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60-80(第13/33页)

过错,杖杀既是。”

    张贵妃入殿后,皇帝由适才的气愤又转为了和善,“寰儿。”

    “难不成圣人要为了几个家奴而惩罚姊姊不成?”张贵妃走到皇帝身旁说道,随后又背转过身,“说到底,张氏敢如此,皆因妾身,若有罪,也当惩罚妾才是。”

    皇帝听后连忙上前,轻轻拍着张贵妃的肩膀,“这怎么能说是你的错呢,下人做事不规矩,朕已经惩治了下人,其他的就不用再追究了。”

    “驸马也先回去吧。”皇帝又道。

    “圣人,圣人。”面对皇帝的态度,程昌义很是吃惊,同时也失望至极。

    皇帝挥了挥手,几名宦官入殿将驸马带走。

    至此,他彻底清醒,程昌义失落的走在宫道内,路过的宫人宦官与他行礼,他也不搭理。

    为了让皇帝看清伤口,程昌义特地将包扎取下才入宫,因此每走几步,衣裳摩擦后的伤口便会加剧疼痛,他紧握着拳头,“程家世代忠烈,为守这大唐江山,鞠躬尽瘁,而今,皇帝却因一个女人,便可弃子、弃女、弃我满门忠烈。”

    然而让程昌义万万没有想到的荒唐事,还在后面。

    驸马离去后,张贵妃依旧不依不饶,“三郎杖杀了张氏家奴,那驸马呢?”

    “驸马?”皇帝不解,按道理,驸马与公主都是受害之人,皇帝已经有所偏袒了。

    “驸马说张氏家奴鞭打了公主,怎不见公主同来,广平公主可是三郎最疼爱的女儿,岂会受这等委屈,而程家与张家积怨由来已久,今夜之事,可见驸马用心良苦呢。”张贵妃暗暗讽刺道。

    翌日,皇帝免去了驸马都尉程昌义的全部官职,并不许其朝谒,广平公主得知后入宫求情,却依旧未能赦免。

    程昌义到御前告状的事情被张氏三姊妹知道,遂联合起来打压驸马,最后迫使驸马程昌义与广平公主离绝,皇帝对张氏一族的纵容所出现的结果,再次震惊朝野。

    然而,荒唐之事一但开始,便会接踵而至,很快,朝廷再次引来动荡——

    天圣十载,正月十九日,逢河东节度使陆善生辰,皇帝与张贵妃按照皇子规格赏赐陆善衣裳、珍宝以及尚食局的御膳。

    是日清晨,张贵妃又召陆善至禁中,命尚服局制作一张锦绣作为襁褓,命宫人用锦绣将陆善包裹住。

    又命宦官将他搬至彩舆上抬起,“善儿,善儿。”张贵妃一遍遍叫着,引的殿内宫人纷纷捂嘴而笑。

    而承欢殿的庭院里预备着一口大铜盆,张贵妃用力将陆善推进铜盆中,“洗善儿。”

    由于陆善体型肥硕,所以滚落到铜盆里时水花四溅,为了讨张贵妃欢心,陆善拖着大肚在铜盆里作婴儿一样翻滚。

    张贵妃见状,捂嘴笑了笑,对着皇帝说道:“三郎,今日可是善儿的生辰。”

    皇帝遂赐张贵妃洗儿时的金银,陆善从汤盆内爬出,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后,毕恭毕敬的向“双亲”奉茶,“阿爷,阿娘。”

    皇帝象征性的摸了摸陆善的脑勺,“朕的皇儿们,十岁出阁,成年后封王开府,汝既为朕子,当礼同皇子。”

    陆善听后大喜,连忙磕头谢恩,“孩儿,叩谢阿爷阿娘。”

    而后皇帝便召见三省,命中书起草制命,册封陆善为东平郡王。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起朝中震动,自此,异性不封王,便从陆善开始被打破。

    这让北衙六军与南衙十六卫中一些有军功的将领极为不满。

    “陆善之辈,尽吃败仗,而今只是因依附贵妃,身兼三镇节度使不说,如今更是被封为郡王。”

    “我朝自立国以来,还没有生前活着封王的,就连凌烟阁的功臣,生前最高也不过是国公而已。”

    “他陆善一无军功,二无政绩,凭什么封王?”

    “将军要是也能舍弃老脸,去认那孙辈的张贵妃为母,或许陛下也能赏你个王爵当当。”

    “我呸!”老将不屑道,“此等祸国殃民的妖女,也配为人母?”

    “将军慎言。”

    “慎言?”老将冷哼一声,“大唐迟早要毁在妖女与奸相手中。”

    自陆善封王后,更加目中无人,自皇帝以下,包括诸王公主,皆不放在眼中,见太子时,不但不礼拜,更是直呼太子名讳。

    朝中文武,无不攀附于陆善,渐渐成为其心腹与爪牙——

    ——雍王府——

    “正月十六日夜,广平公主与张氏姊妹争从西市门,相持不下,张氏家仆鞭及公主驸马,圣人下令杖杀张氏家仆,次日又将驸马革职,十八日,广平公主被迫与驸马程昌义离绝。”文喜将近日发生的事,桩桩件件罗列出来,“此件事过后,卢国公后人,程氏一族颇有微词,以及凌烟阁各大功臣之后,皆有所议论,言圣人惩罚不公,偏袒无功绩的张氏,而弃功臣良将。”

    “十九日,河东节度使陆善大寿,圣人重赏并召入宫中举行…举行…”文喜觉得太过荒唐,说话竟口吃了起来,“举行洗儿会,二十日,圣人召三省,举行朝会,册封陆善为东平郡王。”

    上元节不过短短几日,便接二连三的闹出了皇家笑闻,而以上种种,无不透露着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

    “我朝历经几代明君,无数贤臣辅佐,才有这千百年来的盛世长安。”李忱气得将手中笔甩出,而那蜀纸上的长安二字也被滴出来的墨水浸所染。

    文喜从未见过李忱动怒,见此情况慌忙将笔拾起,“郎君息怒。”

    “即便我能够猜到皇帝会偏袒张氏,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张氏之过,却惩罚广平公主的驸马,他不知道驸马姓程吗,此举,无疑是在自断其路,失去了这些人心,还有谁能够挽救大唐的江山社稷,又哪还有将士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李忱的话带着颤音,而让她更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寒了功勋子弟的心后,竟给手握重兵的边将封王,“圣人年迈昏聩,百年之后便无法再庇佑陆善,因此陆善谋反是迟早的事。”

    “陆善手中握着大唐十之有三的兵力,且都是重镇,一但谋反…”文喜惊吓道。

    “大厦将倾。”李忱叹道。

    “郎君应该会有应对之法的吧…”文喜看着雍王自我安慰道。

    “没有。”李忱摇头,“命数这种东西,就算你强行阻止了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或许我阻止了这个陆善,还会有下一个陆善。”

    “小人听说那陆善自从认张贵妃为母后,连诸王孙公子都不放在眼里,但却独惧一人。”文喜道,“右相李甫。”——

    ——亲仁坊·东平郡王宅——

    封王之后,陆宅便换上了东平郡王的门匾,并于府中大摆庆宴,当日,朝中几乎有半数官员登门贺喜。

    而陆善则以主人姿态坐在中堂内,等候前来贺喜的官员拜见,其心腹与爪牙更是鞍前马后的伺候着他。

    来贺喜的不乏宰相,以及宗室子弟,却没有一人,是让陆善起身相迎的。

    面对陆善的傲慢,无人敢怒,无人敢言,“大王,孙将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