊,吓得连忙道:“放肆。”

    皇帝这才转过身,冷盯着苏荷,“我说陛下,”苏荷继续道,“您也曾是皇子,也曾有过幼年丧母之痛,难道您真的不清楚雍王心中所想吗。”

    皇帝沉默…

    “今夜陛下可以对所有人都有疑心,但唯独不可以对她,请陛下记住,今夜兴庆宫带兵来救驾的,不是陆善也不是张国忠,是差点死在叛军刀下,也要冒险赶来救您的雍王。”

    冯力眼里满是焦急与担忧,而苏荷眼里则全是怒火,对天子的不满,以及对一个父亲的斥责。

    皇帝并没有动怒,只是挥了挥手,今夜就此过去。

    苏荷将李忱扶回轮车上,而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昏迷,“七娘!”——

    ——皇城——

    一辆马车向皇城快速驶去,长安城中一片狼藉,在战事平息后,禁军将残余的叛军全部收押,清理城中尸首,见叛军已被剿灭,躲藏在暗处的宗室以及朝臣便都陆陆续续出来了。

    “吁。”文喜的马车被一群孩童挡住了去路,而护在那群孩童身前的,是一名浑身是血的绿袍官员。

    他将身后那群在此次兵乱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紧紧护住,“没事了,没事了。”随后引导着他们走到一边。

    这些孩子都是跟随父母出来看灯会的,其中一部分与父母亲族走丢,还有一部分则在这次动乱中彻底失去了亲人。

    原本着急就医的文喜,这次却没有大喊大叫,“严公?”

    殿中侍御史严真清并没有像那群胆怯的宗室与朝臣一样躲藏起来,而是在兵变时利用自己在文坛上的声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